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9588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人也可感染该病,它能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脑炎、关节 炎、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等,该病在我国已流行多年,近年有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猪业带 来严重损失,本文结合我市养猪现状,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即诊断于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综述, 逐步探讨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关键词:猪链球菌,诊断,防治前言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治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1 流行病学1.1 传染原及传播途径 传染性强,或免疫失败,传染性强,指的是传播途径广,苍蝇、蚊子、老鼠、人都是传染源。免

2、疫失败指的是,疫苗选择不当,多数养殖户,为了省钱省时,都选择水肿,链球菌,肠炎,二联三防 疫苗,结果是保护率低,没有达到免疫效果,应选择单苗,交叉免疫,效果好,保护率高1.2 致病种类及因素 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 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急性败血型多发生于架子猪(生长育肥猪),脑膜炎型多发生于哺 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亚急性、慢性各阶段的猪都有发病,脑脊髓炎型多发生于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 危害严重轧 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该病分布广, 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败

3、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死亡率比较高,给规模化 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叽1。3 诊断1。3。1急性败血型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 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如不及时治疗死亡 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在流行初期常有 最急性病列,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或者停食一二顿,体温41.542。 0以上,精神委 顿,腹下有紫红斑,也往往死亡.急性病变,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C左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 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猪在

4、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 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天(叽1.3。2 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 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1.3.3 脑膜炎型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 状,运 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 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1。3。4 关节炎型 由前两型转来,或者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为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 痛,有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23周。上述三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者先后发生叽

5、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 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庾。1.3。5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 结肿胀,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咳嗽,流鼻液。至化脓成熟。肿胀中 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痊愈病程一般为3 5周。可影响 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1.4 病理变化 败血型病例剖检见各器官充血、出血.各桨膜有桨液性炎症变化,心包液增多,脾肿大呈暗红,脾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着.脑膜脑炎型病变为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混

6、浊、增多,脑实质有化脓性炎 症变化呱关节炎型病例见关节肿胀、充血,滑液浑浊,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 性化脓灶.1。5现场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细菌检查,可采取病猪 或死猪的脓汁、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 确诊条件许可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2材料和方法2.1病料:来自山东省滨州市五个猪场的疑似链球菌病料1扒2扒3扒4#2.2培养特性用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酯平板,此培养基均为自行配制2.3生化鉴定用培养基:试验药物青霉素、土霉素、洁霉素、链霉素、

7、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抱菌 素2.4试验动物:健康小白鼠(3035g) 10只2。5病原分离:五菌采取病猪的肝肺脾肾脑和关节液,对该病料无菌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一 些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或短链状球菌,然后,分别接种鲜血琼脂平板。37C需氧培养24h后,挑取可疑 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样可见一些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或短链状球菌,挑取单个菌落再接种鲜血琼脂 平板,纯化后放置4C,冷藏备用.2.6培养特性:取单个保存好菌落分别在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酯平板三种培养基,37C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同时,取分离菌株接种于10%鸡血清的肉汤中,37C,培养48小时。取血清 肉汤中的絮状沉淀物抹片,

8、分别作革兰氏染色,并镜检.2。7生理特性:将分离的菌株接种到pH=9。6肉汤中,经60C30分钟后移植到鲜血琼脂平板,接种于 pH=9。6的葡萄糖肉汤。6.5%的NaCl肉汤中.2。8生化试验:取上述分离菌血清肉汤培养物1#、2#、3#、4#,分别接种于蔗糖、山梨醇、葡萄糖、 甘露糖、乳糖、马尿酸钠及淀粉培养基,37C培养24h后,观察其对糖的利用情况,全部重复三次, 并记录结果。见表动物感染实验将分离菌株24小时血斜面用灭菌的生理盐水适当稀释,配成悬浊液,腹腔注射5只 健康小白鼠,接种量0。3毫升/只,另外5只作对照,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结果.2。9药物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无菌棉签

