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13983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社会交往作者:武小又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交往即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交往,幼儿可以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不断发展与协调,从而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而现今社会,众多家庭、幼儿园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培养,忽视了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从小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合作、谦让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或争强好胜、任性自私,或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不论哪一种表现,都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家庭是孩

2、子最初的社会生活场所,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合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不断发展。二、幼儿社会交往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相关访谈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往范围小幼儿与之交往最为频繁的人群是家中的父母、亲戚,其次是幼儿园同班的老师和自己的好朋友。对于不熟悉的老师、与自己性格差异较大的同伴,幼儿很少主动与他们交往。年龄越大,孩子的这种交往现象越为明显。交往机会少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节奏快,家长们忙于工作,没时间和孩子交往,孩子常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照料。可爷爷奶奶们大都只满足于照顾好孩子的

3、日常生活,很少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另一方面,家长们怕孩子吃亏,怕有危险,经常限制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玩耍,很少带他们外出交往。长此以往,许多孩子形成孤僻、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父母外出工作、爷爷奶奶忙于农活,无暇顾及他们,他们更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交往技能差幼儿在交往中,不懂得该如何遵守行为准则,不尊重他人,易争抢、哭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小强盗”型这类孩子霸道、不明事理、自私、占有欲强。在他的观念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他喜欢通过抢夺来达到目的。“受气包”型这类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欺负,缺乏勇气,不敢反抗,也不敢向老师反映,只习惯回家和父母长辈告状。

4、一方面,他们希望从家人那得到安慰,另一方面,他们期望大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寻求公道。“含羞草”型这类孩子缺少自信心,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胆小、害羞、不自信,甚至是逃避现实的现象。“独行侠”型这类孩子在家庭和在外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双面性格,很多幼儿都属于这一类型,基本表现为:在幼儿园闷不做声、我行我素,在外却非常活跃。一些幼儿在不同的环境里,行为差异十分明显,完全像“变了个人”。三、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对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起着最直接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孩子的启蒙导师,父母们必须明确自己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身体力行,将良好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

5、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借口”工作忙,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或用过分的溺爱,限制孩子的交往空间都是不科学的。例如,一位母亲很少带孩子购物,说怕不小心容易遗失孩子;原本是两个孩子间普通的争执,一个孩子的奶奶忍不住插话责骂另一个孩子;因忙于农活而没有时间与孩子交谈,每天清晨,爷爷便把孙子往幼儿园送,不管老师是否已入园家长们的无限顾虑,使得孩子成为笼中之鸟。他们没有机会了解他人、认识社会、积极与人交往,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又怎能得以良好地发展呢?生活、游戏的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游戏机、电脑、电视、手机等工具的频繁使用,代替了以往孩子与小伙

6、伴们在户外的尽情嬉戏。父母们放心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只需在家给孩子一堆玩具自己玩耍,一台游戏机独自冲关,一堆图书自己翻阅孩子们一直不需与任何人交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条件和环境。例如,成人可以多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做客;或是将孩子的好朋友请进家门,让孩子自主招待客人;或者在节假日时,陪同孩子多出去走走幼儿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同伴关系,才能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得到锻炼,从而乐于与人交往。教育的片面性许多家长都关注幼儿的成长、成才,但他们的理解较为片面。他们认为:只要我的孩子多学点知识,多掌握几项技能,将来长大了能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有

7、较高的经济收入就行了。因此,不少人过早地帮孩子报名了许多兴趣班,导致家长和幼儿每天都疲于奔波。长此以往,不但孩子们无法认真学习与掌握兴趣班所教授的知识,而且剥夺了他们本应该游戏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幼儿发展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四、正确引导幼儿的社会交往父母的作用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父母,需经常、主动、积极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多引导孩子发表意见,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同时,我们应有效利用时间,多带孩子到社会中去,让他们熟悉各种环境,多与人接触,产生与人交往的兴趣。当然,我们必须清楚,这时的鼓励最为重要。适当鼓励,能帮助孩子感受到在交往中的快乐,促进他们不断探索多种方法与人交往。注意:千万不能成人一手包

8、办,要及时“推出”你的孩子,提供使孩子与人交往的良好机会。创设幼儿与同伴接触、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相处和交往,能改变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认同感,发展其多方面的社会能力。家长朋友们,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些长辈,必须正确认识到:冲突,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幼儿的争吵,往往源于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你弄丢了我的橡皮!”“你说我的裙子难看!”等等。孩子们往往是“就事论事”,他们彼此之间不存在敌意。幼儿因想法简单,容易与同伴发生争执,但这种争执往往“稍纵即逝”。有时,我们还在担心他们会不会打起来,他们可能转身就忘,一会儿又高高兴兴地凑在一起游戏了。孩子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9、,成人不应事事放心不下,都希望参与其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幼儿尝试着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表面上看,冲突是消极的;实质上,却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对其社会化有独特的价值。幼儿在无数次的冲突中逐渐发现,只有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不断与他人磨合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谦让、协商和合作,增长了社会经验与规则意识,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逐渐走向心智的成熟。 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学会扬长避短,努力改正缺点,勇敢、大方地展示自身优点,使同伴受到吸引,愿意和自己接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借助游戏或是故事,启发、引导幼儿做到以下四点:拥有仁爱之心体验换位思考乐意与人分享 学习合作互助 五、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孩子一生中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及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与幼儿同伴的交往予以足够的重视,为他们将来人格的健全发展、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