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00445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专题三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累积(li) 青睐(li)脚踵(zhng) 殒身不恤(yn)B懊丧(sng) 命中(zhng) 精湛(zhn) 外强中干(gn)C浩淼(mio) 藏蓝(zng) 装盛(shng) 强颜欢笑(qing)D倜傥(t) 更相(gng) 踌躇(ch) 流泉淙淙(zng)解析A项睐li,踵zhng;C项盛chng,强qing;D项更gng,淙cng。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2、A雕琢委屈求全贪生恶死耳濡目染B倜傥荒涎无稽轻而易举扶摇直上C喋血推贤进士朝生暮死颓壁残垣D焚烧浑浑噩噩芸芸众生食不裹腹解析A项委曲求全;B项荒诞无稽;D项食不果腹。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_上次赛场上队员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_太阳的活动。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显得太单薄了。A鉴于监测未免 B基于观测不免C鉴于观测不免 D基于监测未免解析鉴于:看到,考虑到。基于:根据。观测:观察并测量。监测:实时监视而采取的任何在线测试手

3、段,“监测”前面可有“密切”修饰。未免:对某种做法表示不以为然。不免:免不了。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天翻地覆,万里山河改头换面。B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C昆明南濒滇池,三面环山。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气候温和,无冬无夏,四季如春,是极负盛名的“春城”。D人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

4、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解析A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是贬义词,这里属褒贬混用,应改为“焕然一新”。B项,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辞,此处属敬辞误用,可改为“尽力帮助”。C项,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答案D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们只有对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比较和叙述,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B. 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C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优越于那

5、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D因为自然科学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所以科学家们就会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利益。解析A项语序不当。“比较”和“叙述”对调;B项成分残缺。“大量”前可以加“设计者”之类的主语,也可以将“在”和“中”删除;D项不合逻辑。照应不周,前面有“双刃剑”,后面只说了一面。可以改为“科学家们既要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更多好处,又要避免一些人利用其研究成果危害人类”。答案C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

6、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

7、,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

8、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

9、,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解析A项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是由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对。“由低到高”错,文中说“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

10、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答案C7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D.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

11、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解析B项“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答案B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解析A项“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

12、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项“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项“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不对,因为原文的表述是“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答案B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

13、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

14、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特以为智穷罪极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解析A项“非常”,不同寻常;B项“往往”,到处;D项“告诉”,报告申诉。答案C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通古今之变通邑大都B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C思垂空文以自现 永垂不朽D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成一家之言解析A项通晓;流布。B项思想,理想;说。C项均为“流传”。D项成功;形成。答案C11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