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1132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赏析 【背景】这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驰名特级教师精品课活动中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以读代讲方面极富特色,教师用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朗读情感。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通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地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一直相伴其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语言、教学热情等方面也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吸纳和仿效。片断一:(上课。师板书课题,要求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板书边读边书写,写毕再齐读一遍课题。)师:读课题也要注意感情。大家学

2、习完课文后再读题目,我相信就会读得不一样了。拿出课文,遇到生字,那上面有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下面大家自己认真读课文。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很可惜,这么好的一座圆明园竟被英法联军给破坏了。生2:我认为,如果不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则圆明园也就不会被消灭了。生3:我们曾为圆明园而感到骄傲。后来被英法联军毁坏了,我心里感到愤愤不平。师:哦,她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还有不同的感受吗心里是什么滋味用一句话来答复。生1:我心里非常难过。生2:我心里非常的愤恨。师:(板书:难受、怒、恨、惜)现在请你再读课题。(生读)感情变了,表情也变了。大家心里很难受,又恨又怒,又感到很可惜

3、,这就是同学们读了课文后的心情。读哪一段时你最恨、最怒、最难受(生说读第五自然段,于是教师提醒同学们把那种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读出来。生齐读。)师:我很注意看,很注意听了,同学们已经把可惜、难受、愤怒、愤恨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了。再读一遍,把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写在脸上。(两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她叙述的不仅是她个人的感情,而且是叙述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感情。哪位同学再来读(另一生更有感情地朗读。)师:这是对帝国主义强盗的控诉!大家齐读。生读。师板书:拿走、搬运、毁掉、放火师:这就是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最可恨的是,他们为了消灭罪证,最后放起火来。他们的罪证难道能让大火消灭掉吗生齐:不能!师:前面

4、用了个“闯字,活化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一可恨能拿走的拿走,二可恨拿不动的搬走,三可恨搬不走的就毁掉,最可恨的是最后还要放火烧掉,企图消灭罪证。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读出中国人的恨!读(学生带感情地齐读。)评析“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特征。我们从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分明地看到,教者没有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而是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为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地发自心声,教者在同学们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有何感受,是什么滋味,以此引导同学们初步地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进而能自主地读出“难受与“可惜互杂,“愤怒与“愤恨交加的语气语调。言为心声,声音富于情感了,教师又进一

5、步地引导同学们要把这种心情和感受“写在脸上,通过面部表情显现出来,这样的“读真可谓既有“声又有“色,使“以读代讲和“以读悟情不但落到了实处,而且提升了层次。为使同学们读出感情,教师常常用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此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富于激情的语言之水涨了,学生的感情朗读之船才会高,而且,水有多涨,船有多高。概言之,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片断二:(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读这一段会掺杂着这么多复杂的感情于是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生1:圆明园里有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各种珍宝,却被英法联军任意地掠夺和毁坏了。因此,我们很难受,也很憎恨他们。生2:我觉得

6、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犯下了罪还要把罪证销毁掉。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这真令人难受。师:一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二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有其他原因吗生3:中国的圆明园是一座很大的园林,而且它历时150年才建造成功。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就把圆明园150年的建筑给毁掉,我认为这让人非常可恨。师:(教师概述同学们的发言,然后接着学习第2、3、4自然段。)好,回过头来再读2、3、4自然段。请同学们注意,会读的人要善于抓要点,要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办法。(生默读。读完一遍后,教师要求再读两遍三遍,并提示学生边读边进行点、划、批、注,用

7、笔作记号留下自己的思考。自己阅读和批注后再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师:读书要读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谁能把2、3、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生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宏伟、壮观,真不愧是万园之园。生2:圆明园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还收藏着最宝贵的历史文物。师:意思都有了。谁还能说得更简洁一些(还有两位同学也说了意思相近的更简洁的话。)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知道,最主要的有两层意思:第一,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第二,它是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宝贵文物。同学们越说越简洁了。如果你会读书,除了能把厚书读成薄书,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外,还可以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请大

