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0518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云南教资统考物理学科: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请访问云南教师考试网,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一、教学方法的制定依据物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2、:1.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对于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则比较适合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3.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作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教学方法。4.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此外,教法的选取还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二、高中

3、物理常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讲授法的注意事项: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

4、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用力拍桌子,学生会

5、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二)实验法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三)讨论法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

6、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 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 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阶段:1.

7、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四)谈话法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五)自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尽在云南教师考试网,欢迎广考生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