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390069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录B: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 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B.0.1 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中,当采用增大 系数法近似计算结构因侧移产生的二阶效应(P-效应)时,应对未考虑P-A 效应的一阶弹性分析所得的柱、墙肢端弯矩和梁端弯矩以及层间位移分别按公式(B.0.1-1)和公式(B.0.1-2)乘以增大系数n :sM = M +n M (B.0.1-1)ns s s =n (B.0.1-2)s1式中: M 引起结构侧移的荷载或作用所产生的一阶弹性分析构件端弯矩设计 值;M 不引起结构侧移荷载产生的一阶弹性分析构件端弯矩设计值;ns 一阶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n 1P-A效应增大系

2、数,按第B.0.2条或第B.0.3条确定,其中,梁 s端n取为相应节点处上、下柱端或上、下墙肢端n的平均值。B.0.2在框架结构中,所计算楼层各柱的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n 二(b.0.2)s乙N1 一jDH0式中:D所计算楼层的侧向刚度。在计算结构构件弯矩增大系数与计算结构 位移增大系数时,应分别按本规范第 B.0.5 条的规定取用结构构件刚 度;N 所计算楼层第 j 列柱轴力设计值;H 所计算楼层的层高。B.0.3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中的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n =(B.0.3)sH 2 乙 G1 - 0.14EJcd式中:工G各楼层重力荷载设计值之和;EJ与所设计结构等

3、效的竖向等截面悬臂受弯构件的弯曲刚度,可按 cd该悬臂受弯构件与所设计结构在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下顶点位 移相等的原则计算。在计算结构构件弯矩增大系数与计算结构位 移增大系数时,应分别按本规范第 B.0.5 条规定取用结构构件刚 度;H结构总高度。B.0.4 排架结构柱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 =n M (B.0.4-1)s011500e / hi0(B.0.4-2)0.5 f Ae(B.0.4-3)e = e + e (B.0.4-1)i 0 a式中:z 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z 1.0时,取z =1.00e 初始偏心距;Mi一阶弹性分析柱端弯矩设计值;0e 轴向压力对截面

4、重心的偏心距, e=M/N;e 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 6.2.5 条规定确定;l 排架柱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表 6.2.20-1 取用;h, h 分别为所考虑弯曲方向柱的截面高度和截面有效高度;0A柱的截面面积。对于I形截面取:A=bh+2(b -b)h。ffB.0.5 当采用本规范第 B.0.2 条、第 B.0.3 条计算各类结构中的弯矩增大系数 n时,宜对构件的弹性抗弯刚度EI乘以折减系数:对梁,取0.4;对柱,取 sc0.6;对剪力墙肢及核心筒壁墙肢,取0.45;当计算各结构中位移的增大系数ns时,不对刚度进行折减。s注:当验算表明剪力墙肢或核心筒壁墙肢各控制截面不开裂时,计算弯矩增大系数n 时的刚度折减系数可取为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