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425077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胃肠外科 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 急性肠套叠【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阵发性腹痛;2、呕吐;3、便血 (果酱样 );4、体格检查:腹部包块;二、辅助检查:腹部 B 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中三项符合;【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诊断明确后肌注鲁米那、阿托品镇静、解 痉,签署空气灌肠同意书, 30 分钟后行空气灌肠复位;复位 成功后抽血查血液分析、电解质,口服碳粉示踪了解复位情 况,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不使用抗菌药物;复位不成功则 ( 术前准备 )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 及电解质、免疫术前全套、备血;术前用药(头孢二代 - 术前30 分钟用 );【手术方法】 剖腹探查,肠套

2、叠手法复位,必要时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处置】1、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抗生素 选用二代头孢 +甲硝唑;禁食, 胃肠减压,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2、术后第 1 天:复位成功的根据患儿碳粉排出情况、 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后指导进食,同时补液纠正 水、电解质平衡,随访及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 医疗证明书。复位不成功行手术患儿继续禁食、 胃肠减压,预防感染 (头 孢二代 ),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3、术后第 2-3 天:单纯行肠套叠手法复位者可检查患儿 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后指导进食,停用抗生素, 补液维持水

3、、电解质平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者继续禁食、 胃肠减压,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积极静脉高营养 支持治疗;4、术后第 4-7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后指导进食, 补液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确认伤口恢复情 况,酌情拆线; 随访及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开具出院证医疗 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可主刀手术第二节 腹股沟疝【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腹股沟和 (或 )阴囊的可复性包块;2、体格检查:包块光滑、整齐、稍有弹性,上界不清, 可还纳腹腔,透光试验 (-);二、辅助检查1、腹股沟及阴囊彩超 (不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4、】临床资料中前两项;【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及电解质、 免疫术前全套、胸部 X 线摄片;不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方法】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处置】1、术后第 1 天: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完成术后医嘱;术后必要的补液及观察病情变化;2、术后第 2-3 天:主任医师查房;了解伤口情况;术后对症治疗;连续观察病情变化;伤口观察及换药;3、术后第 4 天:主治医师查房,了解伤口恢复情况; 随访及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诊断要点】、临床资料1、右下腹持

5、续性疼痛;2、体格检查:右下腹固定压痛;3、伴随症状:发热、呕吐、便秘、腹泻; 二、辅助检查1、血液分析 +CRP;2、腹部 B 超; 【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中前两项 【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及电解质、 免疫术前全套, 必要时备血; 抗菌药物应用 (诊断明确选用三 代头孢),胃肠减压 (必要时 );【手术方法】1、阑尾切除术;2、剖腹探查术;术前诊断腹膜炎,肠梗阻的选用剖腹 探查手术;【术后处置】1、切除组织给家属过目 ( 必要时签字 );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记录, 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抗生素 腹腔感染严重,合并腹膜炎者选用三代头孢+半合成青霉素

6、 +甲硝唑;化脓性阑尾炎可选用三代头孢 +甲硝唑;同时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2、住院第 2-4 天(术后第 1-3 天 ):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 及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后指导进食,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液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需要静脉营养补充;3、住院第 5-7 天(术后第 4-6 天 ):检查患儿一般情况及 肠功能恢复情况后指导进食,检查伤口有无感染征象,如为腹 膜炎继续抗感染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或单纯性阑尾炎可根据 病情及辅助检查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逐渐减少补液量;4、住院第 8天(术后第 7天):血常规 (必要时),腹部超 声(必要时 ),主治医师查房,了解感染控制及伤口恢复情况; 随访

7、及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四节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新生儿肠旋转不良:高位肠梗阻症状,呕吐物含大 量胆汁,曾有正常胎粪排出;2、婴儿及儿童肠旋转不良:高位肠梗阻症状,间歇性 呕吐,新生儿期曾有呕吐;二、辅助检查1、腹部 X 片2、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或 (和)下消化道造影 )3、腹部 B 超【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结合辅助检查;【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及电解质、 免疫术前全套、胸部 X 线摄片;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二代头孢

8、 );【手术方法】Ladd 手术【术后处置】1、切除组织 (常规切除阑尾 )给家属过目 (必要时签字 ); 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记录, 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 病情选用抗生素 选用二代头孢;禁食,胃肠减压,同时补 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2、术后第 1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继续预防感染 (二代头孢 )治疗,补液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必要时需要静脉营养补充;3、术后第 2-3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后指导进食,停用抗生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静脉营养补充;4、术后第 4-7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后指

