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049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心系病证心系病证第一节 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重者为怔忡。病因:感受外邪,药食不当,七情所伤,体虚劳倦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病位在心,涉及脾、肾、肺、肝。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心悸的辨证应结合辨病。预后转归: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脉象变化。预后较差者,或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1. 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 镇惊安志,养心安神2. 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五心烦热, 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可用

2、炙甘草 汤;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可用生脉散。3. 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火热不显,可单服天王补心丹;肾阴亏,虚火妄动, 遗精腰冷,合用知柏地黄丸。4. 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温补心阳, 安神定悸 。大汗出者,用独参汤。5. 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 神6. 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活血化 瘀,理气通络7. 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第二节 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 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辨证要点:首辨病情轻重,次辨标本虚实。

3、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 予扶正。标实当泻,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本虚宜补,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1. 心脉痹阻证: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2. 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辨证可用失笑散、用丹栀逍遥散、用当归龙荟丸)3. 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痰浊合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常并用两法)4. 寒滞心脉证: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 宣痹通阳,散寒止痛 (舌下含化苏合香丸 /麝香保心丸)5. 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6. 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

4、辨证可用酸枣仁汤)7. 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辨 证可用真武汤、用四逆加人参汤)第三节 真心痛概念: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 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其他内容与胸痹相参1. 气虚血瘀证: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汤 益气活血,通脉止 痛2. 寒凝心脉证:当归四逆汤 温补心阳,散寒通脉3. 正虚阳脱证:四逆加人参汤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阴竭 阳脱亡,合生脉散)第四节 不寐概念:不寐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 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 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

5、寐,重则彻夜不寐。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 迈体虚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不得入于阴。病位在心,涉及肝、肾、脾、胃。辨证要点:首分虚实,次辨病位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1. 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疏肝泄热,镇心安神 (辨证选 用当归龙荟丸。)2. 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不寐伴 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加用半夏秫米 汤)3.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产后虚烦不 寐,或老人夜寐早醒无虚烦者,亦可用归脾汤。4. 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滋阴降火,交通心 肾 。 心阴不足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5. 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益气镇惊,安神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