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9026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德市下北线(下涯至春秋段)公路改建工程高挡墙专项施工方案建德市下北线(下涯至春秋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06月10日高挡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2836、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建

2、德市下北线下涯至春秋段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9、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2)编制目的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3、规范省、市、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项目高挡墙砌筑。二、 工程概况(一) 工程描述下北线是建德市的一条重要县道,位于建德市中部,是下涯镇320国道以北区的唯一骨架公路,承担着下涯镇内部联系与对外沟通的重要使命.本项目起点位于320国道下涯段K339+140附近,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春秋村,主线终点桩号K4+396.9

3、5全长4。397公里。之后按三级公路标准对老路进行拼宽处理,至改造终点徐坑桥头,连接线全长0.247公里。路线全长4。644公里。本项目采用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采用15米,路幅布置为:行车道宽23.5m,硬路肩(慢车道)宽23。25m,土路肩宽20.75m,设计速度采用60公里每小时。本工程项目K3+380K3+700段为改溪路段,挡墙平均高度为6米,属于高挡墙施工。(二) 施工环境路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有两个主要降雨期,主要是春季35月,雨量同步增长和57月的梅雨季节.以上两个降雨期是本区地质

4、灾害的高发期。区内主要河流为下涯溪,下涯溪宽约20米,各河道平时水流速缓慢.除丰水季节短时间内水流速度较快外,一般情况下,江河水流速度均较慢,对河床的冲蚀力小。三、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情况针对挡墙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各种机械必须配备良好,我部准备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有:挖掘机2台、自卸车3辆、拌和机1台、震动棒3只(片石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浇筑)。各种机械状况良好。2、人员投入情况本项目人员配置情况为:现场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各一名。 (二)进度计划安排高挡墙施工计划于2012年10月开始,于2013年5月结束。 (三)工艺流程

5、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基槽开挖检测基底夯实 测量放样基础砌筑及基坑回填墙身砌筑回填土夯填检测验收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 1、复测定位(1)在工程开始前对防护工程所处位置的原地面进行复测。(2)防护工程区域内的所有树根、有机物及废料予以清除;并按设计标高及坡度修整地面,按图纸尺寸及形状放样并挂线施工。 2、基础开挖(1)基坑的开挖和回填符合图纸及技术规范的要求。(2)基础按图纸要求设置在压实地基上。如地基软弱,承载力不够,则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加以处理。(3)当砌体受到冲刷时,其基础埋置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地面排水与防水基坑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土质基坑在开挖中和开挖后,如有

6、受水浸泡的可能时,提前备有临时排水设施,不使坑内积水。否则受积水浸泡的基底土壤全部清除,并重新填土压实到基底面。 4、砌体施工石料在使用前浇水湿润,清洗干净表面的泥土、水锈。 (1)护坡、挡土墙的坡脚按图纸要求的深度嵌入基槽,凡坡脚与混凝土或砌石基础相接时,浆砌时要将相接的基面打毛并坐足砂浆. (2)挡土墙砌体较长时分段砌筑,每分段长15m,分段位置设沉降缝,缝宽2-3cm,沉降缝做到整齐、缝直,缝内采用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3)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的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用小片石料填塞. (4)表面砌缝的宽度不超过2.5cm。 (5)坡面上的砌筑,在夯实的砂砾垫层上,以

7、一层锁结一层的接缝方式铺砌.砂砾垫层材料的混合物,其粒径、含泥量、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垫层与铺砌层配合铺筑,随砌随铺.砌体各层大致找平,砌成直线。底层或基层用较大的精选石块,所有层次的铺砌都使承重面和石块的天然层面平行。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将原砌层面予以清扫和湿润。 (6)砌石边缘顺直、整齐、牢固。 (7)石块平砌,并根据墙高进行分层配料,每层石料高度大致齐平。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超过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得小于8cm,不得在丁石的上下方布设竖缝。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大于4cm. (8)浆砌挡墙砂浆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

8、标号不小于设计强度。所有石块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填塞竖缝的片石应被砂浆包裹。 5、勾缝(1)砌体外露面的勾缝采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勾缝工具进行勾缝。不论是凸缝、凹缝还是平缝,浆砌勾缝嵌入砌缝内约2cm深。(2)勾缝砂浆标号不低于砌体砂浆标号。除非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勾缝砂浆的标号比砌体砂浆高一级施工。(3)当勾缝工作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刷洗干净,用浸湿的草帘,草袋等覆盖,并至少养生7天,在养生期间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并避免碰撞或震动。 6、泄水孔和反滤层(1)各种石料的浆砌挡土墙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的后面设置

