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1449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布洛芬剂型的研究综述【文章摘要】布洛芬系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无病因治疗及控制病程的作用;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中文名称:布洛芬 (分子式:C13H18O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英文名称: Ibuprofen。其他名称:拔怒风,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Brufen,Emodin,Motri

2、n,Rurana布洛芬分子式中文别名:2-(-4-异丁基苯基)丙酸;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芬必得,-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英文别名:2-(4-Isobutylphenyl)propanoic Acid;-Methyl-4-(isobutyl)phenylacetic acid;()-2-(4-Isobutylphenyl)propanoic acid;4-Isobutyl-alpha-methylphenylacetic Acid。【关键词】 布洛芬 剂型 研究概况布洛芬(ibuprofen,以下称IBU)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个重要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其活性成分为2-(4-异丁

3、基苯基)丙酸,是芳香族苯丙酸类衍生物,具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IBU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而且其制剂和剂型的研发也非常迅速。本文拟就近年布洛芬制剂及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缓释制剂 IBU 溶解性差, 很难被有效吸收, 加上半衰期很短, 一般为1.5- 2h, 因此, 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就需要频繁给药。对于现在使用的布洛芬普通片剂, 一天需服药4次, 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 且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大, 易对胃肠粘膜造成损害, 还可造成急慢性胃肠病变1 。1.1缓释片 布洛芬缓释片的处方筛选。2由于布洛芬为难溶性药物,故采用HPMC作为骨架材料制取亲水性凝

4、胶缓释片。处方筛选主要是围绕各种黏度HPMC的选择及其用量进行。通过前期正交试验,最终确定HPMC黏度为K15M,用量为处方量的24.4,即每片105 mg。处方(1 000 片)。确定布洛芬缓释片的处方如下:布洛芬300 g,HPMC(K15M)105 g,聚维酮5 g,水(制粒)25 g,乙醇(制粒)25 g,滑石粉10 g,微粉硅胶8 g,硬脂酸镁2 g,乳糖适量。制备方法。将布洛芬与乳糖、HPMC等混匀,加入聚维酮50乙醇溶液制软材,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即得。1.2缓释栓 右旋布洛芬1O g,PEG4000 2175 g,硬脂酸25 g,HPMCK4M 200 g,制备100粒3。按

5、处方比例称取PEG4000、硬脂酸、HPMC K4M 适量置烧杯中,于水浴上加热,搅拌使全熔并分散均匀;称取右旋布洛芬粉末适量,加入熔化的基质中,不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待此混合物呈黏稠状态时,灌入栓剂模型内,冷却凝固后削去模口上溢出部分,脱模,得到完整的含药栓。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为医生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法4。2.纳米粒布洛芬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粒( IBUPACA NP) 的制备5。根据聚氰基丙烯酸烷酯(ACA) 的聚合原理和药物性质,采用乙醚- 界面缩聚法,得到粒径和包封率均比较理想的纳米制剂。具体方法如下:取处方量IBU 和ACA 单体溶于乙醚中,作为有机相;另取Poloxamer 188

6、 适量溶解在水中,调节pH值,作为水相。磁力搅拌下将油相缓慢滴加入水相,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得乳白色胶体溶液,15 000 rmin - 1离心10 min 后弃去沉淀,即得。3.凝胶剂 制备布洛芬缓释凝胶6:取PLGA75/25适量,加入适量N-甲-2-吡咯烷酮中,搅拌充分溶解,缓缓加入适量布洛芬,搅匀,加余下N-甲基-2-吡咯烷酮,制得布洛芬10缓释凝胶。冷法7过程为:将处方量P407 和P188 溶解于超纯水中(如果体系中含有其它高分子材料,则先将高分子材料溶解于超纯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P407 和P188),于4冰箱冷藏24 h,直至形成澄清溶液,温和搅拌条件下加入处方量的IBU-

7、 HP- CyD 包合物,静置直至形成澄清溶液。从宋高潮,宋欣8等研究看出布洛芬凝胶剂局部外用所表现出的较好的炎性镇痛和抗炎作用, 为研发此两种剂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栓剂 洛芬栓剂的处方9芬10g,半合成脂肪酸酯92g,卡波姆0.4g,将半合成脂肪酸酯加热融化后加入布洛芬及卡波姆,混匀,倒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防至室温,刮去模具外的药物,取出,获得布洛芬栓剂. 缓释栓剂已经开发出来来维持通过直肠路线的效果。有几个报告关于制备缓释制剂的栓剂使用,结构改变,设备和各种添加剂10。5.混悬剂 布洛芬是消炎镇痛药,但我们做方法验证时惊奇地发现它有杀灭和抑制黒曲霉生长的特殊功效。黒曲霉菌是一种生命力顽

