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0006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法针对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制定事宜的栽培技术措施。(此方法适合常用的具 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的根用性中药材板蓝根、丹参、黄苓、桔梗、柴胡等品 种)1. 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腐殖质、排水条件 好且具有一定灌概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2. 深耕施肥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药材根入地较深,特别是根用药材,根入 地深者可达50cm。为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扩大根的吸收范围和生长空间, 促进药材的高产优质,选好地块后,应普遍进行大型深耕,打破犁底层,加深活 土层,并做到深耕细整,整个耕层达到透、细、平、实;结合整地起高畦,使整 个耕层深度

2、不低于30cm,既加深了活土层,又利于排水,保证了中药材的稳药 用植物的施肥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基肥为主, 适当施用追肥;综合施用氢、磷、钾配方施肥。基肥可结合深耕,施充分腐熟 的圈肥或土杂肥4.5X 10-6.0X 1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铵 300kg/hm2。生长期追肥应针对药材生长期、药用部位发育状况进行。一般情况 下,促茎叶生长宜多施氮肥,座果期注意供给氢素为主的综合营养;药用部位膨 大期应在增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加大钾肥的用量。3. 选择适宜的繁育方式(1) 种子直播的药材一是抓好足嫡播种,这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关键。p情不足地块做

3、到补嫡播种, 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播种量过大,不仅浪费种子,还易产生老弱苗,后期 长势减弱,影响产量。一般根据留株数的5-6倍安排播种量为宜。(2) 育苗移栽的药材 抓好优质种苗的培育。通过采用选择适宜苗床、把握育苗时期、选用饱满 成熟的种子或生长健壮的植株、足摘足肥播种或栽植等措施,培育健壮的种苗。 生产中一般选用“秋育春裁法”。 严格移栽时间。移栽时间的早晚对药材生产影响较大,过早易受冻害,过 晚则因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一般以4月上中旬开始移栽为宜。 搞好种苗分级。分别栽植,以防止大苗欺小苗,造成生长不均衡,影响产 量。 严格控制移栽密度。苗子过稀,群体不足影

4、响产量;苗子过密,后期易造 成田间郁蔽,甚至发生倒伏,影响产量与品级。生产中,应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 种苗大小,把握适宜的移栽密度。4.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稳产高产(1)及时间苗定苗,留取壮苗,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从6月份开始,搞好中 耕除草,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减轻病虫害发生率。(2)科学追肥,合理排灌根据药材生长情况和土壤质量及时进行追肥和排灌。追肥时间:春季幼苗开 始生长时进行第1次追肥,6-8月份药材生长旺盛期追施2-3次长肥,10月初追 施磷、钾肥,促营养物质的转运,促进根的发育充实。进人汛期后,加强对排水 设施的管理,及时排水防止内涝。对需越冬生长的药材,10月初结合施肥培土 于根部,

5、以利根茎的越冬。(3)及时摘蕾、打顶摘蕾多用于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一般于药材抽抬开花前,选睛天上午剪掉 花梗,以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成分向根或根茎部运输储存,提高产量和品质。 打顶多用于花及枝叶全草类药用植物,通过打顶,破坏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 提高产量。对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通过打顶、摘侧芽,可抑制地上部生长,促 进地下部发育,提高产量与品质。打顶的时间和方式视药用植物种类和栽培目的 而定。(4)搞好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可在种植前撒施“812”或敌百虫进行防治。地上害虫的防治应选 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药物残留,保证品质。病害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 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降低湿度。发病初期

6、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及时防治。(5)抗旱与防涝当前正值持续高温季节,高温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土壤失嫡 严重,加速旱情发展。针对旱情,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中药材 需水关键期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采用节水措施,如采用垄作覆膜节水栽培技术, 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等。降水对农作物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水可以满足药材水分需求;另一 方面,降水过多又会导致减产,形成涝灾。针对汛期到来,必须尽早清理沟渠保 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死苗等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6)及时追肥中药材施肥原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同时氢磷钾等营养元素平衡 施用。在高温、多雨的夏

7、季肥料分解快、易流失,故不易施得过早过多追肥应少 量多次以减少养分损耗。以花果入药的中药材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根茎类 中药材追肥,适当增施钾肥,特别是根茎膨大期及时追肥促进高产优质。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 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 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 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 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

8、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 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 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 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燔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喧、上松下实。结合 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二、播种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 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苓、望江南、红花、柴苏、意苡、白芷、柴 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 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9、可提早开花结实, 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 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 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 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 行种子处理。(1) 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 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 活力。(2) 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 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

10、,早发芽。(3) 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 .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 掌握。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意苡、紫苏、 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枯梗、黄苓等 适宜春播,也可夏播。4、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 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5、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 一般

11、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 并浇出苗水。三、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 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 和有病虫的幼苗。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 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2、中耕培土和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 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 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 多次除草。为了保证中草

12、药土贝母和黄芪的品质质量,最好不要用除草剂。可以采用一 些物理的方法进行除草,如:人工锄草或拔草、覆盖薄膜等。可以使用中药材系 列专用除草剂。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是根据药材生理特性,经多年反复试验研 制的药田专用系列化学除草剂。分为苗前和苗后两大类。3、施肥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 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 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 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 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4、灌溉与

13、排水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 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意苡 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如 果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 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 土壤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 间排涝。5、株形调整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 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 打权、

14、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 试验应用,通过化控手段,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 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6、其他管理措施中药材栽培的一般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1、基地选择中药材与其他生物资源一样,是在长期与外界环境的互相适应中演变而来的, 大多数中药材在不同的地区质量变化很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地药材”。因 此,中药材生产基地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药材的“道地”性,即生产基地的条件与 所种植的药材原产地条件一致或近似,才能使基地生产的药材质量提高。主要内 容有:气温、光照、湿度、降水量、土壤、海拔等。2、整地在选定的种植基地上先施足底肥,一

15、般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 5000-10000公斤为好,有条件的地区可先种植一季绿肥。于越冬前深翻土地, 捡除石块、枯枝等杂质,做成宽1-1.2米的高厢。(二)繁殖技术1、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药用植物的主要繁殖方法,如人参、板蓝根、党 参、桔梗等大部分中药材用种子繁殖。(1)播种期。大多数药用植物的播种通常以春、秋两季为多。对于一般耐 寒性差的、生长期较短的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及种子没有休眠特性的木本药用 植物直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如板蓝根。对于耐寒性较强,生长期较长或种子需 要休眠的药用植物一般在酷署过后秋凉时进行,如红花。木本药用植物一般宜春 播。总之,应根据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

16、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做到不违农时, 适时播种,尤其是在药用植物的引种过程中更应注意。(2)播种方法 撒播法是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的方法。多适用于细粒种子及大量播种, 如板蓝根。其缺点是幼苗拥挤,光照不足,通透性差,易徒长和发生病虫害。同 时也浪费种子。 条播法是将种子成行均匀播下的方法。其优点是光照充足,通透性好,幼 苗生长健壮区便于管理。一般药用植物育苗多采用此法。 穴播法又称点播,即按一定的行林距挖穴直接将种子播入穴内的方法。此法适于大粒或贵重药材种子的播种,如厚朴、三七等。(3) 播种深度。播种深浅和覆土厚薄与种子大小及其生物学特性、土壤状 况、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下处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