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有趣的乒乓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424413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戏:有趣的乒乓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有趣的乒乓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活动名称:“有趣的乒乓球”二、适宜对象:中、大班幼儿(46)岁三、价值指向:、能够运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动脑想出把乒乓球从一个盆子里移到另一只盆子的各种方法。、幼儿大胆操作,不断尝试,勇于探索,相互合作,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四、材料设计:、加减:(一)、选择五颜六色的乒乓球(二)、在乒乓球上贴上可爱的数字娃娃。(三)、在一只盒子里准备好加号、减号及等于号。(四)、然后孩子们就可以在两个乒乓球中间放加号或减号来做加减题了。、移动乒乓球(一)、每个幼儿2只蛋糕盆子(盆子底下贴上双面胶固定在桌上),一个乒乓球 (二)每组一份材料:吸管、铅笔、筷子、绳、硬板纸、勺子

2、、积木、记号笔等等供幼儿活动时自由的选择。五、玩法提示:移动乒乓球:(一)、探索不借助任何的工具(身体部位)来移动乒乓球的办法(二)、提供材料,让幼儿探索移动乒乓球的办法。六、 指导要点:活动中只要和孩子围绕几个问题通过和材料的互动,让孩子们去操作尝试探索,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一步一步操作。问题、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使乒乓球移到另一只盆子里去的?问题、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办法来移动乒乓球的?问题、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够来移动乒乓球的?在孩子们操作时老师只要在一旁细心地观察,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以及在孩子遇到一定的困难时呢,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那孩子们就会操作、探索出许

3、多不同的方法,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成了老师的“老师”,教师和孩子从中会得到共同的成长。一、活动名称:卷线车二、适宜对象:中班幼儿(45)岁三、价值指向:1、探究物体转动的方法。2、掌握物体转动的技巧,探究如何使物体转动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3、幼儿大胆操作,自主探索,锻炼小肌肉群。四、材料设计:(一)、按纸卷的芯的粗细和长度剪下彩色图画纸,并卷贴到芯的表面(也可以用颜料涂抹)。并在上面缠绕上塑料带。(二)、从包装箱的纸板上剪2个圆片,并在两侧涂上颜色。然后在中心各打一个穿过橡皮筋的孔。(三)把橡皮筋3根一股连接起来。(四)准备一条比纸卷的芯还长的金属丝,一头套上橡皮筋后拧紧,然后从左到右把橡皮筋

4、引过轮子和纸芯。(五)用一截牙签把橡皮筋的右端固定,以防缩入,并用胶水把轮子和纸卷芯固定住。(六)在左侧橡皮筋的一头套上一段切成环的蜡烛,然后穿上一根筷子固定。(七)最后,在轮子上贴上漂亮喜欢的贴纸后完成。五、玩法提示:(一)、让幼儿使车转动起来。(二)、调节橡皮筋的长度,让幼儿转紧橡皮筋,使车转得又快时间又长。六、指导要点: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去操作尝试探究,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不断增加难度,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提示1、小朋友,请你把车转动起来。提示2、小朋友,怎样使车转动的更快些。在孩子们操作活动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孩子们就会更投入地进行活动,使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

5、中掌握卷线车的玩法。热【字体:小 大】语言区:运动会真热闹作者:凌亚平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85更新时间:2006-5-11 名 称运动会真热闹 区 别语言区价值取向: 探索“足”字旁汉字构字的规律,能正确运用常用的“跑、跳、蹬、踢”等动词。观察画面,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完整地描述图片中运动会的内容。材料设计: “足”字旁的字(跪、蹦、跨、蹬、踩、跑、跳、踢)及相应图片。玩法提示: 幼儿把“足”字旁的动词与相应的图片进行配对。并且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讲述运动会上的热闹情景。指导要点: 重点指导幼儿把“足”字旁的动词与相应的图片进行配对。并带领幼儿读一读汉字。热【字体:小 大

6、】摆的秘密作者:马红英文章来源:江阴市山观中心幼儿园点击数:195更新时间:2006-5-3名称:摆的秘密目的: 引导幼儿探索摆的运动规律,激发探索兴趣。材料介绍:1、材料提供:细线、重物(可以是积木块、实心球、钥匙、橡皮泥块、纽扣等)、支架(支架底座设有刻度标记)2、材料使用: (1)将重物拴在细线上,把细线挂在支架上,轻轻推动一下重物,它就会像钟摆、秋千一样摆动起来。 (2)观察使用长短不同的摆线后,重物摆动的幅度,并将重物摆动的位置作相应的记录,从而逐步理解摆线与摆动的幅度、快慢有关系,与摆锤(重物)的重量没有关系。3、教育功能:(1)引导幼儿按步骤操作,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自主学习能力。

7、(2)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摆的运动规律,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指导要点:当幼儿做好摆操作时,教师可在一旁提示,怎样使你的摆摆动得更快或更慢一些?两个摆摆线一样长,一个摆锤重,一个摆锤轻哪一个摆得快?科学区:可爱的浮水印作者:王娴文章来源:小荧星艺术幼儿园点击数:236更新时间:2006-4-29区域名称:可爱的浮水印区别:科学区目标:对颜料在水中的变化感兴趣,乐于观察。工具:塑料盆。材料介绍:水、宣纸、装有颜料的水、小瓶、塑料盆、宣纸若干。材料使用:1、盆子里装半盆水。 2、滴入一到二滴颜料。 3、迅速将宣纸轻轻披覆在水面上,让宣纸吸收颜料。 4、缓缓拿起宣纸,纸上印出了美丽的图案。教育功

