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96856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寒地,这里山青水秀,资源丰富, 环境优良,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对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有着 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品种的选择选择种植主茎 10 叶的黑粳8号、黑粳7 号 和黑交06-213高产 主栽品种,搭配种植黑交9709 等极早熟品种。二、插秧前的准备1. 扣棚及床土配制(1)春季提早扣大棚,高度2. 2m左右,宽6m、长60m,大棚 具有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防冻能力强、阴雨天不影响作业、 管理方便等优点。( 2)床土配制:按三份旱田土加一份腐熟有机肥,拌匀过筛, 禁止使用含有长残效除草剂和受污染的土壤。( 3)床土要调酸:可改善土壤环

2、境,提高水稻发芽机能,增强 根系吸收能力,抑制立枯病,达到壮苗、抗病、抑菌、防病的目的 ph 值:4.5-5.5 为宜。可采用水稻壮秧剂进行消毒和施肥, 25-33g/ 米2。2. 浸种催芽期 种子浸透以后进行催芽。浸种时间:3月 24-25日,结束于4 月 4-5日;催芽始于4月5-6 日,结束于4月15-16 日;集中浸种、 催芽 4-5 批次。3. 秧田播种期(1)播期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为开始,一般在4月 中旬左右,摆盘时床土厚度应确保在2.5cm左右,摆盘要平,相互 间要靠紧,四周用土封严。(2)播量:人工插秧苗每平方厘米应为1.2 粒,机插苗应为2.5 粒。浇透水,播种、覆

3、土,打丁. 扑合剂等封闭除草剂,防除一年 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4. 泡田整地期( 1)新开稻田或旱改水田的共同特点是:漏水较重,田面不平, 难以合理灌水,同时还要注意氯嘧磺隆、咪草烟、异恶草松等除草 剂农药残留。做到提早泡田、用水耙轮整地充分洗田,将水放掉, 反复操作3 次,可以有效去除农药残留。( 2)提高整地质量: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尽量做到“大不平,小平, ”如果大池子不平,可以把它分成2 个 小池子,反复耙平。5. 苗棚的管理( 1)通风管理:本田育秧苗棚要注意通风排湿,低温高湿,小 苗长势慢,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前,控制温 度,加强通风炼苗,控制浇

4、水,秧苗不缺水不要浇水。( 2)做好插前“三带”工作:带磷:移栽前一天,每平方米苗 床施磷酸二铵125-150g,少量喷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带药:70% 艾美乐6-8g/百平方米或25%阿克泰6-8g/百平方米,对水3kg喷洒 预防潜叶蝇;带生物肥:0.15%天然芸苔素lg/棚,或生物肥按产品 说明书使用。起秧、运秧按照当日插秧进度进行,不起隔夜秧,不 插隔夜秧。三、移栽技术1. 移栽秧苗类型机械插秧旱育中苗3.1-3.5叶适龄秧苗,秧龄为3035d,苗高 13cm 左右,百株地上部干重 3g 以上。2. 插秧水深插秧前一天把本田水层调整到lcm左右花达水状态。3. 移栽深度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

5、制在2cm、人工插秧深度1-1.5cm。4. 移栽密度土地肥沃,秧苗素质好稀插。行、株距以8X3、8X4、9X3寸 酌情应用,每穴5-6 颗。5. 移栽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13C时可以带土移栽,适时早栽,“不插 6 月秧”。四、施肥 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少施,尤其是氮肥;肥 力较差的多施。积极推广生物硅肥和钙肥、镁肥、锌肥等提高水稻 品质。1. 施足基肥施肥比例:n: p: k=2: 1: 1,每公顷施二铵150斤、尿素200 斤、钾肥100斤,基肥:施入氮的30-40%、磷肥100%、钾肥60%, 即公顷施入尿素50斤、二铵150斤,钾肥60斤,在最后一遍水整 地前人工全田

6、施入或用撒肥器施入,随着整地耙入土中8-10cm。2. 早施蘖肥蘖肥:施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插秧返青后(4 叶期)立即施 入。蘖肥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入蘖肥总量的80%,第二次,看田 找施。3. 巧施穗、粒肥水稻分蘖结束后,排水晒田,在水稻倒 2 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 施入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40%,然后灌水3-5cm深。施肥 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 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五、化学除草技术1.大棚杂草防治技术(1)封闭灭草:插秧前5-7d,用30%莎稗磷乳油50-60ml/亩, 或50%丙草胺50-60ml/亩,或60

7、%马歇特乳油100-130ml/亩封闭灭 草。(2)茎叶处理:插秧后3-4d,用30%莎稗磷乳油50-60ml/亩, 或50%丙草胺50-60ml/亩,或60%丁草胺乳油100T30ml/亩与10% 吡嘧磺隆10-15g/亩混配,对水15kg/亩甩施。六、防病技术病害有立枯病、青枯病;本田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害虫 有稻纵卷叶螟、黏虫、潜叶蝇。因此,应采用旱育稀植,施磷、钾 硅肥,浅湿干相结合等方式综合防治。其中,水稻稻瘟病,是危害 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秆、穗部,药剂防 治分 2 次进行:第一次:水稻孕穗末期-抽穗期,选用2%加收米80ml/亩+20%好 米多100ml/亩,或25%施保克100ml/亩,或25%施保克60ml/亩+2% 加收米80ml/亩,对水5l茎叶喷雾,每隔7-10d喷一次,喷2-3次。第二次在水稻抽穗前2-7d,选用:75%稻艳(三环唑)25g/亩, 对水 5l 弥雾机茎叶喷雾。七、收获水稻穗部黄化完熟率95%以上,割茬高度15-30cm,不掉穗、脱 谷干净、谷草分离彻底、不裹粮,籽粒含水量16%以下,直收综合 损失 3%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