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4098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运用参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是直接支撑轴的。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如果轴和轴瓦的接触面不良好接触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的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的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的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相反,如果轴和轴瓦接触的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为了保证轴和轴瓦能很好的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的刮研。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是受压的)后刮上瓦。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的红铅油,然后盘动

2、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的地方。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的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的界限。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的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在刮下瓦的同时,还要找正轴的水平度。轴和瓦的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和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

3、运转设备: 每平方厘米12点 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的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的与轴颈接触。轴瓦间隙的检查方法滑动轴承的间隙有两种:一种是径向间隙,另一种是轴向间隙。径向间隙主要作用是积聚和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0.0010.002,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压铅法:这种方法比塞尺检查法准确,但比较费时间。测量时,先打开轴承盖,用直径为1.52倍顶间隙而长度为1040毫米的软铅丝,分别放在轴颈和轴瓦的接触面上,因轴颈表面光滑,铅丝易滑落,用黄油粘上它,然后放上轴承盖,对称

4、而均匀地拧紧螺丝,再用塞尺检查轴瓦接合面间的间隙是否均匀相等。最后打开轴承盖用千分尺量出已被压扁的软铅丝的厚度。检查轴向间隙时,将轴推移到轴承异端的极限位置,然后用千分表测量。刮研轴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下瓦口接触角之外,应刮出相当间隙,以便形成楔形油膜。 不许用纱布擦瓦片,纱布的砂子很容易脱落并且易附在瓦面上,在运转中将对轴和瓦造成损伤。往复泵结构及维修一、 往复泵是由电机的旋转带动联轴器转动,再带动变速箱,通过三级变速,把动力传给联轴器,在带动曲轴箱主动轮转动带动曲轴转动,带动连杆旋转,连杆再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通过往复运动把液体通过进液阀打开吸进来,再通过排液阀打开排出去。它的主要结

5、构有曲轴箱,主动齿轮和曲轴,连杆,柱塞,进排液阀,导向环,填料,压盖,缸盖,油封,机油泵,集滤器和近排液阀压盖等组成。二、 往复泵的维修及注意事项往复泵的维修主要是更换填料,检查进排液阀和密封圈及回味弹簧和进排液阀的密封面,检查柱塞及填料箱,还要检查曲轴箱油封及更换,更换填料时应注意装配填料应该注意相互错开120至180装配,注意密封圈是否断裂和磨损,注意回位弹簧是否断裂,密封面是否有麻点及掉块现象,还得注意油封是否损坏及更换,检修完后,往复泵应无漏点。转动灵活,无其他异响,工作正常。 公差配合与表面光洁度在零件制造过程中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台机器。同一个刀具和同一种量具,同样的材料做出来的零件仔细检查他们的尺寸,结果都不一样,不同,每一个零件都与原定的尺寸有出入,按照尺寸制造绝对精确的零件是及困难的,所以也不必要,因此在规定的尺寸上附加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这个允许的变动范围就叫公差。1建筑土木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