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39276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课文内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语文课文内容解析 下周三我们就要考试了,几天的复习时间很快就转瞬即逝了,希望同学们能再把全册的课文读一读,以便对课文内容有所巩固。现把三年级上册部分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整理了一下,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后能有所收获。1、我们的民族小学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2、金色的草地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3、爬天都峰课文的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还可以概括为: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能从

2、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5、灰雀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列宁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它们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这表明他对灰雀的着急和担心。在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如“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它怕冷”和“可惜”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

3、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体现了列宁的担心和惋惜。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时,他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个不会说话也不懂得人话的鸟儿呢?列宁在想些什么呢?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3

4、)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烨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6、小摄影师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1)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这表明男孩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2)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男孩在回答的同时,“鞠了个躬”,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3)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4)

5、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5)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7、奇怪的大石头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

6、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10、风筝本文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写的。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11、秋天的雨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主要意思就是每段开头的一句话。17、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有礼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第一部

7、分,孔子决意拜师。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很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

8、“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18、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意思相反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神话故事还有: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哪吒闹海 牛郎织女 大闹天宫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19、赵州桥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这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1)“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

9、展开的具体描写。”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22、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四自然段介绍海底的鱼,先总述鱼“成群结队” 突出鱼多,再分别叙述各种鱼的样子;最后总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又如,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鸟多)来写的

10、。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23、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重点语句的理解:(1)“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2)“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3)“早晨,雾从山谷里

11、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4)“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26、科利亚的木匣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厦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12、。27、陶罐和铁罐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重点词语的理解:(1)“奚落”,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2)“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的意思,课文中陶罐铁罐虽然都是盛东西用的,但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自己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3)“和睦相处”,相处得平安和谐,不争吵。通过读上文陶罐的话,就能理解“和睦相处”的意思。29、掌声英子开始是一个自卑,胆小,忧郁,缺乏

13、自信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孩子。本课让我们知道人与之间都要互相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课文中的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体现大家对英子的鼓励和信任。第二次除了对英子的鼓励外,还有赞扬。 31、给予树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1)“兴高采烈”可以和后面的“沉默不语”一起来理解,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娅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2)妈妈心情变化:开始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又感到高兴、激动。重点句子的理解: “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