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9125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5篇) 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篇1本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在学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我们八年级组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总结如下:一、团结各班主任、任课老师,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团结力量大,本学期,我努力做到团结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使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本组共有教师12名,年级组会议上反复强调年级组是一个不能分割的集体,考核必须是捆绑式进行的,各办公室教师之间一定要互相合作,团结进取,荣辱与共,提高了年级组的工作效能。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学习教师职业

2、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们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二、做好校领导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纽带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定期召开年级组会议、班主任会议,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状况和其他方面情况,布置并总结阶段工作;了解本年级教学情况,协调各学科教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及时收集、反映学生对教学的

3、意见和要求,协调本年级的班与班,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指导督促班主任,并贯彻实施检查年级组的教育教学日常实施情况,处理年级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配合学部公平、公正地做好每月的月考核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艺术、文体等竞赛活动,并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三、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创新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严治学,创建特色。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在规范班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班级活动,倡导建立和谐民主、积极向上、有特色的班级。本学期主要围绕“感恩”为主题,发挥班队会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载体,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基

4、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和规范班级常规管理。四、团结合作,树立集体意识,齐抓共管促进年级学风好转。本组成员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了困难,互相帮助,互相协作。课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所发现的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能够及时教育,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及时与年级组长沟通。总之,回顾已经过去的这一学年,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展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普通班的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还非常糟糕,还需要班主任老师去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当然,我们的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班级常规不够好,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我们相信,有学校的正确领

5、导,我们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力争使本年级组的工作迈向更高的台阶。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篇2一、情况分析:(一)组内教师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们小班组共三个班级,七位教师。其中一位二级教师,四位一级教师,两位高级教师。青年教师占90%。(二)师资情况分析:1、优势:(1)组内有5位教师曾将担任过小班班主任,有一定的小班年龄段教育教学经验,其中3位教师继续留任同一年级组,由于共同合作、相互磨合过,大家已对她人的工作方式有所了解,相互间的配合也会比较默契。(2)其中2位高级教师工作态度积极向上,肯吃苦,能压担,干劲足,学习积极性高,容易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4

6、年的几位青年教师在23年的锻炼中逐步走向成熟,在老教师的引领下,已经克服了班级常规、计划制定、家长工作等问题,在积极参与园内外的业务学习实践活动中,努力尝试把汲取的优秀教学经验与自己的特长结合融入教学,取得了不少的进步。(3)青年教师各有特长,其中有2位获得了区青年教师评优三等奖及区教坛新秀的称号,在组内容易发挥自身业务的能力。还有3位教师是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对于网络媒体操作比较熟练,在家园联系形式与方法上可以起到引领作用。2、不足:(1)由于组内青年教师占大多数,有一位教师是今年社会招聘的新教师,其他也都是23年的一级教师,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经验不足,保育理念相对高级教师来说有一定差距。(2

7、)团队研究氛围不浓,在课题研究与专题总结上缺乏经验。(3)根据去年小班组的情况,青年教师中表现出缺乏自信,不善于表现自我的现象较多。(三)研究点情况分析:1、上学期研究点情况分析:学年度小班组专题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全组教师以交流、现场分析教师的行为以及案例分析、经验提升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以案例分析研讨教师是如何为创造机会,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以及教师利用哪些资源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最后拓展为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2、本学期研究点的分析:本学期小班组的专题为生活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专题第一阶段

8、全组教师共同对师幼互动的概念进行界定随后了解生活活动中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目的与必要性。第三阶段探讨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形式以及生活活动中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最后以微格教研的形式进一步剖析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这四个阶段进行,同时借助去年小班组专题研究的有效经验,围绕重点问题和研究点进行递进式的研究。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本次研究点:1、全组教师可继续采用实践研讨、案例分析、行为跟进等教研方式,比较扎实有效地围绕重点研究以及主要问题开展研究。同时可加入微格观察分析教师互动行为的有效性。2、研究点结合了小班年龄特点,以生活活动为载体进行研究。本专题继续围绕生活活动进行专题的研究。主要围绕集体活动中教师

9、的有效师幼互动。3、过程中融入家长资源,协助参与专题研究。二、指导思想依据人幼两年规划、本园园务计划、业务计划的要求以及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从“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确立“生活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为重点;以“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为抓手,将园本活动课程进行研究、推广;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通过学习、实践研究等手段,不断验证、完善园本教参,提升教研组的整体研究水平,促进教师、幼儿、课程一体化发展。教师共同研究孩子的行为、共同反思教师的实践,以科研为导向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保教质量,从而推动每次活动的质量。三、工作目标:1、以新教材使用、实践为重点,加强学习,切实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

