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0844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 一、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表的相关内容即: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机具、文明施工、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吊装作、“三宝”“四口”、脚手架、模板、明(盖)挖法施工、人工挖孔桩及钻孔桩、矿山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消防安全和防汛及冬季施工,共计16类。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进行分级管理,根据隐患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及社会影响程度,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到四级隐患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逐级降低。二、安全质量隐患常见形式分析通过开展对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施

2、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试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如下:1、巡视线路:六号线一期工程(共44个工点,已全部开工)2、巡视时间: 2011年6月27日 2012年6月30日3、巡视工点累计:近420个,约5-7个/周4、发现隐患总数:1120个5、隐患告知方式:施工单位人员陪同,当场口头提出隐患,与被检查单位交换意见并提出整改要求。(详见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统计表)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统计表(总报表)编码安全质量检查类型各级隐患数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合计1施工材料0076132施工机械、机具05847381433文明施工00566714临时用电0235941315起重设备吊装作业025713

3、726三宝、四口011157582267脚手架041935588模板000009明(盖)挖法施工11926257110人工挖孔桩、钻孔桩03431011矿山法施工02478213112盾构法施工0007713安全管理007111814质量管理001394015消防08711312816防汛及冬施00000合计11084215901120 (起止时间:2011.6.272012.6.30) 依据上述表格统计分析如下:按照隐患等级分析:隐患总数1120个,其中包含:一级隐患1个;二级隐患108个;三级隐患421个;四级隐患590个。分别占总数0.089%、9.6%、37.7%、52.7%。按照按类

4、别分析:在十六大类型隐患中较为突出或该隐患出现频次较多的有消防安全类128个次、矿山法施工类131个次、临时用电类131个次、施工机械机具类143个次、三宝四口226个次;其次为文明施工类、明挖法施工类和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类,出现的频次分别为71、71、72个次。较为突出或出现频次较多的消防安全类隐患占总数1120个次的11.4%;矿山法施工类占11.6%;临时用电类占11.6%;施工机械机具类占12.7%;三宝四口类占20.17%;文明施工类、明挖法施工类和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类分别占总数的6.33%。 施工现场出现较多的安全质量隐患常见形式隐患类别序号出现安全质量隐患的主要形式隐患类别序号出现安

5、全质量隐患的主要形式消防安全 123456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施工现场有吸烟现象;乙炔瓶无回火装置,且距氧气瓶仅有两米;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随意扔弃;防水卷材存放处未见灭火器;明火作业处未放置灭火器无看火人施工机械机具12345氧气瓶倒卧且与乙炔瓶间距不足五米;乙炔瓶与氧气瓶与明火距离不足10米;电锯无防护罩及分料器;现场无人指挥车辆,致使混凝土罐车侧翻;空气压缩机皮带轮防护不到位;矿山法施工123456未及时封闭掌子面导致局部坍塌导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导洞内没有安装通风设备空气较浑浊超前小导管间距过大相邻导洞开挖面错开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初支开挖不放坡出现挖“神仙土”现象三宝四口123456

6、高空作业人员没有挂安全带基坑、电梯井口临边防护不到位现场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站台与轨行区临边未设防护栏杆绑钢筋平台安全防护不到位交叉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临时用电12345678配电箱处未做重复接地;电工未持证上岗;洞内使用高压线照明配电箱、开关箱未加锁开关箱箱存在一闸多机问题暂停作业的的用电设备机未断电源电焊机双线不到位且用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轨道鱼尾板连接处未做电气连接起重设备吊装作业123456起重吊装信号工未持证上岗电动葫芦吊钩保险装置缺失龙门吊轨道无缓冲止挡装置汽车吊吊钩无超高限位器汽车吊用散物容器载运人吊装作业被吊物捆绑不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大多发生在土方开挖、起重吊装、垂直

7、运输、机械操作、临时用电等施工作业过程中,以及洞口、临边和高处作业部位,由于工种集中、交叉作业多、技术能力要求高,如果组织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施工现场的“五大伤害”即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此外,施工中还易发生起重伤害、中毒、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伤害事故。三、安全质量隐患突出、频次高的主要原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持预防为主,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分析安全质量隐患突出的主要原因,研究排查治理对策十分重要。安全质量隐患类别有所不同,隐患发生的部位和时间以及表现形式也各有区别,但隐患排查与治理是有规律的。主要

8、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施工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不得力,责任不明确。没有很好地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对分包和专业队伍没存在以包代管、责任区分不清、督办不力等问题,对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生产存在侥幸、麻痹、松懈思想。(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明确。施工作业不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强制性标准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措施执行不利,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死角。(三)施工现场未按要求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

9、方案措施不具体、不全面、不能具体指导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未进行科学地设计计算。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不认真、不全面而且未得到认真落实。(四)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实,工人安全防护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四、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对策研究(一)现场巡视发现消防安全隐患案例 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随意扔弃 消防器材数量配备不足治理措施: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相关规定,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1 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

10、场所;2 动火作业场所;3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4 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用房;5 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施工现场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当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时,应配备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平方米时,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并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同时应承担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责任和义务。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

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并应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应落实消防安全管责任。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 氧气瓶、乙炔瓶安全距离小于5米 乙炔瓶无回火装置(十里铺站、五路居站和甜水园站等10余个工点存在此类问题)治理技术措施: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规定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间距不小于1

12、0米。储装气体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易燃材料存放处未见灭火器电 板条木块等易燃品未及时清理(车公庄西站、褡裢坡站等16个工点出现类似问题19个次) 治理措施: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内,露天存施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米,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米,且应采用为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应及时处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

13、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动火作业场所、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等应配置灭火器。明火作业处未放置灭火器无看火人 施工现场内存在吸烟现象(花-白区间、车公庄西站、白石桥南站等16个工点发现类似问题21个次)电焊工、气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用火前要对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离等措施,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去。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二)现场巡视发现矿山法施工隐患案例 导洞掌子面未施工也未封闭 未及时封闭掌子面导致局部坍塌(车公庄西站等暗挖施工点不同程度的存在类似问题)暗挖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早成环、强支护 、勤量测“十八字方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必须立即支立钢格栅拱架并喷射混凝土。 导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 下台阶开挖不放坡挖“神仙土”(东-朝区间、北海北站等9各工点存在类似问题11(个)次)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环形留核心土法施工时,应先开挖上台阶的环形拱部,并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后在开挖核心土。核心土应留坡度,并不得出现反坡。 中存在一次开挖两榀步距问题 超前小导管间距过大(北海北站、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