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38999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概述第一节 安全概述一、安全的重要性事故:是指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油库事故的表现形式:燃烧、爆炸、混油、漏油、中毒和设备破坏。二、关于安全的几个基本概念1、安全:是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以及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手段 、方法和行为的总称。国际上关于安全的新概念指的是免於遭受伤害、危险、风险之侵扰,它包括安全系统和安全管理。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缺一不可。2、安全管理是指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活动过程 。3、安全技术P19三、我国的安全管理历史进程1998年我国还颁布了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

2、结合”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首先要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是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指考虑生产时,应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长期地、安全地进行。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管理干部应辩证地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前提下去组织生产。职工应严格地、自觉地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应预先考虑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尊重科学,科学地进行作业。“预防为主”就是把预

3、防工作放在首位,辩证地处理防和消的关系,依靠作业人员重视,可靠的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事故防患于未然。其次,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方法,即“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全员动手”就是依靠全体职工,做到安全生产人人重视,人人自觉,互相监督,将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工作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网,使人人都懂安全管理。“综合治理”就是针对生产中的所有不安全因素,有计划地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改进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手段,将安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全部管理网,避轻就重,有步骤地全面地治理安全。 第二节 油品的危险特性一、油品的理化参数1、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液态油品小于水的

4、密度。受油品的组分、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气态油品(油蒸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油品蒸汽的密度一般是纯空气的1.15.9倍。2、饱和蒸气压: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饱和蒸气。蒸汽压力称为在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越大,蒸发性越强,相应的蒸发损耗愈大,形成火灾爆炸危险的油气浓度可能性就大,发生事故也愈危险。3、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是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可以判断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依据油品的闪点可以分为三大类五小类: 甲: Ft 28 汽油、原油 乙A: 28 Ft 45

5、煤油 乙B: 45 Ft 120 润滑油、100号重油4、燃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5、自燃点: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以油品的自燃点来衡量,重质油品比轻质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更大。二、油品的危险特性1、易燃性:油品的燃烧速度很快,尤其是轻质油品,汽油的燃烧线速度最大可达5mm/min。因此,油品一旦发生燃烧,氧气供给难以控制,很容易造成更大的危险性。2、易爆性:爆炸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物理化学现象。石油产品的蒸气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氢分子,含有氢分子的油蒸

6、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比例达到一定时,碰到很小能量的引爆源也易发生爆炸。油品的爆炸下限很低,尤其是轻质油品,油蒸气易积聚漂移,波及范围大,浓度在爆炸范围内的可能性大,引爆能量仅为0.2MJ,而油库中的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油库中的各类引爆源:明火、散热设备的表面高温、静电放电的闪火等等,均能引爆油气混合物。3、易积聚静电荷性:两种不同种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和粉尘,通过摩擦、接触、分离等相互运动的机械作用能产生静电荷,其中一物体带正电,一物体带负电。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同物体的导电性能有关。石油产品的电阻率很高,一般在1091015m之间。下表列出了几种石油产品的

7、电阻率。由表可知,汽油、煤油、柴油的电阻率都很高。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累电荷的能力越强。因此,石油产品特别是汽油、煤油、柴油在泵送、灌装、装卸、运输等作业过程中,流动摩擦、喷射、冲击、过滤都会产生大量静电。 4、蒸发性:蒸发性是石油产品特别是石油液体燃料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对燃料的储存、运输和在发动机中的使用都有密切的关系。蒸发性大的燃料蒸发损耗越大,着火危险性也增大。 5、流动性与膨胀性:油品是流体,具有流动性。当油罐爆炸破损以后,油品会从油罐内向外流出,并且顺着地势高低,沿着地面流淌,使火灾范围扩大,扑救变得困难。因此在油灌区需修筑一定高度的防火堤。油品比重比水小,流淌的油品会浮在水

8、面上燃烧,油罐区排水沟会成为火灾的传播渠道,应设置阻隔措施。油蒸气密度,除甲烷以外,均比空气重。扩散出的油蒸气会集聚在油罐区周围,如果无风,会久聚不散,特别是低洼地区及排水沟内,这样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油品像所有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增高;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压力下降,使油罐内交替出现正、负压,引起罐体变形甚至破坏。为了维持罐内的正常压力,大型油罐需要设置“呼吸阀”或“通气孔”,温度升高时,罐内部分油蒸气排出罐体,温度下降时,部分空气吸入罐内,这固然保持了罐内压力的平衡,但消耗了油品大量的轻质组分,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6、毒性:石油产品及其油蒸气具有一定的毒

9、性,轻质油品的毒性比重质油品小些。但是轻质油品蒸发性大,往往使空气中的油蒸气浓度比重质油大,因此危害性较大。油蒸气经口、鼻进入呼吸系统,能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如空气中油蒸气含量为0.28%时,经过1214min,人便会感到头晕;如含量达到1.132.22%时,便会发生急性中毒,使人难以支持;当油蒸气含量更高时,会使人立即昏倒,失去知觉,直至生命危险。油蒸气的慢性中毒会使人产生头昏、疲倦和嗜睡等症状,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龟裂、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三、石油库的火灾特性为了能较好地保证石油库安全生产,搞好石油库的消防工作,必须清晰并掌握石油库的火灾特性。油品发生火灾

