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9618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的故事?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1.会写12个生字,重点理解“预告、幽雅、错综、荡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弄清“好的故事的详细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表达在哪里。4.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5.体会作者于美妙的景致中寄托的感情。教学重点:感受梦境的美妙,结合文字想象画面。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于梦境中寄寓的感情。教学目的;1.会写“综、锦、萍等12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握内容构造,初步品味梦境的美丽景象。教学重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

2、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导语:有些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懂,或许是因为时代特殊、寓意丰富、思想深入,但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有些却也是非常亲切、感人、有趣的。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好比是一粒茴香豆,它不好嚼,因为太硬,但用劲嚼了,便会发现真是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不妨来嚼嚼看。这堂课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好的故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好的故事。考虑: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预设:这个课题很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可能会想到看过的一个有趣的好故事,可能会想到这是一个讲述真善美的故事。按照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我们不会想到这个“好的故事是

3、梦里的故事、梦里的情景。学生大都提早预习过课文,此时或许还不太理解课题的意思,这里便引发了他们的考虑与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在预习的根底上细细品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2.出示生字,读准音、认清形。综锦萍藻漾焰削瞬凝骤掷陡易读错字:“综“藻是平舌音,“瞬“骤是翘舌音。“削在文中组词“瘦削,读作,不要误读作。易写错字:“萍和“藻都是草字头,为上下构造,不要写成了左右构造。“漾的右上部“的竖不出头;右下部是“永,不要写成“水。“瞬指一眨眼的时间,所以部首是“目不是“日。3.学生认读词语,理解难懂的词语。1课件出示要掌握的词语。预告烟草烟雾昏沉幽雅错综萍藻荡漾解散融和退缩参差瘦削浮动瞬

4、间骤然陡然混乱预设:可以请一组学生逐一朗读,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纠正错误,容易读错的词语有“参(cn)差(c)、骤(zhu)然(rn)等。2学生交流圈画出难懂的词语,同桌间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一起解决。预设难词:繁响繁密的响声。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泛指寺庙。打桨划桨。底子可做根据的东西,多指草稿。泼剌奔迸“泼剌是一个拟声词,原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奔迸指奔涌、散开。文中是把红花的倒影比成红锦带,仿佛跃入水中时有声音、有形态。皱蹙“蹙意为“皱,收缩,“皱蹙表示“皱缩。欠身略微起身向前,多表示对人恭敬。老师提示: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如今不完全一样

5、,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络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我们总结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理解本课词语时也可进展灵敏运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交流对文章的初步印象。过渡:我们常常说,看人有第一印象,其实看文也是一样的。请大家说一说,你对?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交流例如:生1: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鲁迅先生写的景物非常美。他写到的乌桕啊,野花啊,都写得很美丽,同时也很细腻。生2: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画面感,在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个画面。生3:我感觉这篇文章读来很美,但是却读不太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梦

6、境里的一幕幕风光称为“好的故事。师:我想告诉大家,其实这篇貌似又美又悠闲的文章,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它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而?野草?是非常难读懂的。但总的来说,?好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比较亮、比较美的感觉。预设:学生初读这篇文章,对其中的景物之美肯定都印象深入。同时,本学期学生也进展过不少想象的训练,所以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画面美。但是这篇文章确实不太好懂,不像我们之前学的文章,情感明确,主旨也明晰,所以学生说读不懂也很自然。通过交流初步印象,老师能对学情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根据学生关注的重点调整教学。2.快速读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构造。1提出问题,考虑后小组交流。鲁迅先生写“好

7、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第38自然段。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是他做的一个梦。再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能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文章的写作顺序吗?看书入梦梦境梦醒。2老师根据交流情况进展小结,概括文章在写法构造上的特点。小结:大家说得很对,所谓的“好的故事,不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先生从“昏沉的夜开场,做了一个梦,梦惊醒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这就是整篇课文的构造。3.勾画出文中的关键句,体会“好的故事的特点。1学生汇报找出的句子。“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如今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清楚。2说说自己的发现,用词语概括“好的故事的特点。这两个句子中形容

8、“好的故事时用词是重复的。好的故事的特点是:美丽、幽雅、有趣。四、课堂回忆,交流收获1.老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理解字词、读通课文,对“好的故事有个初步印象,也理清了文章的构造。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故事是美丽,幽雅,有趣的,到底是怎样的“美丽,幽雅,有趣?我们下节课再去细细品味。?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和?少年闰土?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少年闰土?用生动的事例,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得意的少年形象。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中,却完全没有详细的事例,只是丰富的梦境。但这篇文章读来,却是那么优美,就像一幅幅画,依次展如今我们眼前。这更可见鲁迅先生文学风格的多样化以及文字运用的出神入化。可能这篇文章我们读来还是有些迷糊不清,那么下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或许能有一些更深的认识,然后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稳固提升完本钱课对应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