8、家朗读2、3、4自然段。特别是第三自然段,你要读得慢些,一边读一边想象里边写了许多我们杭州、苏州的景物,你们见过杭州的雷锋塔、平湖秋月。你们可以由此想象到圆明园是何等宏伟!何等美丽!何等壮观!大家一边读一边展开自己丰盛的想象,可以把一句话读成一段话,把薄书读成厚书,这又是一种阅读办法。好,读第2、3、4自然段。师:好。告诉我,在你们的想象当中圆明园美不美(生:美。)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里面的奇珍异宝还放在那,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第四自然段呢大家练读一下。(请两生带感情地朗读。)师:可惜,这样的奇珍异宝被英法联军掠夺走了,一把火烧掉了。记住我们的国耻!记住中华民族的

9、奇耻大辱!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读生:(齐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评析如果说上一教学片段的读侧重于情感叙述在“声与“色的外显的话,则,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的读那么侧重于用心静默地思考和想象。教者根据概括与扩展的辩证关系,首先引导同学们“要善于抓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通过静心地阅读思考,同学们把2、3、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了出来。这由厚到薄、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意义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在繁琐多余的分析讲解中进行的,而是在同学们静默的读书思考中完成的。之后,教师又引导同学们“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即又由薄到厚、由简到繁

10、,展开自己丰盛的想象,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盛的内心视像。在这厚与薄的来回、抽象与具象的往复中,同学们自然地掌握了两种不同的读书办法,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自然生成。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是颇具匠心的。片断三:师: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里面的奇珍异宝还放在那,你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读第四自然段呢(学生练读、指名读。)师:圆明园虽然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掉了,但是,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为了让举世文明的圆明园留在每一个同学的心里,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段给背下来。开始(生朗读、背诵。)师:这一段写圆明园的景色,我们背下来的目的,就是让圆明园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11、,同时也是对英法联军的控诉。谁能根本上背下来了请举手。(一生站起带感情背诵,听课者报以掌声。)师:只错了一个字,错的这个字不影响课文的整个意义,相当了不起。她之所以背得这么快,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用她的情和爱来背的。评析背诵是语言积累的主要形式,也是“以读为本的更高层次。教者在这里所要求的背诵不仅体现了积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的特性,还强调“背下来的目的,就是让圆明园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同时也是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当一位学生很有感情地背诵出来后,教师又夸赞她“是用她的情和爱来背的。在这里,教者把背诵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片断四:师: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回过头来再读第一自

12、然段,请你告诉我,你对作者在这一段的评论或议论称心吗(学生默读后认为这两句话概括得很好,圆明园的消灭,既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的奇耻大辱。)师: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是国耻。在座的同学们,作为中国人,对霸权主义,对现在还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国家,你不想说几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能写两句就写两句,能写一段就写一段。(生动笔写话,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学生写好后相互交流。随后让学生主动上讲台读自己写的话。)生1:我长大后必须报国,我要把八国联军告上国际法庭。师:不错,这是中国人的声音。生2:

13、不要忘记,中国曾经有过这段屈辱的历史,不要忘记霸权国家是如此的狂妄,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不要放下我们肩上的担子。我们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掌声)师:好!强大是最重要的。生3:圆明园的消灭,不仅来自霸权主义国家的侵略,还来自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也是个重要的原因之一。软弱就要挨打,让我们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强大起来吧!(掌声)生4:圆明园的消灭已无法挽回,但是,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好,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以抵御外敌的侵略,再不受奇耻大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圆明园作为一根鞭子吧,以此鞭策我们前进。(掌声)师:同学们,八国联军继英法联军之后,很快打入了北京。

14、他们用中国人创造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舰,不远万里开到中国来。他们用中国人创造的火药,制造枪弹,屠杀中国人。他们用中国人创造的纸,逼着清政府在上面签订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这段历史,请大家永远记住。记住刚刚同学们所说的话,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下课。评析“感悟、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的“三步曲。教者在“以读悟情和“背诵积累的根底上,又设计了“作为中国人,对霸权主义,对现在还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国家,你不想说几句话吗的说话写话训练。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此时的说写就好似给同学们找到了宣泄情感的喷射口,所以人人想说,越说越好。在这里,教者巧妙地把读与写、说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