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0429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X组织设计XXXXXX煤矿XXXX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XXXXXXXXXXXX年XX月XX日前 言一、矿井概况XXXXXX井位于XXXX中部,行政区划属XXXXX县管辖,井田地理位置座标:北纬 XXXXXXXXXXXX;东经XXXXXXXXXXXX主斜井开口位置:X=XXXX,Y= XXXX,Z=+ XXXX。方位角为XXXX度,坡度为XXXX ,主斜井长度为XXXX m;副斜井开口位置:X=XXXX,Y= XXXX,Z=+ XXXX。方位角为XXXX度,坡度为XXXX ,主斜井长度为XXXX m.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和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遵循下列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作为

2、本施工组织的依据。(一)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二)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三)根据山西美盛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和答疑。(三)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建标200192号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J119-8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煤矿建设安全规定(试行)97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00

3、4年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三、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立足高标准,早投产。2、科学合理安排各工序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法,精心组织三类工程平行、交叉作业,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3、提高矿井施工机械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4、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施工的顺利进行。把防水、防瓦斯、防爆炸、防冒顶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贯穿到各单位工程各道工序中,做到防治结合,万无一失。1、井田概况. .

4、. 1.1地理位置. . . 1.2地形地貌、水文. . 1.3气象地震. 1.4地质及地质构造2、施工准备. 2.1施工准备原则. 2.2四通一平2.3施工准备内容2.4施工准备3、井筒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1井筒设计参数3.2井筒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3.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3.4技术要求3.5过断层及构造带施工3.6探、揭煤措施3.7防洪、防雷电措施3.8冬雨季施工措施3.9测量4、辅助生产系统4.1主、副斜井提升系统4.2主、副斜井排水系统4.3主、副斜井压风系统4.4主、副斜井供电系统4.5主、副斜井通风系统4.6主、副斜井排矸系统4.7主、副斜井通讯系统5、

5、工程进度计划安排5.1工程排队5.2进度指标5.3工期保证措施5.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6、施工劳动组织7、安全技术措施.8、竣工验收后保修工作的措施和承诺.9、降低造价措施及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9.1降低造价措施9.2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0.1文明施工措施10.2环境保护措施1、井田概况1.1交通位置XXXXXX井位于XXXX中部,行政区划属XXXXX县管辖,井田地理位置座标:北纬 XXXXXXXXXXXX;东经XXXXXXXXXXXX矿井场地南距XX县城约XXKm,北距西XXX级公路XXKm,由此公路往南到达XX县城后经XXX道向东北可达XXX,向西可达XXX

6、,矿区交通较为便利。1.2地形地貌、水文本井田属XX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按其形态类型分为侵蚀地形及堆积地形。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峁壮黄土丘陵,分布于井田内大部分地区。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型,与黄土梁、峁、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沟谷两侧及谷底有基岩零星出露,井田内由于植被稀少,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湫水河谷,为冲积、洪积堆积。湫水河河谷宽阔、平坦,一般宽200米左右,两岸断续分布着级阶地。综观井田地形,大致东高西低,黄河河谷及湫河河谷为低凹地带,主支沟基本垂直湫水河和黄河河谷,在井田北部呈南东北西向分布,中部及南部呈东西向分布。井田内

7、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标高1035.20。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标高652.70。一般相对高差100150。本井田河流属于黄河水系。湫水河为流经井田北缘的河流,发源于兴县黑茶山南麓,经阳坡水库入临县境内在注入黄河。该地区多年平均流量3.22,最大月平均流量0.01。枯水的冬、春季节,流量甚小,主要靠小泉水汇成细流。黄河从井田西部边缘流过,流经距离约10K。河流高程650.00-664.00,流向由北向南,根据吴堡水文站1952-1977年资料,年平均流量924.4,最大流量19500。1.3气象及地震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

8、降雨量有限,多呈干旱状态。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少雪雨,而夏季雨量集中,有时出现洪水灾害;年平均气温8.8,1月份最低,平均-7.6,极值为-24.8,7月份最高,平均为22.6,极值为37,平均值相差30.2。一般降至0时间在10月份中旬,回升至0的时间在翌年4月份中旬;截止1993年,平均年降水量513.9,最大降水量在7月份,为119.2,最小在1月份,为4.5。日最大降水量在1970年8月9日,为162.5。雨量集中于7、8、9月份,占全年的59。蒸发量最大在6月份,平均362.3,年平均值为2141.9;风向多为西北风,风速历年平均2.5,最大月平均3.1,最小月平均2.2;初霜期在10月

9、上旬,综霜期在翌年3月底。平均无霜194天。初雪期平均11月下旬,终雪期为翌年3月底,一次最大积雪143,深处最早冻结期在11月26日,最晚解冻为翌年4月1日。井田内最大冻土深度1.11。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图,本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1.4、地质及地质构造地质资料不详2、施工准备2.1施工准备的原则(1)施工准备时间,各工种、工序之间交叉频繁,采用统筹方法,运用网络技术,紧抓住关键工程,采取平行交叉作业。(2)技术准备是工程准备和其他各项准备的前提,将在施工准备前期完成。(3)建筑安装工程采取平行交叉作业,安排工程进度时,考虑劳动力和物质的平衡。2.2四通一平施工现场“四通

10、一平”基本完成,具备施工条件。(1)供水:在贺龙沟附近建一口水井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2)供电:工程施工期间,利用甲方提供10KV的双回路电源,在井口附近设以10KV临时变电所,供主、副二个井筒施工用电。(3)通讯:由施工单位通过手机、自行解决通信问题。(4)临时道路通至施工所在地,交通通畅。2.3施工准备内容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工程准备、器材准备及劳动力准备和对外协调工作。具体内容为:(1) 定位工作。(2) 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和工业设施。(3) 落实施工准备和物资供应,按劳动力需用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2.4施工准备2.4.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是影响

11、井筒建设速度和工期的主要因素,只有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保证井筒的顺利开工和正常施工,才能避免或减少停工、窝工现象,才有可能加快井筒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工期。我方进场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临时设施工程和凿井措施工程的施工,以便尽快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我方需要完成生活和施工所需的供水、供电、供风等管线和地面大临设施、凿井措施工程的施工等。本着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原则,根据实际所需,建设临时设施工程。详见临时工程一览表,工程材料进场计划表,准备期施工安排表,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2.4.2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主要依据:(1)临时建筑工程的位置和面积,场区内供水、压风、供电、通讯、排水等管沟网和料场、库房、加工车间、排矸场地的安排等;(2)国家有关建筑规程、规范、防火、防汛、防雷电和环境保护等。施工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a、各临时建筑物的相互位置要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动力设施要靠近负荷中心;b、尽量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倒流,避免器材的长距离搬运;c、不占用永久建筑位置。具体见平面布置图。主、副斜井临时工程一览表序号名 称建筑面积(m)结 构小计备注1绞车房砖混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