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40793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 20*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准备早,行动快,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全国农资打假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几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一是开通了农资案件的投诉举报渠道,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求助无门的困境,建立了问题发现机制;二是完善了农资案件处理体系,各地农业部门都把农资打假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形成了案件处理制度,建立了问题解决机制;三是开始在农业系统树立起农资监管意识,把依法监管作为农资打假和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

2、治本措施全面实施,建立了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长效机制。根据各省农资打假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报的资料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11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农资打假资料172万余份,检查各类农资市场.8万个,检查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45万多家,捣毁农资制售假窝点3000多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案件近1多万件,涉案货值11亿多元,其中,立案查处案万多件,标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41件,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62起,涉嫌犯罪人员84人。查获主要假冒伪劣农资:农药13万公斤,种子2040万公斤,肥料1亿多公斤,兽药60多万件,饲料00万公斤,农机及零配件60多万台,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3、。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今年农户和经营户对农资打假工作在总体上是基本肯定的,满意程度达到了7。 一、20*年农资打假工作的基本做法周密部署,狠抓落实。3月2日由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行文下发了,明确提出2*年农资打假工作重点是“保春耕、端窝点和查处大要案件”,各部门、各地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本系统和当地实际,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工作部署。全国供销总社分别于2月和7月下发了、。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信用制度等标本兼治,净化市场。为了把农资打假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今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采取不同形式,加强了对各地工作的督促

4、、检查和指导。农业部对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安排,并于4月15日21日组成四个调查组,深入、xx、xx和xx等省进行了调研,为推动农资打假深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9月份由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成7个联合督查组,赴部分省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并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工作绩效进行了评估。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了三次成员会议,分阶段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和部署。各地先后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农资打假工作机构,充实了执法人员,农资打假工作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各地、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工作,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和重点农资品种的

5、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资打假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坚持追根溯源,加强整改监督工作。今年年初,农业部召集在去年农药市场抽查中有问题的15家农药企业通报了抽查结果,要求其限期整改。通报会后,销毁了不合格农药标签44万张,从市场上回收不合格农药产品共594吨,重新印制合格标签共1亿余张。一些地方也根据本地农资生产应用特点,对重点农资产品进行了跟踪监控。对于各种农资投诉案件,都认真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移交和分工处理,今年以来农业部农资监管直接受理来电来信投诉563件,根据核查情况,直接由有关司局和移交地方处理的农资案件9起,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从反馈的处

6、理结果表明,基本得到了妥善处理,部分受损失的农民的到了补偿。加强抽检,强化监管。全国已建成并授权对外开展工作的农资部级质检中心5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9个,以这些中心为龙头的农资质检网络正在形成,农资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对一些重点农资的监控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去年全国农药市场抽查的基础上,今年农业部又组织开展了全国农药市场大检查行动,出重拳整顿农药市场秩序;在3月、7月和1月分别安排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抽检,并发布检测结果;针对年初欧盟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产品的决定,已于4月份下达了206批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任务,并将检测计划提交欧盟。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对240余家经销单

7、位的19种农资商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查处违法违规经销单位13家,罚没款2.5万元。同时,农业部全面加强了农资监管工作,先后发布了、和禁用限用的高毒、剧毒农药品种清单,颁布了禁用限用渔药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将组织对这些禁用限用农药、兽药、渔药进行专项检查。完善制度,查处大要案。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都加强了工作制度建设。农业部今年6月24日发布了,同时公布了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电话。由于各部门措施得力,通力协作,今年查处大要案件的力度明显增强,去年查出的案件,今年已基本结案。据各地上报统计,今年新立案查处标值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241件。据公安部不完全统计,111月底,全

8、国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农资案件366起,处理涉案人员361人,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9个。农业部会同公安部在春节前后重点围绕打击“瘦肉精”,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xx、x、x三起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的违法企业和个人受到了刑事追究。公安部公布第三批重点督办案件中,涉及农资的有起,对农药、种子、饲料等重点农资案件进行了督查督办,有力地打击了严重扰乱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和坑农害农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处理了x、x培矮64s杂交水稻种子事件;督查了xx农业厅发现的xx屯玉种业有限公司涉嫌销售未经审定的3万多公斤玉米种子案件;x省朱千柱等人非法生产销售伪劣饲料案件等。1月下旬,农业部、公安部派员赴xx省督办国务院点名

9、案件xx科新畜禽饲料厂“瘦肉精”案,犯罪嫌疑人已抓获,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结合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了对“送货下乡”以及在农村举办的各种商品展销会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日用消费品等坑农害农行为,1-1月份共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1.4万件,查获假冒伪劣化肥489万吨、种子388吨、农药674吨等。打假与扶优相结合,提高农民识假防假能力。各地在打假的同时,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积极扶持和宣传经认可的优质农资产品,将假冒伪劣农资挤出农业生产应用领域。农业部推荐了一批高效低毒经济安全农药;已结合“大豆振兴计划”,推荐了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10、公布了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并推荐了机型的名单;开通了名优农机产品网页。还在全国开展了以“让农民明明白白买农机”为主题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35”统一大行动,发放各种宣传品20余万份,接受咨询和投诉万人次,现场为农民修理机具8万台。质检总局部署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把打假深入到田间地头,许多案件当即得到了处理。xx、宁夏、天津等省根据经权威机构鉴定和生产实践检验的结果,向农民推荐了一批优质农资产品,并对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给予扶持。各部门相互配合,联合打假。农资打假工作在中央涉及九个部门,在农业部内涉及7个司局,在地方也相应由多个部门承担。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各部门在工作配合上更加默契了

11、,真正形成了农资打假的合力。在8月底召开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研讨会上,各部门、各司局、各地充分肯定了一年多来的农资打假工作成绩,代表们怀着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满怀信心地深入研讨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对于加强各部门在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对于推动农资打假工作向纵深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加强宣传,保持高压态势。8月0日,农业部首次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等九个农资打假成员单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电话。同时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设立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专栏,在农民日报开设了“农资打假”专栏,交流工作,沟通信息。共编发100期。以各种方式向

12、社会敞开投诉大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检举、揭发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形成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压力。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制假售假现象仍较突出。目前农资打假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对其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临时应付思想。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本地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三是还没有完全形成先进高效的管理体制。四是手段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为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二、20*年农资打假工作初步打算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依法打假,把打假工作的

13、着眼点从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拓展到农资生产领域,把农资质量抽检作为打假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不断加强,努力规范生产经营主体、渠道和经营行为,切实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加强综合执法,增加农资打假投入,全面加强农资监管;通过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提高优质农资的市场占有率,从整体上推进农资打假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建立良好的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要求全国农业系统把农资监管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加以推动;二是加强农资质量抽检,注重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力度,对不合格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单位进行及时曝光;三是通过名牌评定等形式把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四是结合“金农工程”,推动农资有关证照信息的电子化,推动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五是通过现场会等形式推动农资打假全面工作。 内容总结(1)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 2*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准备早,行动快,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全国农资打假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几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一是开通了农资案件的投诉举报渠道,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求助无门的困境,建立了问题发现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