9、反滤层。泄水孔进水口的底部铺设30厘米厚的粘土层并夯实,以防水分下渗造成危害.(2)当浆砌墙体背后填料为粘土时,在填料与墙背之间设置厚度不小于30cm的连续的砂砾排水垫层,以疏干墙后填料,防止墙背承受静水压力.泄水量大时,在排水层底部加设纵向渗沟以配合排水层把水排泄到墙外.排水层的顶部和底部采用3050cm厚的不透水材料封闭,以防水下渗。 (五)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1、基本要求:(1)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2)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

10、实,不得有空洞;干砌时不得松动、叠砌和浮塞.(5)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砌体挡土墙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JTGF80/1-2004)砌体挡土墙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JTGF80/1-2004)详见表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 表1项 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F检查2平面位置(mm)50全站仪: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3点3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4竖直度或坡度(%)0。5吊垂线:每20m检查2点5断面尺寸(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m量2个断面6底面高程(mm)50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

11、7表 面平整度(mm)块石202m直尺: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直 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片石30混凝土块、料石10外观鉴定:1、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2、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3、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3、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A、浆砌挡土墙表面不平整,线形不畅(1)现象、原因砌体表面(墙面)不平整,石块之间出现错台。线形不顺畅,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原因分析:1)放线不准,挂线不牢,疏于检查。砌筑时未将石块的平整面放在外露面。2)标准杆间距过大,未按挡土墙断面挂线标明,砌筑时质量意识不强.3)未按规范施工,石料采集不当。相邻石块未加对齐,或虽有样板,但被走

12、动,导致差错.4)坐浆不足或砂浆未达到强度时,墙背即行回填,造成墙体走动。(2)处理措施:1)认真放样,立牢标准杆,挂线稳定,有专人负责检查标准杆牢固情况。2)把好材料关,选用好石料,块石厚度在2030之间,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平整。镶面石加以必要修整,使表面平整规则.3)砌筑时应注意平整面砌在外露的一面,表面平整,边线应顺直。4)必须树立样板挂准样线,加强质量意识,防止样架扰动。特别注意小半径弯道处的标准杆距,以防出现折角问题.5)相邻石块,必须对齐,坐浆饱满,砌缝挤紧。6)每位砌石工配备一把2m长直尺,随砌筑随检查,保证大面平整度不超限。7)墙后回填,应在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

13、方可进行.8)对个别或局部突出不平整重新修凿,严重走动部分拆除重砌.B、沉降缝不垂直(1)现象、原因砌筑沉降缝不垂直或上下错缝,缝宽不一致,有时表面虽垂直,但墙身内部石块相互交叉重叠,形成假缝.原因分析:1)砌筑时未设样架,或设置不垂直、位置不准确。2)砌筑时,上下石块未对齐,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表面不平整。3)压顶混凝土浇筑时,沉降缝处模板胀模或走动.(2)处理措施 1)砌筑前应认真放样复核,竖好样架,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走动并随时校正.2)用于沉降缝的石块,应经加工,块石基本方正。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相互垂直。3)砌筑时应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坐浆饱满,填缝密实。4)压顶混凝土

14、的模板应支撑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留缝一致。C、挡土墙泄水孔不出水(1)现象、原因砌体挡土墙泄水孔堵塞,墙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泄水孔不出水。原因分析:1)泄水孔进口反滤材料被堵塞,反滤碎石含泥量大,填土进入反滤层.2)泄水孔被杂物堵塞。3)反滤层设置位置不当。(2)处理措施:1)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嵌入土内,以增加挡墙基础与土基的摩擦力。2)基础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且夯实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3)严禁用垃圾土、潮湿土或杂树皮草根等杂物进行回填。4)应避免采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也不得用挖掘机向墙扔推填土。5)挖除墙背填土,改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改善墙身受力情况。6)在条件可能时,可增高墙前填土高度,以增加挡墙的被动土压力.D、勾缝砂浆脱落(1)现象、原因:勾缝砂出现裂缝,而后起壳成块状或条状脱落。原因分板:1)勾缝前砌体未经润湿,勾缝后砂浆内水分被干燥的石块吸收,导致砂浆因水分反应不充分,强度下降,碎裂脱落。2)砂浆配合比不准,强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碎裂脱落;或水泥含量过大,收缩裂缝增多,造成碎裂脱落。3)块石砌筑时,砂浆填缝不饱满,空隙太大,块石松动,造成表面勾缝砂浆脱落。4)勾缝砂浆未经充分养护,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