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39926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讲座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讲座资料习惯成功的界石 各位家长朋友:上午好! 我是娄葑二中心的语文老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习惯成功的界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这个人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 在大街上:大热天我们经常看见乞丐裹着厚厚的、肮脏的棉衣,蓬头盖脸,很是恶心。每次看见,我都想,活该呀,一个连冷暖都不能感知的愚笨之人,你还能指望他过上什么好日子。其实我想错了,那乞丐也并不是愚笨。你想啊,如果他夏天丢掉了厚重的棉衣,冬天不是就会被冻死吗?所以呀,我渐渐才明白开一个道理来:乞丐之所以为乞丐,不是因为他的愚笨,而是因为他的思想懒惰,形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当初他也是不想做乞丐的,只是因为日久天长

2、,他也就习惯了做乞丐的生活,最后才沦为乞丐的。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命运,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去培养良好的习惯。 先讲一个故事: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的书得以幸免。有一个能认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里却藏着一样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有点石成金的秘密。所谓点铁成金石,就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一块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在黑海边上可能找到,但是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

3、露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的石头。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一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他还是没有找到那块奇石。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他仍然随手扔进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当他梦寐以求,苦苦寻觅的奇石出现时,他仍然习惯性地扔进了海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一生受益,而坏

4、习惯则会严重地干扰人的发展,以致于用诚心与勤劳换来的成果就要到来的时候,机会却悄悄的溜走了。 那么,孩子的好习惯应该有那些?这些好习惯应该怎样去养成?以及形成的不良习惯应该如何去克服呢?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善良的习惯,对人有礼貌的习惯等。 一、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注重实际,不刻板教条。 据报道:“东北某高校的俩学生小王和小李结伴到山上玩,突然听到老虎的吼叫声,老虎来了。小王马上从背包中取出跑鞋迅速穿上,小李觉得奇怪,问他换鞋干什么,小王说:我穿上跑鞋就能跑得快一点呀!小李说,老虎比谁都跑得快。小王说:我比你快就行了呀,老虎来肯

5、定先吃跑得慢的。” 你们说,这种思维好吗。其实这种思维习惯是极其有害的。 后来老虎果真到来,小李马上爬到树上去。而小王呢,是比小李跑得快,但很快就被老虎吃掉了。 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受答案只能唯一的思维习惯来思考问题。 一个人,面对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绝不能养成人云亦云的追风习惯。只可惜!现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多有追风习惯,不愿自己动脑筋考虑问题,老师的问题一出来,就把目光移到几个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身上,依赖这些好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有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举起小手这样回答:“还有

6、八只。”招来同学们的一阵嘲笑,老师也大惑不解。小同学没有胆怯,接着说:“打死了鸟爸爸,吓跑了鸟妈妈,还有八只飞不动的小娃娃。”你们看!这样的答案,出自于一个成绩并不算好的学生,但答案多么富有创造性,多么富有诗意,又多么富有个性。 哈佛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各位家长朋友,让我们为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吧! 二、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更应该在小学阶段养成。 1家庭教育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摇篮,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两岁多的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

7、一边说:“宝宝乖,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就不哭了。这是中国妈妈哄孩子的有效办法。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去打椅子。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的问题,从不改进自己,有这种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 下边看看法国妈妈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检错习惯的:吃饭时8岁的布朗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狗玩起来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母亲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这时,男孩的妈妈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

8、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男孩的妈妈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个盘子。”男孩同意了。 再看分苹果的故事: 中国的两个孩子看见妈妈端出苹果来,小孩子说我要最大的,中国妈妈教育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老想着自己。”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说:“我要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并在大儿子脸上亲了一口,还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他。从此,大儿子学会撒谎,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撒谎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以后他又学会了偷,抢。 美国妈妈是怎样分苹果的呢?让她的孩子参加劳动比赛修剪门前的草坪。谁干

9、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美国妈妈培养小孩要想得到最好的,就教育她的孩子必须努力去争第一,让她的孩子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去争第一的习惯,她一直都这样教育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后都成了白宫的重要官员。 2 正确面对孩子的低分数 我们的一些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变成了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其实,分数的高低只能反映学生某阶段的学习状况,它不是学生智力水平测试的结果。对孩子的低分数,我们不必惊慌,更不能责骂。请看李镇西老师是如何面对她女儿的低分数的。 我打开晴雁平生第一张试卷,红色的分数赫然醒目:67分 那一刻,我心里有多难过! 但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难过无意中传染给女儿。

