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0938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课前准备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_状态。(2)成因: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1)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度间的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成:a_、b_、c_。(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A_、B_、C_、D_。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

2、随_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冬季偏南。我的疑惑1 。2 。3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探究材料教材P33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34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考例探究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

3、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量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C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该气压带是_原因形成的。探究点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探究材料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2若黄赤交角变为0,气压带、风带还会移动吗?【考例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们航海的动力主要依靠风。航海家们和商人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上装运的到美洲大陆的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

4、完,不得不把马肉投到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线叫做“马的死亡线”,又称“马纬度”。他们凭多年的航海经验,逐渐总结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贸易往来时,可利用常年吹着一个方向的“守信”信风,既省力又迅速,他们还称这种风为“贸易风”。(1)材料中提到的信风是全球六个风带中的_。(2)全球还有哪些和“信风”一样“诚实守信”的风带?(3)“马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 (4)除30纬度外,下列哪些地区还是无风带() A南北纬8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赤道地区 D南北纬70附近(5)假如让你选择,你认为何时是越过“马纬度”的最佳时段?答案课前准备区全球性的有规律平均太阳辐射热量差异受热不

5、均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北盛行西风西南G极地东风东北季节变化偏北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差异,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2)形成3(1)气压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

6、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风带分布风向气流性质(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盛行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热考例探究1(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2)多A地盛行西风,降水较多(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轻于D气流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解析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应是冬季。A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较多。B地是

7、东北信风带,干燥少雨。C是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时向上爬升。C与D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动力原因形成的。探究点二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不移动。考例探究2(1)东北信风、东南信风(2)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3)30纬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4)C(5)夏至日或冬至日前后经过较好。解析古代的帆船都利用风进行助航,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商人,利用的是处于赤道到30之间的信风带,全球还有5个类似的常年盛行单一风向的地区,这就是全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第(3)题,这里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第(4)题,南北纬40附近位于西风带,南北纬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南北纬70附近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均多风;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无风。第(5)题,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思考,当盛行风移到这里时越过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