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41285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式幕墙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式玻璃幕墙的质量通病防治(一)材料1硅酮密封胶的使用(1)通病现象:硅酮结构胶、硅酮耐候胶过期使用(2)产生原因:a硅酮结构胶、硅酮耐候胶生产厂家没有在产品上醒目地标明出厂日期或使用期限。b没有做好施工过程的自检和专检工作.c质量与生产管理环节脱节。d运输、存储、搬运等过程造成不同批次产品混装。(3)防治措施:a明确要求结构胶、耐候胶厂家在产品上醒目的标明出厂日期和使用期限。b加强加工和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和专检工作。c加强关键质量的联产计酬管理工作。d加强运输、存储、搬运等过程的品质管理工作。2硅酮结构胶试验(1)质量通病:未在施工前进行硅酮结构胶相容性试验和粘结强度试验.(2)产生原因:a

2、员工质量意识薄弱。b工序控制失效.(3)防治措施:a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本身技术素质。b制定和完善工序控制程度和有关管理措施。c有效的实施工序管理。(二)支座节点安装1预埋件(1)质量通病:预埋件位置、标高前后偏差过大,支座钢板连接件处理不当,影响节点受力和幕墙安全。(2)产生原因:a设置预埋件时,基准位置不准。b设置预埋件时,控制不严。c设置预埋件时,钢筋捆扎不牢或不当,混凝土模板支护不当,当混凝土振捣时发生胀模、偏膜。d混凝土振捣后预埋件变位.(3)防治措施:a按标准线进行复核,找准基准线,标定永久坐标点,一边检查测量时参照使用。b预埋件固定后,按照基准高线,中心线对分格尺寸进行复查

3、,按规定基准位置支设预埋件.c加强钢筋捆扎检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及测量预埋件情况,当发生变形时立即停止浇灌,进行调整、排除.d为了防治预埋件的尺寸、位置出现位移或偏差过大,土建施工单位与幕墙安装单位在预埋件放线定位时密切配合,共同控制各自正确的尺寸,否则预埋件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将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及工程进度。f对已产生偏差的预埋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处理。2支座节点的三维微调设计(1)通病现象:支座节点未考虑三维方向微调位置,使安装过程中板块无法调整,满足不了规范的要求。(2)产生原因:设计时未考虑此项要求。(3)防治措施:a在建筑施工中,国家对建筑偏差有一定要求,在设

4、计中可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其三维微调尺寸可考虑水平调整在20mm时,进、出位置调整在50mm、中心位置偏差30mm内进行设计,以适应建筑结构在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内变动的要求。b在设计支座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允许的最大偏差数据,以满足幕墙的施工要求。因主体变动一般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只有通过幕墙设计中的三维调整系统来满足工程的要求。(三)单元板块的制作1、玻璃及铝框(1)通病现象:下料、加工后的零件几何尺寸出现偏大或偏小,达不到设计规定尺寸要求,超出国家行业标准的尺寸规定。(2)产生原因: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设备和量具达不到加工精度。 下料、加工前未进行设备和量具校正调整。 下料

5、、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没有做好自检工作.(3)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禁用不合格材料必须使用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设备和量具,且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及计量认证。 确保开工前设备和量具校正调整合格,杜绝误差超标。 认真查看设计图纸,按要求下料、加工。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2注胶环境条件(1)通病现象:在不符合条件要求的注胶房间和空间注胶。(2)产生原因: 注胶房间和空间不符合规定。工作场地不清洁,注胶环境(如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 有关人员未培训上岗,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方法.(3)防治措施: 按规定和标准设置,达到干净平整、无粉尘污染,并备有良好通风设备。 有关人员必须经专门培

6、训,掌握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方可上岗. 保持工作场地清洁。3注胶工艺 (1)通病现象:注胶构件表面清洗马虎,或未采用合格的清洁剂彻底擦抹. (2)产生原因: 不按工艺要求清洁被打胶构件表面。 工作马虎,未认真清洁被打胶构件表面. 使用不合格的清洁剂清洗. (3)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被打胶构件表面清洁的工艺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采用合格的清洁剂清洗,如二甲苯、乙醇等。4注胶质量(1)通病现象:不按操作要求注胶,技术差,操作马虎,注胶不密实饱满,有气泡.(2)产生原因: 没有严格执行注胶操作规定要求。 操作不娴熟,甚至未培训上岗。在更换碰凹变形的胶桶时,在倒胶过程中乃至注胶

7、过程中混入空气。 注胶机出现故障。(3)防治措施: 严格注胶操作规定要求。 严禁未培训人员上岗操作,操作应均匀缓慢移动注胶枪嘴。 放净含有气泡的胶后,再进行构件的注胶. 加强注胶机的维护和保养.5胶缝质量(1)通病现象:胶缝宽度不均匀,缝面不平滑、不清洁,胶缝内部有孔隙。(2)产生原因: 裁割质量不合格,玻璃边凹凸不平。 双面胶条粘贴不平直。 注胶不饱满。 胶缝修整不平滑,不清洁。(3)防治措施: 玻璃裁割后必须进行倒棱、倒角处理。 双面胶条粘贴规范,并做倒角处理。 缝口外溢出的胶应用力向缝面压实,并刮平整,清除多余的胶渍。6玻璃在铝框上的位置不正(1)通病现象:玻璃放置在铝框上的位置不正,产