10、具有以下等危险特点:燃烧速度快:通常轻质油品燃烧速度比重质油品快,汽油的燃烧线速度最大可达5mm/min;火焰温度高:汽油火焰温度可高达10001400,重质油火焰温度可高达1700左右;发生爆炸时,在瞬间产生较大的压力,设备极易受到破损,油品易外逸,火势极易蔓延;燃烧猛烈阶段,火焰温度较高,热辐射大,扑救困难;火势传播速度快,特别是油气混合气发生爆炸阶段,火焰速度一般可达每秒钟几十到几百米。1、储油罐火灾特点(1)突发性:突发性是指相对人的感官而言的。石油库的油品、油气混合浓度达到燃烧、爆炸的条件时,就有可能能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火灾、爆炸。虽然石油库火灾概率较小,但突发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性

11、。燃烧过程中往往伴随爆炸,油罐被破坏,形成猛烈的开放性燃烧,产生高温度区和强气浪冲击区,火焰温度高,辐射热量大,浓烟气浪大,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而现有的消防设施又往往难以扑救,不可避免造成人身伤亡,波及面极易扩大。(2)高热辐射性:油罐火灾的热辐射强度是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比。燃烧时间越长,火焰的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强。另外,与风向、风速、燃烧火焰高度有关。一般来说,风速越大,上风辐射强度越少,下风辐射强度越大,而且地上油罐和地下或半地下油罐也不一样。2、油罐发生火灾时的形式(油罐发生火灾时,燃烧情况相当复杂、形式多样):(1)先爆炸后燃烧:油罐在设计、施工时做成弱顶结构,爆炸后,油罐罐盖可能

12、飞出,有时能把罐盖抛到1230m远,罐内油品呈稳定燃烧,高液位油罐在有大风情况下,火舌可以卷出几十米;有的掀开一部分,有时一部分盖垂落在罐中液体上,罐内油品散露在盖上的燃烧猛烈,覆在盖下的燃烧不猛烈;有的从罐壁中间或底部裂开,导致油品流出并扩散;有的直径56m的小容量油罐,若其底板不够坚固,爆炸会将盖与罐体同时炸离,抛到数十米远的地方,有时可达6070m,整罐油液流散地面燃烧;有的罐盖发生变形,罐盖焊缝及其与罐体间的焊缝裂开,油蒸气在裂缝上面燃烧等等。由于爆炸的破坏部位不同,油罐的燃烧形式也不同。同时金属罐体达600,高温时,其边缘机械强度显著降低,并开始卷曲变形,甚至向内塌陷,易燃液体罐较可

13、燃液体罐变形更快,尤其是直径2030m的油罐,在液位较低时燃烧58min即会变形。在爆炸、燃烧过程中,从罐内溢出、流出的油品,均会向四周低处流淌,形成大面积燃烧。(2)先燃烧后爆炸:油罐发生火灾后,在燃烧中爆炸,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A、物理性爆炸。油罐在火场火焰高温作用下,罐内油液膨胀,油盖气压力急剧增加,当超过罐体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极限压力时,便发生物理性爆炸。B、辐射热引起的爆炸。燃烧罐的邻罐,在热辐射作用下,罐内油蒸气不断挥发,并通过呼吸阀等部位向外扩散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如在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遇燃烧罐的火焰,即发生爆炸,同时引燃邻罐燃烧。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与燃烧罐距离一个

14、直径的油罐,在热辐射作用下,10min内,便有可能发生爆炸、燃烧。C、回火引起爆炸。油罐发生火灾,罐盖未被破坏,当采取由罐底部导流排油时,如排速过快,使罐内产生负压,发生“回火”,导致油罐爆炸;另外,油品输出时油位下降,罐中气体空间增大,大量空气补充进入罐内,当达到爆炸极限时,油罐就会爆炸。(3)爆炸后不再燃烧:油罐内油品温度低于闪点,而蒸气浓度又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之内;或者油罐内虽然没储油,但存有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遇到火花,瞬间爆炸后不再燃烧。(4)局部稳定燃烧:轻质油品在呼吸阀、人孔、光孔、量油孔等处形成稳定燃烧,燃烧初期火焰呈火炬状,热辐射不强,较容易扑救。(5)沸液喷射:重

15、质油品发生火灾,会出现沸溢喷射现象。这是因为液面上燃烧的热辐射除向四周扩散外,同时也加热了液面,而重质油品又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粘度,热波传递速度大于燃烧速度,罐内的加热层就越来越厚,如果油品含水分,水沸腾汽化,被油膜包围,形成油泡,使罐内油品出现沸液,沸溢时油品流出罐外可达几十米,形成大面积火灾。另外,如果罐内垫水层加热到汽化温度时,水变成水蒸气,体积扩大1700倍,强大的水蒸气压力,可将上部油品抬起并冲破油层,向外喷射,燃烧油品在空中,腾空燃烧,火柱可高达7080m,顺风方向喷射可达100m以上,情况相当严重。 3、油罐防火性能:根据石油库对油罐火灾分析,不同的油罐发生火灾的比例不同,显示不同的油罐具有不同的安全防火性能,性能比较可参见表。油罐防火性能按油罐内油气空间的大小来划分(有一定的局限性)。油气空间越小,油罐内储存油品的蒸发空间小;油气空间大,油罐内储存油品的蒸发空间大,就容易形成大量易爆的混合气体,危险性大。因此,减少油品蒸发空间就成为增加油罐安全的重要手段。当然,无损耗,无油气空间的理想油罐目前尚不存在。油库加油站安全消防第一节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一、火灾的定义及发展过程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没有造成损失或伤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