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2567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 月曰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1计算机概述1. 2计算机系统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教学重点1.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 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建议学时理论:2上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 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1. 1计算机概述1. 2计算机系统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

2、类;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详细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3 、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4 、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 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 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 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的概念、

3、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 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 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四、课时分配:讲授 4学时、实验2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ppt)六、教学过程: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2、计算机发展过程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46-57电子管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58-64晶体管咼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 理、工业控制第三代65-70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

4、算、数据处 理、工业控制、文字 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 络等各个领域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4、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 中的应用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详细内容及要求第二讲、计算机系统(1学时)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 机系统的统一体。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

5、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2)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它们的特点和缺点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位(Bit ):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 0或1。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字节(Byte): 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 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字节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地址: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

6、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 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读操作(Read):按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不破坏原有的内容,称为对存储器 进行读”操作。*写操作(Write ):把信息写入存储器,原来的内容被覆盖,称为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主频主频是衡量CPU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系统时钟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 性脉冲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目前的奔腾W微处理器的主频已高达1.5GHz、2.2GHz。*字长 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

7、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 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 仪、麦克风等。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 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2、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系统软件(1)操作系统(2)语言处理程序(3) 数据库管理系统(4) 网络管理软件(5) 常用的服务程序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

8、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 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2)语言处理程序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高级语言: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3 )实用程序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编辑程序EDIT,调试程序 DEBUG诊断程序等。4 )数据库系统按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有FoxPro、Oracle、SQL等

9、。教学小结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 注意强调;对于上机实验的第一节课,要注意强调正确的指法操作。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参阅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作业P172 . 130教学后记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略显多一些,时间较紧张; 实验2学时上机练习指法不够用,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数据编码和进制的转换教学重点1. 数据编码2. 常用进制的转换教学难点进制、八进制

10、、十进制、十八进制之间的转换建议学时理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 PT)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1. 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由十进制数的概念引入二、八、十六进制的概念; 由此介绍十进制到其它进制的转换; 其它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对于整数的情况、小数的情况、混合数据的情况的不同处理。详细内容及要求第三讲、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2学时)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1)BCD编码BCD 码是指 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2)字符编

11、码字符编码采用的是 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3)汉字编码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我国的汉字编码规范采用的是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 GB2312-80标准,称为国标码,包括按拼音排序的一级汉字库3755个,按部首排序的二级汉字库3008个,还有682个字母和图形符号,共计 7445个汉字及符号等。把区位码转换成国标 码和机内码的方法是:首先把十进制的区位码按区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并分别 加上2020H,即为国标码,再加上8080H,即为机内码。2、常用进制及其转换1)常用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2)主要概念基:某种数制所使用的全部符

12、号的集合。 基数:基的个数。位:每个符号在数中的位置。权:每个数位对应的单位值。3) 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数)下标4 )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5)不同进制 转换(1) .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求和法对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即可。(2) .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1)整数部分取余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 ,直到商为0,取其余数。(3) 小数部分取整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乘十进制的小数部分 ,取其整数。 第二 步:将十进制数 0.12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4)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教学小结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数据编码在计算机中的使用。

13、特别是常用进 制之间的转换。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中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参阅教材第一章第三节作业P176 7278教学后记该节内容理论 2学时,内容可以讲完,要求学生课下要复习,否则容易忘 记,对于小数部分的转换要注意强调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月日教学内容第一早Windows 2000操作系统2. 1操作系统概述2. 2 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Windows2000的发展;2. 掌握 Windows2000的启动、退出、Windows的桌面、窗口的使用;3. 应用程序的操作、鼠标

14、的操作。教学重点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操作、窗口的使用。教学难点应用程序的操作建议学时理论:1上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 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演示设计板书设计2. 1作系统概述2. 2 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1计划内算机概述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介绍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发展;如何启动和退出 Windows2000 ;Windows2000桌面的介绍;鼠标的使用;应用程序的操作;窗口对话框的使用;如何获得Windows2000帮助信息。详细内容及要求第二章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一.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微机操 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用户界面的概念;中文 Windows 2000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Windows 2000资源管理; Windows 2000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Windows 2000控制面板 与环境设置;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的使用(系统维护、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 画图、录音机、媒体播放器)。二教学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