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0086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红外与微光技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外与微光技术1. 红外技术的简介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转化、测量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通常人们将其划分为近、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中、远红外三部分。近红外指波长为0.753.0微米;中红外指波长为3.020微米;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01000微米。在光谱学中,波段的划分方法尚不统一,也有人将0.753.0微米、3.040微米和401000微米作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另外,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三个重要的窗口区,即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可让红外辐射通过,因而在军事应用上,又分别将这三个波段称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红外应用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红外线自18

2、0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的应用产品,从医疗、检测、航空到军事等领域,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红外的身影。本文选择了红外热像、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几个比较大的产品领域做介绍。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 、电力领域 、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2.红外技术的基本原理 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一样的本质,波长在770纳米至1毫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7002000nm)、中红外线

3、(30005000nm)、远红外线(800014000nm)。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红外线穿透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利用红外线可以观测低空水蒸气含量进行天气预报;晴天可利用红外线观测大气CO含量,估计温室效应,亦可观测大气污染的情况。 红外线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俗称红外光。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当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红外热效应是

4、设计和制作热敏型红外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在生活中,利用红外热效应的有红外线高温杀菌、红外线治疗等。 红外线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变化如图1:图1 红外线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变化 从图中可知,热流注入是均匀的,因此对无缺陷的物体,正面和背面的温度场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 如果物体内部存在缺陷,在缺陷处温度分布将发生变化,对于隔热性的缺陷,正面检测时,缺陷处因热量堆积呈“热点”,背面检测时缺陷处则是低温点;而对于导热性的缺陷,正面检测时,缺陷处的温度是低温点,背面检测到缺陷处的温度是“热点”。 可见,采用红外检测技术,可以形象的检测出材料表层与浅层缺陷和范围。3.红外技术的典型应用3.1军用领域

5、红外技术可用于对远、中、近程军事目标的监视、告警、预警与跟踪;红外成像的精确制导;武器平台的驾驶、导航;探测隐身武器系统;光电对抗等。在美、英、法、德、日、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军队中,红外热像仪已配置在陆、空、海军等各个军种中,例如海湾战争中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1.7具红外热像仪。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相对较少,其市场需求量相当巨大。3.2民用领域 红外测温、红外成像已在工业、交通、电力、石化、农业、医学、遥感、安全监控与防范和科学研究等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成为自动控制、在线监测、非接触测量、设备故障诊断、资源勘查、遥感测量、环境污染监测分析、人体医学影像检查等重要方法。

6、 系统级产品种类和量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红外器件成本的降低,这个发展趋势不但促进了这项技术在民用领域能够不断地探寻更多的应用用途,同时又拉动了这项技术本身所牵引的基础行业的发展。 民用领域的红外热像仪市场极有可能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未来全球民用潜在需求市场高达上千亿美元。 3.3安防领域 从2006 年至今,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年增长速度达到70%左右,预计到2010 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近60亿美元。中国视频监控市场,2006年规模达18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近70亿元。 随着商业和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

7、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不断推进,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举办和世界社会安全形势的多变,对各种危险性的预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红外监视显得更加突出。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和市场价格的可接收性,红外报警已从近红外主动照射成像报警、点源红外探测报警快速向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发展。 红外成像、红外/可见光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获得快速发展,并将广泛运用到海边防、银行、机场、油库、军械库、图书文献库、文物部门、监狱等重要部门,以及交通、工业、仓储、港口码头、物联网和森林防火等行业

8、市场。 到2009年,全国约有300万个监控摄像头用于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未来按三十分之一配置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即达10万只,平均每台按5万元计算(目前售价约为10万元),市场需求总量达到50亿元。 红外安防已经开始成为安防领域的又一热门产业!3.4消防领域 消防领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红外热像仪最大的民用市场。据统计,目前全球有大约500万消防人员,如果每辆消防车辆配备一台热像仪,市场总量将达到20万台。 据我国公安部消防局装备处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消防车保有量约为2.3万辆,按照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修订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到2009年,每个消防站的消防车配置将由3.2辆

