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415645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鱼实验中学语文(人教)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五单元)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粗鄙(b)烂漫(mn) 犀利(x) 绽开(zhn)B.绯红(fi) 粗劣(li) 黝黑(yu) 解剖 (pu)C.弥补(m)甲胄(zhu) 磨蹭(cng) 粗糙(co)D.诘问(ji) 匿名(n) 禁锢(g) 畸形(q)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禁锢 诘责 文绉绉 油光可间 B胡髭 黝黑 一绺绺 不逊C解剖 畸形 诱惑 绯红 D滞留 粲然 庶祖母 仁慈3 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 ) (2分)A. 宽

2、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 B.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C.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 。 D.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 4、 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下面四句话,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项是( ) (2分)A 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B.你的这幅作品太差劲了。C.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D.我的朋友腿脚不方便,您能让个座儿吗?5、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2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6、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黔娄之妻有言:“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自己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的诗句: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 病树前头万木春。 7、语文实践活动。(共5分)请仔细观察右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其后问题。说说你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2分) 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选择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3分)

4、 二、阅读理解(50分) (12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

5、化了。8、“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谁)的看法?(2分) 9、“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10、概括文段大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对“爱国青年”的反感。 B、日本“爱国青年”的军国主义思想。C、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D、电影演的是日本人枪毙中国人。11、结合原文分析“

6、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回答以下问题。(2分)(1)“我的意见”是指: (2)、“意见变化”的内容是: 12、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2分) 13、从全文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和 两件事。(2分)(二) 爱的旅程(14分)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

7、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它们会饿死吧?”“一天一夜。很有可

8、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

9、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不饿,你呢?”“我也不饿。”“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跑了吗?找找。”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

10、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是!是它。”“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

11、父亲边寻思边解释。“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14、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2分)15、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3分)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3分)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17、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3分) 18、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3分) (三)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10分)马庆恒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盾可以掩蔽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