8、能:通过观察,知道水是流动的,由于工具的不同,颜料在水中固有的形态也不同。指导要点:在颜料还未充分融解在水中的时候,迅速地进行印染。语言表达区:下雨了作者:叶子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4更新时间:2006-4-26名 称下雨了区 别语言表达区目标:1、会用指偶(头饰)边操作边讲述故事情节。2、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故事内容的讲述,尝试改编故事。3、学习有表情、有动作的表演故事,提高表演能力。材料介绍: 1、材料提供:“春”之舞台一个,小兔、小鸡、小猫的纸偶(或头饰)若干,一片纸质的大树叶、故事录音。 2、材料使用:(1)指偶分别套在二只手上,按照故事情节使用每一个指偶。(2)先跟随故事录音

9、进行表演讲述,然后尝试自己创编故事。 3、教育功能: (1)灵活运用指偶与树叶道具,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2)边操作边讲述故事情节,增加趣味性,培养表演能力。 指导要点: 1、教师用演示法指导幼儿操作指偶。 2、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可启发幼儿两人合作表演语言表达区:能干的小嘴巴作者:叶子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4更新时间:2006-4-27名 称能干的小嘴巴区 别语言表达区价值取向:初步认识“口”字旁的汉字,了解这些汉字的共同之处,对认读汉字感兴趣。尝试进行汉字与图片的配对活动,加深自己对汉字的认识与理解。学习、参与“组词”游戏,丰富自己的词汇。进行“报纸找字”活动,培养观察能力

10、与比对能力。能与同伴共同互动游戏,体验汉字游戏的快乐。材料设计:1、“口”字旁的汉字图片并加以塑封:吃、喝、吹、吸、唱、喊等等。2、与汉字相对应的人物动作图片若干。3、报纸、铅笔科学区:旋转的陀螺作者:徐敏丽文章来源:小荧星艺术幼儿园点击数:167更新时间:2006-4-27区域名称:旋转的陀螺区别:科学区目标:发展幼儿动手观察能力,探索颜色图案在旋转时的变化。材料介绍: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牙签。材料使用:让孩子在卡纸上画上各种图案,剪成各种形状,用牙签插在各种形状的卡纸的中间。教育功能:通过这个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使幼儿知道。由于卡纸上有图案,旋转时陀螺有各种变化。指导要

11、点:让孩子观察旋转时陀螺的各种变化。玩法提示:1、在动作与游戏中认读汉字。2、寻找“汉字”里的小秘密:什么地方长得一样?了解“口”字旁汉字的意义。3、汉字与图片的匹配活动。4、“报纸找字”活动:在报纸上找“口”字旁的汉字,用铅笔画个圈。5、互动组词:一位幼儿举字,一位幼儿组词。例如:“喝”喝水、喝茶、喝饮料等等。艺术表现区:名字秀作者:阿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9更新时间:2006-4-24名 称名字秀区 域艺术表现区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自己与同伴的名字,对汉字感兴趣。2、尝试用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自己的空心名字,展示自己的“名字秀”。3、培养爱动脑筋、好探索的好习惯。材料设计:1、小

12、朋友的名字卡,设置为宋体或隶书、加粗、空心。2、固体浆糊、抹布。3、水彩笔。4、各类彩色纸张:腊光纸、皱纹纸、即时贴等,毛线、彩带若干。玩法提示:1、用水彩笔在名字的空心处进行线条、花纹的装饰。2、选用各色纸张,先裁剪成各种形状,然后进行粘贴活动。3、采用毛线、彩带等辅助材料,通过剪断、弯曲等技能来美化名字。重点指导:1、幼儿进行粘贴活动时,引导其先观察清楚名字的空心处在哪里?不能把线条、纸张装饰到名字的外面去。2、平时在点名活动中引导幼儿多认识自己与同伴的名字,进行字宝宝之间的比较、配对活动,提高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与兴趣。科学探索区:会飞的小鸟作者:阿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9更新时

13、间:2006-4-24名 称会飞的小鸟区 域科学探索区价值取向:引导幼儿探索快速转动筷子所看到的现象,初步了解惯性带动的原理。鼓励幼儿大胆采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美丽的小鸟,并把小鸟粘贴到筷子上,成为一只会飞的小鸟,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与神奇。引导幼儿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获得问题的答案,培养幼儿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材料设计:1、各类性质、颜色不同的纸张。2、水彩笔或蜡笔一盒。3、双面胶带、筷子、剪刀。玩法提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绘画上小鸟的形象,并图上漂亮的颜色。2、用剪刀剪下小鸟的外轮廓。3、把小鸟粘贴到筷子的顶上。4、两手用力转动筷子,小鸟就会飞起来了。重点指导:1、幼儿绘

14、画小鸟的形象时,可以引导幼儿注重美化小鸟的翅膀,突出翅膀的大小与色彩,使得转动起来的效果更加好。2、引导幼儿转动筷子的速度要快、要有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用语言进行表述。语言表达区:故事拼图作者:阿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4更新时间:2006-4-24名 称故事拼图区 域语言表达区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剪切处的图案来进行拼图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观察思考能力。2、引导幼儿进行校对活动,知道错了没有关系,会动脑筋才是最重要的。3、鼓励幼儿把拼好的故事图片讲述来出,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4、引导幼儿根据形状的不同来挑选一个完整故事的各个小图片,发展辨认能力。材料设计:1、一页故事图片若干,每个故事准备两份,一份裁剪,一份留着进行校对。2、把不同的故事图片剪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并进行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