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3914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

2、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火山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形成地表形态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师补充答案)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道了什么是内力作用,什么是外力作用,它们的表现是什么等。喜马拉雅山脉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全长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4.43米。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上节课学习的

3、知识运用于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对聚落与交通的影响,进而推而广之,用于解释任意地表形态的成因,说明任意地表形态对聚落与交通的影响。1、资料呈现:喜马拉雅山脉照片、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2、提出问题:(1)喜马拉雅山脉从古到今都存在吗?(2)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海生生物化石说明了什么?(3)你能用内外力作用知识来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吗?请把你的观点以纲要的方式写出来。(学生二人一组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写下小组讨论结果)。3、请各组同学发表讨论意见;(教师补充答案,陈述小组讨论结果,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4、归纳讨论结果并板书:学生二人一组讨论,写下讨论结果,发表讨论意见。(1)

4、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海洋,大约在7000万年前形成陆地,所以山上发现了海生生物化石。(2)喜马拉雅山脉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5、追问:关于喜马拉雅山脉成因解释的思路与方法能否运用于其他山脉?(学生发表意见时,相机从下面角度做点拨:一是断块山地的成因如何解释,二是火山如何解释,三是地形倒置如何解释,四是黄土高原的塬墚与沟壑如何解释等)通过深入探讨,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成因解释需做如下补充才能具有普适性:(1)喜马拉雅山脉是褶皱山,其成因用内力作用原理即可解释。(2)山岭与山谷的成因除与内力作用相关外,在一定条件下还要讨论外力作用的影响。要具体条件具体分析。(3)任

5、何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整个地球来看内力是主导作用,从局部地区来看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作用。【板书】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82思考: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课堂小结】略。【思考题】1在断层处修建水库,大型工厂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2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西北角?(北京城从建城以来,西北角的建筑物屡建屡塌,经调查,这段城墙可能是在一个活动的短裂带上,由于地壳变形,在断层上面的建筑物自然要受到影响,缓慢地拉开,结果不是发生位移,就是断裂倾倒,所以北京西北角总是补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