8、强的菌,具说毒性也非常大。非常难以杀灭的一种菌,我们曾经做过数百种药物的方法验证,只发现布洛芬混悬剂这一个药物对黒曲霉有抑菌作用,我们这一发现对于厂家研究发掘布洛芬的功效和相关机构针对杀灭黒曲霉的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作用11. 将布洛芬(110m) 、乳糖、甘露醇、蔗糖及助悬剂分别干燥后混匀,过200 目筛,18 目筛制粒,置60 烘箱中干燥,喷洒柠檬香精,整粒后分装12.从谭礼洪13等研究可以看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起效更迅速,退热效果更佳,而且是带水果味的口服药,容易取得患儿的配合治疗,可作为儿科退热首选用药。6.微球 取2:1 比例的布洛芬和载体材料H P-55 溶解于乙醇溶液中作分散相, 配

9、制含0.1% T ween80 乙酸乙酯饱和水溶液作分散介质,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比例为1:12, 在600 rmin- 1 的搅拌速率下将分散相滴至分散介质中, 形成o/ w 型乳滴, 连续搅拌一定时间至乳滴固化, 再补加过量的水, 继续搅拌至有机溶剂完全扩散, 即得球形颗粒, 离心、过滤,用蒸馏水洗去微球上残留药物, 干燥即得用蒸馏水洗去微球上残留药物, 干燥即得14。现在也有了微球制备的改性乳化法15,微球的制备依据拉赫曼通过修改乳化方法使药物分散在水溶液的海藻酸钠(2.5 - -7.5 g),硬脂酸镁(2 g)。从王津16等研究可以看出,布洛芬缓释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且生物利用度优于普

10、通片剂。7.其他7.1布洛芬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组合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150mg和对乙酰氨基酚500mg) 17能够兼顾外周抗炎镇痛和中枢解热镇痛两大机制,两者联合使用,既能因协同增强镇痛疗效,又能减少单个药物的用量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18。7.2布洛芬与镇痛药组合 Betancourt JW19等证实,氢可酮和布洛芬联用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布洛芬;布洛芬重酒石酸羟可酮片在用药25min后即可明显减轻疼痛,作用时间早于单独使用布洛芬或羟可酮;此外布洛芬与可待因、曲马多、纳布啡当中的一种药物组合及布洛芬、羟可酮和14-羟可待因酮组合,药物间产生协同作用,镇痛效果获得增强。综

11、上所述, 布洛芬复方制剂的镇痛、抗炎、抗风湿的开发和研究在国内外比较成熟,而在复方抗感冒药市场中布洛芬的复方制剂所占份额还不大。研究表明,布洛芬解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均快速且持久20,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胃肠的副作用较小,是解热镇痛药中胃肠刺激性最低的.8总结剂型直接影响着药物的临床效果,传统的剂型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近几年来,新剂型的不断涌现,实现老药新用是药剂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布洛芬新型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正是运用新的制剂技术拓展其应用范围,实现老药新用,新的药物制剂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使药物的释放更加符合治病的需求,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特别是以缓控释制剂

12、,透皮吸收等的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更加有效、迅速、精确的释药于患处,提高了生物利用度,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专家预测,在将来的10年内全球所销售的药品中约10将以新型制剂出现。综上所述,布洛芬各种新型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前景广阔。参考文献1 李全斌,乔明艳,钱宏波,等。布洛芬剂型的研究概况。黑龙江医药,2010,23(5):765-766.2 王平,肖昌录,袁训贤,等。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J。中国药房,2011,22(9):829-830.3 邹尚荣 ,谢 斌。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研制 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4):288-2894 Shunmugaperumal Tam

13、ilvanan and Biswanath Sa1。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Single-Unit Commercial ConventionalTablet and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Compared With Multiple-UnitPolystyrene Microparticle Dosage Forms of Ibuprofen J。AAPS PharmSciTech,2006,7(3):725 陈岩,陈大为,胡海洋,等。布洛芬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粒的制备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12)

14、:727-741.6 侯振伟,白鹤翔,张风华,等。布洛芬缓释凝胶的制备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25(13):4866.7 QIH Y,Chen W W,Huang C Y,et al. Development of a poloxameranalogs/ carbopol-based in situ gelling and mucoadhesive ophthalmic deliverysystemfor puerar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7,337(1-2):178-187.8 宋高潮,宋欣。布洛芬凝

15、胶的药效学研究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1137-1139.9 陈海增,温惠娟 。布洛芬栓剂的制备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10 Tamer GNER, Mesut ARICI, Gkhan ERTAN。Preparation and Diffusional Evalu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 Suppositories Containing Ibuprofen MicrospheresJ. FABAD J. Pharm. Sci.,2004,29:17711 张世芳。布洛芬混悬剂的特殊功效 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33(3):45-46. 12 陈莹,李岩。布洛芬干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4):380.13 谭礼洪。布洛芬混悬液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与疗效 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83-84.14 朱澄云, 陈洪涛, 阎心丽,等。布洛芬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J。中南药学,2010,8(10):745-747.15 Maheshwari DK, Rakha P, Dureja H, etal。Form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