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成长训练:第二单元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2186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成长训练:第二单元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成长训练:第二单元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成长训练:第二单元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成长训练:第二单元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Word版含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 C.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D.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解析:A项海水淡化成本过高,C项属化学资源,D项应在北太平洋。答案:B2.目前从发展趋势来看,海洋能必将成为哪些国家的重要能源之一()A.沿海国家B.发达国家C.所有能源紧缺的国家D.部分沿海发达国家解析:目前,海洋能的利用主要用于发电。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沿海国家很重视海洋能的开发,

2、有些潮汐能等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使用阶段。答案:D3.我国潮汐能主要集中在()A.辽宁沿海B.山东沿海C.江、浙一带D.我国西北解析:我国潮汐能主要集中在东海一带。答案:C4.海洋能不包括()A.潮汐能B.波浪能C.海水温差能D.地热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能的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等。答案:D5.对于海洋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总量大,密度小B.可再生C.绝对没有污染D.分布不均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能的特点。海洋能污染小,但不能说是没有污染。答案:C6.对于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海洋能资源的利用技术都已经成熟B.潮汐能的发电技术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C.

3、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已很成熟D.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解析:本题考查目前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状况。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有些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温差能等的发电技术还不够成熟。答案:D7.海水运动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海水运动产生的海洋能有什么优点?解析:海水运动主要表现为波浪、潮汐和海流。答案:海水运动主要表现为波浪、潮汐和海流。优点:能量大;可再生;污染小等。其中波浪能随时可利用;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8.在我国东部沿海,为什么开发利用许多新能源?还有哪些解决途径?新能源开发状况如何?解析:注意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答案:在我国东部沿海,常规能源分

4、布很少;而由于工农业发达,需要的能源多;新能源有许多优点,如清洁、可再生等,所以开发利用许多新能源,如核能、海洋能等。其他的解决途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与国际合作、合理并节约使用等。现在已经建立了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顺德潮汐电站、东湾潮汐电站等。9.孟加拉湾沿岸为什么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海啸(风暴潮)袭击最严重的地区?解析:注意从地形、人口、气候、捕鱼等方面加以分析。答案:(1)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孟加拉湾呈喇叭状朝向印度洋,风暴从南向北移动时,潮浪在湾顶部愈采愈集中,破坏力极大。(2)恒河三角洲人口稠密,水网密布,防潮能力极差。(3)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捕鱼船队经常在孟加拉湾海域

5、活动,一旦遇到风暴,外海船队纷纷涌入湾内避风。(4)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最适合台风生成的8个地区之一,每年生成的台风占全球的7。当风暴潮与天文高潮叠加时,潮位暴涨,往往形成滔天巨浪。10.读下图,分析潮汐的形成原因及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考虑到万有引力。答案:(1)潮汐主要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当朔、望这两天,日、地、月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潮差最大,形成大潮;当上弦、下弦月时,三者几乎垂直,潮差最小,形成小潮。长绳难系日西沉,尺壁谁能买寸阴?袁枚(2)潮汐与人类关系密切,船舶起航和停泊、港口码头建设、渔民出海、海军布雷和登陆等,都要考虑潮汐因素。不少国家还建设潮汐电站,为人类提供廉价能源。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