8、生偏移或歪斜.(2)产生原因: 玻璃、铝框尺寸与设计尺寸不符。 操作不当引起双面胶条粘贴错位。 组装后铝框变形,玻璃下料不方不正。 装配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精,装配好的构件未做最后检验和校正。(3)防治措施: 按图施工,加强施工工序管理。 组装后,应检查校正变形的铝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蛮干现象和端正工作态度.7固化时间控制 (1)通病现象:注胶后,平置固化时间控制不严格。 (2)产生原因: 固化现场管理混乱,经常挪动在固化保养期内的构件。 急需构件安装而过早出货。(3)防治措施: 加强固化现场管理,避免固化保养期内的构件经常挪动。 加强加工、安装的计划管理,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固化保养

9、。8注胶记录(1)通病现象:不按规定认真填写胶的型号、批号、桶号、注胶时间等文字记录(2)产生原因: 胶的原始资料不齐全。 注胶制度不健全,工作马虎不负责。(3)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全面、如实地填写胶的型号、批号、桶号、注胶时间等文字记录。 建立硅酮结构胶施工操作规程,完善质量责任制度. 加强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掌握好本岗位知识和操作方法. 发挥专职质量检验的监督检查功能。9板块组件出厂检验控制(1)通病现象:板块组件尺寸偏差大,玻璃同铝框产生错位,或未进行切框检查胶的剥离测试,板块组件未检查出厂。(2)产生原因: 加工误差和积累误差偏大。 构件在固化期内经常挪动引起错位。 不按要求检验板块

10、组件。 产品出厂检验控制不严。(3)防治措施: 按图纸加工,每道工序应进行自检和专检。 构件在固化期内严禁挪动。 按规定要求抽查的板块组件时须切框检查胶的剥离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出厂。(四)封边、封顶处理1封边(1)通病现象:封边板直接与水泥砂浆接触,造成金属板面腐蚀.封边金属板处理不当,密封不好、漏水。封边构件固定不可靠,有松动。(2)产生原因:封边金属板未做防腐处理。封边金属板与封边金属板的连接采用简单搭接,未做密封防水处理。封边金属板与外墙材料的结合部位未打胶或注胶不连续。封边金属板与墙直接打钉固定,墙体不平,铝板因变形浮出或固定点间距太大。(3)防治措施:参照铝门窗标准,全埋入水泥砂浆

11、层内的铝封边板应涂防腐涂料(如沥青油),外露的做保护涂层处理或粘贴保护胶纸。封板顶两连接处设置沟槽,注胶密封。封板与外墙材料问留沟槽或形成倾角,注胶饱满、连续。对封板固定处墙体应找平安装面,还可先装胶塞再植入螺钉的方法固定封板。2封顶(1)通病现象: 封顶处理不严密,造成顶部漏水. 封顶铝板跨度过大,无骨架、有变形、平直度差. 伸出封顶的金属栏杆及避雷带的接口注胶密封处理差,漏水且不美观。(2)产生原因: 封顶板的接缝处理不当。板上贴有保护胶纸,铝板和密封胶间形成缝隙。 注胶面的脏物或蒸气造成密封不严。 设计不当,偷工省料,女儿墙端顶未全覆盖。 封顶板设计不合理,内部未加筋增加强度和刚度。 土

12、建墙体不平,出人大,而封板的连接无相应调整措施。 吊篮作业时绳索压迫封顶板导致变形。 伸出压顶的栏杆或避雷带竖杆位置不成直线,距离不定;安装压顶的工作作业不细致,开口过大或过小.(3)防治措施: 封顶板制成单元件,两两接口处接缝注胶,采用连续封板的,接缝处应加搭连接片留缝注胶密封,外露连接铆钉也应涂胶处理. 注胶面应清理干净,无水滴。女儿墙顶应用封顶板全部覆盖,如一级封顶不够宽,可采用二级. 应合理设计封顶板跨度,根据强度要求设计内衬框架;考虑到有些作业会在其上面进行,应做铝材或钢材龙骨。 铝封板与墙体固定连接处增设可供调节进出位的构件,必要时另做龙骨找平安装面。 与做女儿墙顶栏杆或避雷带的承建商协商好安装顺序,先做竖杆,并尽可能有序安装.封底安装工人对杆件位置认真测量,准确定位,所加工孔径比钢杆杆径大5lOmm。避雷线出线也可从女儿墙后稍低位置引出,绕过封顶板。封边、封顶的效果,犹如一道具有双重意义的休止符,它刻划出幕墙的边界,同时也隔断了外界物质尤其是雨水进入室内的通道。作为完美休止符,它还要处理好和其他结构连接过渡的关系,起到美观装饰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