9、蘸取分离菌的血清肉汤培养物,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 平板,在琼脂平拜上向一个方向均匀涂布然后将平板每转动60度涂布一次,共涂三次最后沿平板边缘 涂布一圈;加盖后放置5分钟,待平板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纸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 并轻压使其紧贴平板表面,每个平板贴4张药敏纸片,两纸片相距25毫米,纸片与平板边缘不小于15毫 米,贴好纸片的平板于37度培养24h,观察结果结果按抑菌圈直径大小和各抗菌药的具体标准,评定 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结果评定参照表23试验结果:病料中链球菌检出及分离结果将病料和病料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4个养猪场的疑 似病料中含有大量的革兰氏阳性单在呈双或

10、链状排列的球菌。培养特性:37C培养24h后,所采的病料在鲜血琼脂平板pH=9.6肉汤中上形成大量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 隆起的灰白色直径为12微米的小菌落,菌落周围形成24毫米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无色的B- 溶血环在普通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单个菌落均表现生长贫瘠.10%鸡血清肉汤中培养48小时后,可 见官底形成絮状沉淀,上液澄清,无菌膜和菌环。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单在、呈双或 链状排列的球菌。生理特性是在pH=9。6肉汤中经30分钟60+后移植到鲜血琼脂平板上仍能继续生长, 在pH=9o 6葡萄糖肉汤中生长表现为上液澄清,而管底有絮状沉淀,在6.5%的NaCl肉汤中生长状况

11、为 均匀混浊。3。1生化试验结果:表1分离链球菌的生化试验鉴定结果项 目蔗糖山梨醇乳糖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马尿酸 钠水解淀粉1#+2#+3#+4#+判定标准:“ + ”表示大多数(90%-100% )菌株为阳性;“一”表示大多数(90%100%)菌株为阴性。表1表明分离的1#、2#、3#、4#菌的生化反应结果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生化特性,说明分离的菌 均为猪链球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小白鼠注射病原菌的第四天开始有死亡的,死亡后,小白鼠皮肤发绀,剖检肝、 脾、肺、心出血,呈败血症,剖检发现注射部位有直径0。91o 1cm的脓肿,浓汁呈黄绿色。而对照 作的均未见死亡,从死亡的小白鼠的肝脏、重新分离到革兰氏

12、阳性单在、呈双或链状排列的球菌。试 验表明,分离的菌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3.2药敏试验结果分离链球菌的药敏试验鉴定结果菌号抑菌环直 径(mm)头抱困糸青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1#191514131010102#181613131010103#191614131010104#19151314101010平均值18. 7515。513.513.25101010注: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为耐药,1015 mm为中度敏感,大于15 mm为高度敏感。表2表明:结果敏感的药物依次是:头抱菌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的依次是:青霉素和卡那霉素; 而对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具有抗药性。此为临床用药提

13、供了科学依据4综合防治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治疗。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 涂以碘酊。环丙沙星治疗猪链球菌病,每千克体重用2.5-10.0毫克,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用3天,能迅 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对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每 头每次40万一10 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革庆增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 次,也有很好的疗效。4.1预防: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苏儿液或1/300 的菌毒敌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

14、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4.2除去感染的因素: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 体,一律清除。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免疫接种疫苗:每头肌注23ml头份,4周后加强一次。4.3药物预防: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每吨饲 料中加入四环素125克,连喂4-6周5分析与讨论本次疫情急发爆发性猪链球菌病,但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具体分属哪一血清型,还需进一步分离鉴定。 本病初期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对青霉素已产生了耐药性从症状上看,本病极易与由致 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相混淆

15、,应严格注意区别。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对养猪业 危害相当大,务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建议在疫区使用猪链球菌疫苗(ST171 )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参考文献:I 杨本升,刘玉斌,苟仕金等.动物微生物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张庚华猪链球菌感染最新研究进展国外兽医学一畜禽疾病,1995 , 16(2) : 313黄毓茂,黄引贤.2型猪链球菌的血清学鉴定中国兽医学报,1995 , 15(1 ): 63654 Gottschalk M。J Clin Microbiol, 1989 , 27:2633一26365 Higgins R et al . Can J vet Res , 1990 , 54 : 170一1736 Sanford S E.JAVMA,1982 , 181 : 6736767 Wiadsor.VetRec,1977,101 : 37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