10、所以,我很轻松地说:“约,第一次考试就得了67分,下次争取得68分!”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糟糕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这比糟糕的考试成绩更糟糕!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鼓励孩子并认真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总结教训,那么这正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开始。 3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对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多几分少几分又怎样呢?少几分就未必比多几分考试成绩的学生差,对学习而言,最关键的是 第一、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学好;面对孩子的困难和挫折,要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并主动和孩子一起去克服,不要和孩子

11、一起唉声叹气。 第二、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比分数更重要。唐代大诗人贾岛骑着毛驴赶路,反复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句,他觉得应该将“推”字改为“敲”字,究竟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他反复思虑也定不下来。只见他在驴背上凝神苦想,一边吟哦,一边伸出手不住地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姿势,不知不觉闯入大官韩愈的仪仗队伍中,侍卫们立即抓他去见韩愈。韩愈告诉贾岛: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因为在万籁惧寂的月夜,寺门关闭,“敲”必有声,静中出声,更添诗的意境。从此,“推敲”一词沿用至今。这样的求知欲和钻研兴趣,难道不比一个简单的分数更有意义吗? 第三、要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自己动脑思考的习

12、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保存收藏有关学习资料的习惯,等等。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和学习都要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关于第四点,建议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增加作业量,以避免孩子反感,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养成磨磨蹭蹭的坏习惯。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测试学生时,学生都知道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先交卷的前10名同学享受加分;学生们领到试卷,个个都聚精会神写试卷,养成了快速完成工作量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好处。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读小学,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好习惯,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

13、。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是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养成习惯,需要某种程度的强迫性训练,但更多的还是和孩子商量制订一些规矩,然后严格用孩子同意的规矩要求孩子。制定规矩,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尽管孩子小,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哪怕是正确的要求,也应该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不能强求。只有建立在孩子理解基础上的要求,才能真正变成孩子的行动。这种理解基础上建立的规矩既是科学的也是民主的因而更为持续有效。 下面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孩子共同制定的学习、生活常

14、规。 学习: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主动举手发言;不说小话,不搞小动作。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觉预习功课,并且抄钢笔字帖一篇。 作业必须细心,出现一个错字,重写该字五遍;计算错一道题,重做五遍类似的题。 作业、作文和试卷的书写必须字迹工整,文面美观。 书籍本子必须保持整洁,不得乱涂乱画,不得卷角,也不得有破损。 自觉订正并妥善包存单元测试试卷。 生活: 每天晚饭后负责洗全家人的碗。 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内裤等小衣物。 吃饭必须抓紧时间:早餐不超过10分钟,午餐和晚餐不超过25分钟。 除双休日外,平时下午放学后不能出去玩。 每天应尽量挤出时间读有益的书报。 除周六和周

15、日外,每天晚上睡自己的房间。 奖惩: 每周小结,如果没有违反本常规,就记“小红花”一朵,连续三次得小“好红花”,就利用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任选一个公园玩,如果全期得“小红花”15朵以上,奖一本晴孩子喜欢的书或动画影碟。 在品德和学习上取得一次重大成绩,加记一朵“小红花” 如违反一次“常规”,就取消一朵“小红花”直至取消所有奖励。 这份常规看起来很普通,但实际上把我们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都包括进去了。这份常规一旦制定出来,孩子和他的爸爸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将它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日子一长,孩子的好习惯就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习惯。 5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让孩子成一个快乐的自

16、己,最好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把这种愿望当成期望是不理智的,甚至是对孩子的无形摧残,面对越来越浓烈的考试硝烟,我们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特别是看到亲戚、邻居或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自己的孩子好,或者上名牌大学,心里就很不平衡,于是反过来给自己的孩子加码,在学习成绩上逼孩子,这样逼来逼去,孩子和家长就会越来越对立,而且孩子也更加厌学。这一切都源于攀比,不光与邻居或同事的孩子比,还与书上的神童孩子比,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这样一来家长伤气,学生也灰心。 为什么不换一种比法呢?这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每一个家长都要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这种发现与欣赏是需要眼光的。比如: 爱管闲事、打人说明孩子想当领导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