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2536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诺维信,其主打产品:啤酒酶,饲料酶,高温淀粉酶,糖化酶杰能科,其主打产品:高温淀粉酶,6040符合糖化酶,蛋白酶,果胶酶转酐 酶,等等2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酶制剂工业起步于1965年,在无锡建立了第一个专业化酶制剂厂,当时总产量只有10 t , 品种只有普通淀粉酶。从“六五”到“八五”期间,我国酶制剂产品的生产量以每年20%以上的 速度增长,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企业不断深化改革, 推动技术进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已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酶种30种之多,还有一些新酶种已 完成实验室工作,进入中试或生产型试验阶段。例如,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的a -

2、乙酰乳酸脱 羧酶、植酸酶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高转化率的糖化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均有 一定的竞争力;高温淀粉酶产品开发成功,受到客户的欢迎;国外新菌种、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 和国产化,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我国2000年酶制剂生产 量为30万t。目前我国酶制剂生产企业约100家,均为中小型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多万t。产 品以糖化酶,a -淀粉酶、蛋白酶为主,这三种产品的年生产量占据总生产量的95 %以上,此外还 有果胶酶、p -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碱性脂肪酶、a -乙酰乳酸脱羧酶、植酸酶、木聚糖酶 等。我国酶制剂产品主要应用于酿酒、淀粉糖、洗涤剂、

3、纺织、皮革、饲料等行业。世界酶制剂工业概况酶作为商品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1833年还没出现酶字之前已有人用酒精沉淀出麦 芽淀粉酶,叫Diastase。可使2000倍淀粉液化而用于棉布退浆,微生物酶的生产是1884年日本人 Takamine首先开发的,他在美国开Takamine制药厂生产高峰淀粉酶用于棉布退浆和用作消化剂。 此后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一些酶制剂工厂,生产动植物酶如胰酶、胃蛋白酶、木瓜酶、 麦芽淀粉酶以及真菌细菌淀粉酶等少数品种,其应用范围还限于作为消化剂、制革工业脱灰软化 剂和棉布退浆剂等,20世纪50年代前酶制剂工业没什么惊人发展。直到60年代随着发酵技术和 菌种选育技术的进步,日本酶法生产葡萄糖获得成功,欧洲加酶洗涤剂的流行,70年代酶法生产 果葡糖浆又获成功,带动了淀粉深加工工业的兴起,工业酶开始大量需要,使酶制剂工业出现重 大转机。工业上使用酶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如节约成本,改善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等,因而引起人 们广泛重视。80年代以后,遗传工程被广泛用于产酶菌种之改良,现在酶制剂工业已成为国民经 济的一门重要高科技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