9、导进食,确认伤口恢复情况,酌情拆线;随访及交 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五节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新生儿期胎便排出延迟病史2、儿童期顽固性便秘3、伴随症状:腹胀、呕吐4、营养不良伴生长发育迟缓5、体格检查:腹胀 (蛙腹 )、肛指检查、肛门紧缩感,直 肠壶腹空虚,拔指后爆破样排气排便二、辅助检查1、钡剂灌肠:直肠结肠的痉挛、移行及扩张的形态改变2、肛直肠测压:肛直肠松弛反射消失3、病理学检查:直肠粘膜活检或直肠全层活检,神经 丛无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乙酰胆碱酯酶阳性或视网膜蛋 白

10、CR( )【诊断标准】一、临床资料中三项以上二、辅助检查两项以上【术前准备】一、回流灌肠1、新生儿术前回流灌肠 1 周2、婴幼儿术前回流灌肠 12周3、 学龄期儿童术前回流灌肠23周二、满足一般腹部手术术前准备要求术前一天晚上及手术当天早晨回流灌肠,术前 30 分钟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二代头孢 );【手术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营养发育状况、巨结肠类型及并发症决 定一、结肠造瘘手术对年龄小、营养状况差,特别是有结肠炎的患儿,如灌 肠治疗无缓解应行结肠造瘘二、巨结肠根治术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患儿的评价,可选用 Ikad 手 术、 “心 ”形吻合手术或经肛门手术【术后处置】1 、切除组织给家属过

11、目 (必要时签字 );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记录, 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抗生素 选用二代头孢 +甲硝唑;禁食,胃肠减压,同时补液纠正 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2、术后 3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情况 后指导进食,术后 3 天如无明确感染证据停用抗生素,术后 7 天,确认伤口恢复情况,随访及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指导扩肛 ),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六节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肛门局部所见:正常肛穴处无肛门开口,仅有皮肤 凹陷。(1) 闭锁位置高低;高位畸形

12、 (40%) 中间位畸形 (15%) 低位畸形 (40%)(2) 是否伴瘘;无瘘管,特有瘘管 男孩可伴有膀胱瘘,尿道瘘或会阴瘘 女孩可伴有阴道瘘,舟状窝瘘或会阴瘘 殊表现的有一穴肛;(3) 伴发畸形:心脏,消化道,泌尿道及其他畸形。2、肠梗阻症状: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的表现; 二、辅助检查1、腹部倒立位 x 片检查:出生后 24 后检查2、会阴部 B 超3、CT 和 MRI 检查 【诊断标准】临床资料结合辅助检查;【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及电解质、 免疫术前全套、胸部 X 线摄片;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二代头孢 );【手术方法】 一、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手术

13、:经会阴肛门成形手术; 二、高位,中间位肛门直肠畸形手术: 1、横结肠双腔造瘘术;2、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pena):3-6 月后3、横结肠双腔造瘘关闭术: 3-6 月后 【术后处置】1、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抗生素 选用二代头孢; 禁食,胃肠减压, 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2、术后第 1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继续预防感染 (二代头孢 )治疗,夹闭胃管,进食糖水;3、术后第 23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后给予配方奶,停用抗生素;4、术后第 47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 复情况后指导

14、进食,确认伤口恢复情况,酌情拆线;随访及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七节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进行性呕吐:出生后 2-4 周,呈喷射状,不含胆汁, 呕吐后有较强食欲;2、胃蠕动波;3、右上腹肿块:右季肋下腹直肌外缘处扪及;4、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二、辅助检查1、腹部 B 超2、上消化道造影 (非常规 )【诊断标准】临床资料结合辅助检查;【术前准备】 入院第一天:血液分析、血凝五项、肝肾功及电解质、免疫术前全套、胸部 X 线摄片;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

15、二代头孢 );【手术方法】幽门环肌切开手术 (Fredet-Ramstedt 手术 )【术后处置】1、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完成术后医嘱( 术后医嘱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抗生素 选用二代头孢; 禁食,胃肠减压, 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2、术后第 1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情况,继续预防感染 (二代头孢 )治疗,夹闭胃管,术后 24 小 时进食糖水;3、术后第 23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 复情况后给予配方奶,停用抗生素;4、术后第 47 天: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及肠功能的恢 复情况后指导进食,确认伤口恢复情况,酌情拆线;随访及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证医疗证明书。【手术人员要求】 按医院医生手术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具有手术资格者方 可主刀手术。第八节 新生儿肛周脓肿诊断要点】一、临床资料1、肛门周围脓肿表现:肛门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皮肤皱纹消失;2、全身感染中毒表现:少见 二、辅助检查 肛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