9、增加到5辆,全国消防车总量因此将达到近3.6万辆。 我国消防车中配备红外热像仪的还很少,如果每台消防车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平均每台按10万元计算(目前售价约为15万元),全球消防领域的市场需求总量达到200亿元,我国将达到36亿元。 电力领域作为最成熟、最有效的电力在线检测手段,红外热像仪可以大大提高供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检修时间。 虽然电力行业是目前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应用最多的行业,但仅限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目前这些发达地区的拥有量也仅为需求量的20%。 据统计,我国电力行业红外热像仪的总需求量约为2.5万台,以平均每台售价6万元(目前售价约为10

10、万元)计算,市场需求总额约为15亿元。 3.5企业制程控制领域 目前,我国制造业共有约130多万家企业,这些制造业如果利用红外热像仪做制程控制,则能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如制造业中10%的大型企业配备红外热像仪,按每家企业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来计算,则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3万台,以每台售价10万元计算,则市场需求额可达130亿元。 3.6医疗领域 红外技术的医学应用主要包括人体温度检测、疾病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与保健三个领域。 红外测温检测在非典、流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对结构成像技术(B超、CT、核磁共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许多以往结构成像技术不能表现或晚于机能表现的异常信

11、息,却能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表达。据文献报道,在发现肿瘤方面,它比CT、核磁早612个月。它又是疼痛及软组织损伤的唯一可查仪器。 目前,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正在生物信息、无创检测、亚健康评估、肿瘤预测、中医诊断客观化、人体异常信息的无创监测(包括SARS疫情监测)等重大前沿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各种红外理疗仪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我国医用红外热像仪的研制起步较晚,1991年才开始研制医用红外,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原因,销售量一直较小,目前在使用的医用红外热像仪产品大约有200台,北京协和医院、军区总医院、309医院、304医院、721医院、电力总医院、北京医院等均有此类设备,据报道,目前全国各大医

12、院均已建立了红外医疗中心,80%的中小型医院成立了红外医疗科室,国内医疗界对红外医疗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 3.7建筑领域 2006年11月1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实施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脱粘结缺陷技术规程,对红外热像仪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进行了规范。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约为10万家,如果每家配备1台红外热像仪,则市场需求总量可达10万台,以平均每台售价5万元计算,市场需求额可达50亿元。3.8遥感领域 红外遥感仪器获取地物目标的红外波段辐射数据,经过信号或信息处理可以获得地球环境的信息。在地球资源探查、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抗灾搜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有星载、机载

13、、浮空器等众多遥感平台。4.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 红外线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的应用产品,从医疗、检测、航空到军事等领域,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红外的身影。但人们对她的研究仍然延续,时不时出现的新发明新应用,带给我们惊讶与感叹,人类对这座宝藏的开发还远远不够,红外产业还有广阔的扩张空间!4.1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4.1.1军用领域在美、英、法、德、日、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军队中,红外热像仪已配置在陆、空、海军等各个军种中,例如海湾战争中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1.7具红外热像仪。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相对较少,其市场需求量相

14、当巨大。4.1.2民用领域红外测温、红外成像已在工业、交通、电力、石化、农业、医学、遥感、安全监控与防范和科学研究等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成为自动控制、在线监测、非接触测量、设备故障诊断、资源勘查、遥感测量、环境污染监测分析、人体医学影像检查等重要方法。系统级产品种类和量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红外器件成本的降低,这个发展趋势不但促进了这项技术在民用领域能够不断地探寻更多的应用用途,同时又拉动了这项技术本身所牵引的基础行业的发展。民用领域的红外热像仪市场极有可能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未来全球民用潜在需求市场高达上千亿美元。4.2红外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方向按产品和技术类别可分为:红外传感器、红外成像器 、

15、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制冷器、前放、专用信号读出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仿真与试验等;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 、电力领域 、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4.2.1安防领域 随着商业和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不断推进,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举办和世界社会安全形势的多变,对各种危险性的预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红外监视显得更加突出。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和市场价格的可接收性,红外报警已从近红外主动照射成像报警、点源红外探测报警快速向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发展。红外成像、红外可见光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获得快速发展,并将广泛运用到海边防、银行、机场、油库、军械库、图书文献库、文物部门、监狱等重要部门,以及交通、工业、仓储、港口码头、物联网和森林防火等行业市场。4.2.2消防领域 我国消防车中配备红外热像仪的还很少,如果每台消防车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平均每台按10万元计算(目前售价约为15万元),全球消防领域的市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