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0793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due Serve,亦称“生产型服务业”或“生产者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相相应,是按照基本功能对服务业进行的分类。生产性服务在理论内涵上是指为其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后消费服务,因而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可以满足制造业、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从体现形态来看,生产性服务涉及两种形态:一种是仍然内化在产业或者部门(涉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当中还没有外部化的非独立形态;另一种是已经外部化、市场化的独立形态,与这种独立形态的生产性服务相相应的产业部门就是生产性服务业。

2、在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简化措施,把一半以上服务产品用于制造业、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服务业,划归生产性服务业,把一半以上产品用于生活的服务业,划归生活性服务业。 虽然世界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原则还不统一,但普遍觉得交通运送、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的课题研究“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研究”,从分析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系数入手,对服务业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分析,觉得国内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涉及:交通运送和仓储业,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

3、术服务与地址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从行业构造和需求构造(重要是制造业的需求)看,中国狭义生产性服务业的几大行业重要是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送和仓储业等分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广义的生产性服务业还要加上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国内国家记录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送、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送、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 2世纪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为重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

4、,推动世界产业构造进行新一轮的深刻调节,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构造升级的重点,对老式产业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在西方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产业构造向知识、技术、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深刻改造了钢铁、机械等老式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催生了电子商务、IT服务、服务外包、呼喊中心等诸多新兴产业和服务方式,增进了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拓宽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的特性更加明显。从服务业的内部构造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地位日趋显要,消费性服务业在

5、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只占三成,而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到了七成,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构造。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增进国内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是全国性决策和管理中心,同步也是国际国内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信息中心。无论从首都资源特点和城市功能的内在规定、首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基本和条件还是从首都经济发展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北京都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可觉得北京哺育一批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北京经济增长,同步尚有助于增进北京产业构造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北京对全国新型工业化发展

6、的服务功能。 (一)生产性服务业是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北京市在推动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发呈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形成重点支柱产业。通过不懈努力,北京市的产业构造优化获得了重大进展。 ,服务业增长值占北京市GDP的比重突破0,北京率先在全国构建了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构造。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物流、会展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 以来已占服务业增长值的一半以上,表白其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已基本确立,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首都现代服务

7、业的核心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据记录,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长值8.8亿元,占全币地区生产总值的36、服务业增长值的53.%、现代服务业增长值的79.1。 ,服务业占北京市D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2.1,其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是实增长值4672.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北京市服务业增长值的69.3%,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0。在北京市界定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物流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长率达1以上。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值为549.亿元,同比增长1.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长值曲

8、533亿元,同比增长3.1%。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扩张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前三季度,尽管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经济大幅波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13季度,北京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4,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5,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17.6。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北京哺育了一批支柱产业 在经济记录中,一般将占DP的比重超过5的产业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着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全面实行和国内工业

9、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北京市金融、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优势领域发展突出,年均增长率均超过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上述产业分别实现增长值183亿元、55.9亿元、5393亿元和1.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重分别为138%、9.、.8、,所占比重比分别提高1.4、03、.4、0.7个百分点,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北京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创新步伐加快,风险防备能力提高,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资源配备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在实现自身平稳迅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增进了首都经济发展。“十五”期间,北京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长

10、值年均增长10.6,达到79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17.2。,北京金融业继续保持迅速增长态势,增长值同比增长10%,占北京市服务业增长值的175%,在北京经济总量中的地位仅次于工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龙头和支柱产业。年,金融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到了0.1。 信息服务业(即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实现增长值89亿元,对北京市GDP增长的奉献率为112%,占北京市GDP的比率上升到了.1%。,北京软件产业继续迅速增长,销售收入达到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占全国总量的28%,成为全国软件收入过千亿元的唯一省市。据海关记录,北京软

11、件出口额为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约占全国总量的13。北京软件产业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产值、软件公司数、软件产品数、从业人员、海关记录出口总额、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始终在全国保持龙头地位,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信息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产业的汇集区。信息服务业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为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三)生产性服务业为北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除重点优势行业体现突出外,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涌现出发展速度快、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业态,呈现出“小产业、大市场”的特性,为北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业态重要有:律师、公证

12、、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基金管理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市场调查、工程征询、管理征询等征询服务;此外还有工业设计、广告、会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发展潜力巨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律师法律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种亮点。,北京市律师行业上缴国家多种税款62亿元,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互联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壮大,这三类服务业的规模分别达到53亿元、45亿元和06亿元。北京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外包领域也从信息服务扩展到金融、征询、人力资源、研

13、发等多种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服务外包业态,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年,北京服务外包总收入合计超过2亿美元,已经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30%。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是对高品位制造业和其他产业最有渗入力和影响力的产业之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也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北京建设创新型都市的重要支撑。在TDSCDMA、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蛋白质药物等研发方面,北京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中国芯”、北方微电子公司的多晶硅刻蚀机及中科信公司的大倾角离子注入机等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星微

14、电子公司开展的星光中国芯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坚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获得了核心技术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申请了1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形成了广泛应用于微机及宽带多媒体、手机及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两大系列芯片产品。中星微电子率先将“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出名的IC品牌,在PC和手机这两个多媒体芯片产品系列上全球销售量先后突破1亿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星微电子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此外,经过近年的发展,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实力比较雄厚、发展后劲充足的骨干软件公司群体,软件研发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走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提高北京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发展成涉及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健翔园等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步,中关村科技园区积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了涉及TDSCDM联盟、闪联、龙芯产业联盟、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数字电视产业联盟、长风软件原则联盟、A联盟等在内的联盟组织2家。产业原则联盟将高品位服务引入产业创新,带动了公司竞争力的整体提高。中关村第一种以原始创新为目的建立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