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基石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0750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基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基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基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的习惯人生的基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良好的习惯 人生的基石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教育者,在工作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朝着良性的发展,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 认真听讲的习惯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充分领域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证学生认真听讲、接受信息的关键。学生听讲

2、注意力集中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少的首要因素。于是,我采取了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同学听讲特别认真,就适时给予表扬。而对于个别听讲不认真的学生,我则以手势和目光加以暗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积极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三、 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手段。为了使他他们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分一分”、“摆一

3、摆”、“量一量”、“画一画”、“掂一掂”、“比一比”、“拼一拼”等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接受了知识,积累了学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不是凭单纯的讲解学生能够领会和接受的,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和体会。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四、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反馈,也是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必须做到:(1)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读题的方法,强调他们多读,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指导学生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来解题。(2) 规范书写。 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坐姿要规范,格式要正

4、确,字迹要清楚,达到整齐、干净、美观的效果。而且,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会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细心演算。 演算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顺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的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立榜样。(4)检验 改错。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 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以弥补过失和漏洞。(5)作业展评。 同学之间互相参观学习。他们亲眼看到作业好的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关爱,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尊重,触动很大,很多同学会积极模仿和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了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决心,提高了他们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作业也会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它既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只要我们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牢记己的使命,才能为我们下一代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石,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美丽,绽放奇异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