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178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力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437400) 黄丹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为了使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往往通过增加试题的难度来实现。命题者通常从三个方面去增大试题难度,即增大考生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大考生处理信息的难度,以及增大考生表达信息的难度。接下来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讲讲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应试能力:一、 如何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考生解题时,首先得仔细阅读题目,以获得必要的解题信息。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以求获得准确、有效解题信息:1.挖掘隐藏在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命题者往往以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在题干中加入一些关键性的限制条件,造成考生在读题时出现信息盲点,以致答

2、非所问。例如,衣藻细胞分裂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哪些?这个题目中隐含了“低等植物”、“排除分裂间期”这些条件,若考生没注意就会少答“中心体”而多答“核糖体”;又如,某地栽种大白菜,老是出现枯心,请问该地缺乏哪些大量元素。这个题学生往往解题中因审题不到位,没看清“枯心”“大量”这些关键的字眼,结果把那些可再利用的元素写上去,结果答非所问。考生因为没注意题干中隐含条件而丢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非知识不到位。若高考出现这种现象,真的会后悔一辈子。所以平常要求学生,每道题目至少认真审两遍,第一遍大体摸清本题所考知识范围,第二遍即是找出关键的字眼,明白出题人考点。找出隐藏的信息。另外,还得克服思维定势。这样

3、才能正确完成答题。2.加强变换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的考试题目中,通过文字给出信息题相对较少,而多以图表,曲线的形式给出题目的信息。这类考题往往难度较大,造成难度加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善于将题目的现有信息收集出来,加以整理,缺乏信息的转换能力。遇到曲线题往往是没弄清横坐标及纵坐标的含义,没有弄清楚关键点生物学意义。遇到图表题,学生不能从分析表格一串数字中取得有效信息等。就开始答题,结果可想而知,准确率不高。如06年全国理综试题中的第二题: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青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这道题

4、得分率并不高。并不是知识点难,关键是考生没看清图中曲线变化规律,不知该图反映出课本上哪些生物学知识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习题的练习,并要求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即像这类题目一定得先把纵横坐标的含义弄明白,关键的转折点出现的原因及生理意义,曲线的变化规律等。3.注意课本中的细节信息 这是一类识记层次的题目,尽管题目中的提问的是教材中现存的知识,但由于该类信息属于教材中细节性的次要知识点,很多学生往往没用心去记而丢分。如新教材中旁边的“小资料”、“旁栏思考”以及课后的“课外读”等都有些生物的知识。学生在平日学习中不重视,在复习课时,要求学生关注这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即可增大知识面,还会帮助同学解

5、题。4.学会排除多余的干扰信息命题者有时为了加大难度,还会故意在试题中添加一些多余的干扰信息,这些多余信息对学生答题没有一点帮助,而且还会对学生思维起误导作用。从本质上来讲,这些多余信息是命题者特意为考生设置信息陷阱,考生只有非常明智地避开这些干扰信息,才能正确答题。例如,北方的果树秋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实的生长还是蒸腾作用?背阳坡的植物的叶片有哪些生理功能?像这类题目,“北方果树”“背阳坡”就是干扰信息。学生会因这些字符的出现,搞得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答非所问。因此学生在审题中注意分清各种信息,并能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二、怎么处理解题信息 在已获得了解题信息的前提下,

6、考生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得到试题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命题者往往会设法加大考生对信息处理的难度,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1.注重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大家知道,如果命题者用考生所熟悉的陈题或课本上现存的知识来测试学生的应试能力,考生则可直接通过对结论的记忆来答题,这样就试题就没很好区分度。因此在试题中,命题考会提高试题的新颖性,尽量去用考生完全陌生的新信息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而这类题目主要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如:外来物种的放入侵、艾滋病、疯牛病、禽流感、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在平日的教学中,最好能结合本地区的一些实际情况以及当年与生物有关的重大事件进

7、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拓展,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增加这方面的解题能力。2.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命题人为了提高试题难度,有时会有意地增加试题中信息的复杂性,如:在遗传病发病几率的计算中,命题者为了使信息复杂化,增加了前后代亲属的关系,由一种病几率计算改为两种或多种病的几率计算,并将常染色体遗传与性染色体遗传混在一起。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该学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先确定每种病的显隐性关系,是否为伴性遗传。然后确定每个人基因型,先求出一种病的几率,然后再根据自由组合原理再求多种病在一起出现或只发某一种病的几率。这样就可以提高答案准确性。3.注意题目中信息的综合性有些题目题干简明,信息量不大,但

8、解题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科综合能力较高,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能够在两个或多个知识点间建立联系,例如,多俐羊的性别问题,这个简单问题其实涉及生物生殖类型,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等多方面的知识。再如脂肪肝患者多吃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其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涉及脂肪肝的病因、神经细胞的特点和细胞膜的成分等个知识点,考生仅凭记忆而不进行有效综合性思维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的。为了提高解答这类综合性较强试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将常见的综合性思维的设问方式,较系统地给学生总结出来,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复习课有一种“听

9、一节课,胜做几百题”的感慨。4.提高信息的跳跃性现在很多考题出现了一种较普遍的增大难度的方式,就是在同一个题干下的不同小题之间,问题跨度很大,知识跳跃性很强。例如,在一个以植物光合作用为背景的非选择题中,第一问涉及细胞结构的知识,第二问则涉及代谢的内容,第三问又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挂钩,第四步还涉及细胞质遗传的内容。这种跳跃式的问法,从好的方面讲,能测出考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基础和能力差一点考生,则不知所云。似乎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所以考生必须夯实基础知识,灵活掌握教材。做到能用同一知识解释多种日常生活现象,用多种知识来解释同一现象。如松土可以增加根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可以促进硝化细菌的代谢,

10、还能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活动。增加土壤肥力。三、 怎样获得最佳解题答案生物试题的主观题,能很好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这种题型在逐年增加。考生在这方面也失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生物素养,不能有所学的生物术语来回答问题,而是用日常用语,用俗语来表达。比如,酶失活了,学生却说酶“死了”,等等。另外,答题不严密,表达不规范也是常有的事。还有语言组织能差,说不到点子上去,结果写了一大堆空话,废话,时间花了,得分却不高。因此,平时对学生严要求,平日测试中,重点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试题的评讲中注意讲清各类试题在解答中具体要求及评分规则,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弄清出题人的意图。学生只有按上述要求去做,才能获得高分。平日的教学中,若能把上述几点做好,做到位。学生的应试能力会有大的提高,并能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