10、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理论内化为教师实际的操作行为,积累园本经验文本资料。2、以师幼互动有效性为研究重点,通过有效反思与行为跟进,开展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增强组员观察意识,提高教师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3、通过教研实践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能力与特长。四、主要工作及措施:(一)以纲要指南精神指导,加强理论学习疏导,促理论水平的提高。以新教材使用、实践为重点,加强学习,切实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项目一:园本教参的实践与验证:1、幼儿园特色课程实践:以幼儿园上学期园*本教参家长参教活动方案集、基地活动方案集、优质活动方案集为实践重点,验证完善园本教参。(1)加强

11、教师备课资料的互助结对检查,指导教师日常反思调整的有效性,为园本教参完善提供依据。(2)认真解读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按照小班课程要求与内容,指导教师加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践与验证。2、完善园本教参:(1)根据业务计划要求,加强每月在运动环节对教师的指导,帮助教师创设出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幼儿运动的环境。(2)以上学期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情景性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研究为衔接点,加强教师对自主游戏的定位思考,以区域活动为切入口,调整完善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环境、材料投放内容,完善每月小班区角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的教参文本。项目二:新教材的使用与实践:1、加强一课三研研讨,关注每月组室成员实

12、践活动后的反思与调整,形成每月有效活动方案。2、关注组室新教师对新教材每月主题的前期的学习与梳理,能有侧重点的对主题框架提出建议。3、关注备课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新教材使用后孩子日常案例的积累。项目三:理论学习制度由于全组成员新教师较多,需强化新教师对于指南、纲要的理论学期,采用自由学习、共同监督的形式,督促新教师对于幼儿园出台的规划、计划等文本的学习。最终组长以提问、了解、高级教师反馈等形式将学习效果融入每月考核。1、加强学习,学习上海市学前教育五大文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刻了解、小班活动的设计等进一步加强研究。2、根据教研组共同商定的考核内容,做好每月的自评与考核,完善检查反馈工作,切实

13、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项目四:日常工作的评价1、加强教师案头资料中教学活动反思的每月交流活动,并评选案头资料撰写每月之星。2、环境的检查、更新与评比。各班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区域、墙面、走廊等环境布置。结合园内评比,加强小班环境创设自主性、创新性的梳理。(二)围绕专题加强实践研究,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具体内容与措施:项目一:备课组活动1、说说孩子的故事围绕小班组专题由教师说说孩子的故事,收集整理孩子故事案例集。2、梳理新教材改版使用后的活动内容与整理小班主题资源库。3、一课三研活动研讨:加强一课三研活动研究,积累优质活动方案。项目二:教研组活动1、教研专题研讨教研组围绕“生活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有效性

14、”开展研究。项目三:实践活动1、园级实践活动:小班组根据研究点开展生活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的集体性活动(新教材使用)。2、组室实践活动:小班组继续以教师“自荐式“进行一课三研的申报,开展集体活动的实践研究做好优质集体活动方案的积累。(三)关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项目一: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1、教师成长手册个性化的建立。2、鼓励青年教师带头积极参与专题研讨、岗位练兵等各类活动与评比。项目二:高级教师作用发挥1、通过以老带新、教师相互听课等,课前检查准备、听随堂课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并要求听课有记录,课后有评析、有反思,以达到互相学习,不断改进,共同提高。项目

15、三:加强日常评价过程性的监控1、幼儿发展评价的监控。2、以项目评价为导向。3、加强月考核的自评及互评过程。(四)加强三位一体管理,使家长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内容与措施:项目一:班组活动(建议以小一班为研究班,尝试开展家长参与班组研讨过程)1、保证班组活动的正常、有成效的开展并设计好表格,每班做好活动记录。2、围绕小班级孩子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商讨每月工作重点及课程平衡内容,同时对班级孩子的发展每月进行简单自主测评分析。项目二:家长工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园之窗、网站信息、电话访谈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及幼儿的在园表现。2、主动地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并召开专题讲座,使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的理念。3、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的宣传。4、鼓励家长积极参教,体现我园整合教育的特色。五、教研工作重点“生活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