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39903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阅读答案 作为高速开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参加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问题。 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方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则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

2、架、概念和办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缺乏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常脆弱而崩溃。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办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斥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

3、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保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不足理性论证、分析和灵感,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病症。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保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质疑的。如

4、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想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独裁。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节选自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1以下关于中国问题的表述,合乎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中国问题指解决并存于现代和未来两时空中新老问题

5、时所产生的问题。B中国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来声誉大挫的问题。C中国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D中国问题指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思想状态的问题2以下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段首先表明中国一脚踏着现代而另一脚踏进未来,既在建构现代性参与建构世界未来,然后指出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问题,从而引起下文议论。B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说思维失效的典型环境,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不再实用于新游戏,最后引用纳西姆言论来证明,并指出他的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C段与段构成比照关系,段指出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是既得

6、利益者拒绝思想,段指出由于没准备好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作救命草。D段在上文分析的根底上,总结出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观点,假设用现代性理解全球,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3以下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现代思维对于今天的中国问题容易受挫就是因为它遇到了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B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收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C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子人的宣传变成舆论接受的独裁。D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它体现着现代的伟人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参考答案13分AB项是解决中国问题思维失效的举例,C项是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D项是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后果。23分C错在构成比照关系。33分DA偷换概念,未知被偷换成现实;B曲解文意,将原文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曲解为被迫进行反思而接受新思想;C改变范围,只能改变为往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