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9983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_有限公司横山分公司1为预防_事件发生,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全省通信安全畅通,保证通信生产正常秩序,根据省、市公司相关要求,特制订此工作方案。一、反恐防范工作领导机构(一)分公司成立反恐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生军副组长:_春成员:刘伟_强各班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部,负责日常事务。_主任:石锦芳成员:胡晔胡瑞各班组长(二)领导小组职责1、制订公司反恐防范工作相关政策,和安全演练工作。2、协调和_反恐办工作关系。二、要害目标分类(一)一级保护目标。县级以上营业厅、其他基站、办公场所。(二)二级保护目标。乡镇营业厅、仓库及其他重点要害部位。三、相关要求1、各

2、班组要做好值班工作,各班组长和员工必须保证_小时开机,保证通信联系畅通。3、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通信机房的安全职守工作。反恐防范期间,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公司,对于必须进入的,应严格登记2进出时间和工作内容,对于带入的可疑物品,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非正常上班期间,因施工、软件升级、维修等工作,外来人员需进入公司的,须由单位派人带入。4、除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外,对于进出车辆也要做必要的检查。5、加强危险品检查。加强保安措施,防止带危险品进入企业,严防重点场所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6、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的

3、制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追究制,并对安全目标进行细化、量化。7、加强自身安全检查。重点针对消防设施等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做到所有的器材都必须能使用,所有的人员会使用。五、注意事项1、_事件发生后,应首先保证客户和员工的人身安全,人员疏散时应首先疏散客户,对于资金财产安全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2、在_反恐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置;政府反恐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后,公司现场所有人员应服从反恐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采取措施;3、_事件发生后,原则上分公司不就该事件对外发表任何信息,如必需发表的稿件和信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和同意后,方可发表。反恐

4、防范工作预案1为预防_事件发生,确保员工和患者人身安全,保证医疗正常秩序,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制订此工作方案。一、反恐防范工作领导机构(一)医院成立反恐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部,负责日常事务。_主任:成员:(二)领导小组职责1、制订医院反恐防范工作相关政策,和安全演练工作。2、协调和_反恐办工作关系。二、相关要求:1、各班组要做好值班工作,各班组长和员工必须保证_小时开机,保证通信联系畅通。3、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医院的安全职守工作。反恐防范期间,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对于必须进入的,应严格登记进出时间和工作内容,对于带入的可疑物品,要进行严格的检

5、查。4、除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外,对于进出车辆也要做必要的检查。5、加强危险品检查。加强保安措施,防止带危险品进入企业,2严防重点场所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6、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追究制,并对安全目标进行细化、量化。7、加强自身安全检查。重点针对消防设施等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做到所有的器材都必须能使用,所有的人员会使用。三、注意事项1、_事件发生后,应首先保证患者和员工的人身安全,人员疏散时应首先疏散患者,对于资金财产安全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2、在_反恐主管部

6、门到达现场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置;政府反恐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后,医院现场所有人员应服从反恐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采取措施。反恐防范工作预案(二)一、_事件范畴及反恐防范范围_事件是指_或个人使用_或其他破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如爆炸、凶杀、绑架、劫持、投毒、生化袭击或泄漏等。重点防控范围。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展馆、食堂、值班室等)、重点物品(病原体、生化物、易致毒、易燃_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人员、各类群体性矛盾等。二、要求制定反恐应急预案三、应急处置当获取_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时:1.在岗、在位人员应及时利用就便条件,采取果断措施

7、制止或延缓事态的发展,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值班领导、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情况,及时_游客按疏散方案疏散。2.值班领导或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或协助指挥制止或延缓事态的发展,_游客疏散。同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协调有关部门参加制止事态的发展。情况允许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事态的发展。3.领导小组和主要领导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根据事态的性质、规模、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决定处置事态的方法、措施等相关问题。4.各组应根据解决事态的需要和领导小组要求,_人力、物力力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按要求参加解决事态中出现的问题。四、疏散方案当获取_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

8、,需要_疏散时,应按照由近至远、先游客、后员工、靠右行的方法疏散。并制定具体的疏散方案五、物防(实体)要求至少配备一条防爆毯(桶);防护面具、消毒口罩和毛巾;六、如果被_劫持后怎么办一是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二是不对视,不对话,动作要缓慢;三是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_人数等;四是注意观察_人数、头领;五是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1常见_手段有哪些。常规手段。(1)爆炸。_爆炸、汽车_爆炸、自杀性人体_爆炸等;(2)_击。手_、制式步_或冲锋_等;(3)劫持

9、。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4)纵火。非常规手段:(1)核与辐射_。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2)生物_。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_邮件事件;(3)化学_。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4)网络_活动。利用网络散布_、_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2如何识别_嫌疑人实施_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

10、调者;(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3如何识别可疑车辆。(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2)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3)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4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在不触

11、动可疑物的前提下。(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_;(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3)嗅。如黑_含有硫磺,会放出_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_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5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

12、容易进出的地点;(6)各种交通工具上;(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6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1)不要触动;(2)及时报警;(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互相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伤亡;(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机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7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办。(1)信: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心存侥幸心理;(2)快:尽快从“现场”撤离;(3)细:细致观察周围的可疑人、事、物;(4)报:迅速报警、让警方了解情况;(5)记。用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现场

13、”记录下来;9在场馆发生爆炸怎么办。(1)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伤亡;(2)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场馆内的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3)场内观众应按照场内的疏散指示和标志从看台到疏散口再撤离到场馆外;(4)场馆内部体育官员、工作人员以及运动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5)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6)实施必要的自救和救助他人;(7)拨打报警电话,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10遇到纵火_怎么办。(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在陌生的环境里,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自身安全,要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

14、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需要时能尽快逃离现场;(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可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3)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4)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5)简易防护,捂鼻匍匐。可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烟雾较轻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

15、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和身体裹好,再冲出去;(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了火,不可跑动或用手拍打,这样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当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使用喷灭火器材灭火更有效;(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9)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如果逃生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