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89818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优课导学案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书写“产、业”2个生字,理解“挡水、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十三年、到处奔走”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3、初步学习借助词语和图片复述课文。学习重点:1、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2、初步学习借助词语和图片复述课文。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进行对比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些图片和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第一段的内容吗?(板书:洪水泛滥痛苦极了)刚才我们借助图片或词语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下来,这就是复述。2、后来洪水被治理好了吗?百姓的生活发生改变了吗?你

2、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知道的?请找一找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知道洪水退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板书:洪水退了安居乐业)3、同学们,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就是安居乐业?刚才我们用了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了安居乐业,如果不用文中的句子,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叫拆分法,就是把词语拆开,单独理解,再把每个字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整个词语的意思,所以这种方法我们又可以叫做字义连接法。那么,安居乐业的意思就是安定快乐的生活工作。4、孩子们,除了文中描述的这些,老百姓有房可住,有地可耕,男人在田里劳作,女人在家里纺织,闲暇时分,和三五好友相聚聊天品茶下棋,孩子们快乐嬉戏

3、玩耍,这样的生活就叫做安居乐业。5、指导写字:产、业产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先写立,再写撇。业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书写时,以竖中线为轴,左右要对称。二、学习2-4段,提取信息,感悟大禹精神1、孩子们,到处泛滥的洪水,谁来帮助百姓治理的呢?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用横线画出来。2、学生汇报: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用了九年的时间治理好了洪水。(板书:鲧筑坝挡水没有消退)什么是筑坝挡水?出示图片理解。那你觉得筑坝挡水这种方法好吗?(水可能会冲毁大坝、淹没大坝)3、鲧治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接过这个任务没有停下来,这就叫做继续治水。4、禹又用了什么方法来治水呢?(疏导)结

4、果呢?(洪水退了)(板书:禹疏导洪水退了)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禹治水?课件出示句子:理解:疏导。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说禹是怎样疏导洪水的吗?疏导有两层含义:疏通河道,把水引进大海里生活中有需要疏导的现象吗?比如学校门口,上下学期间有很多人流和车辆拥堵,在交警叔叔和志愿者爸妈的疏导下,把他们从校门口分流到各条道路上,使堵塞的道路畅通,这就是疏导。5、那么禹治水有用了多长时间呢?13年。在禹治水的这13年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禹接到治水任务离开家乡时,才刚刚结婚不久。他辗转各地治理洪水,曾3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第一次路过家门口时,他的儿子刚好出生,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他的同伴们劝他进去看看

5、,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妻子怀中,向他招手,可此时正是治水的紧要关头,他狠狠心转身离开了。第三次路过家门口时,他的儿子已经长到十多岁了,孩子哭着牵着他的衣袖,使劲把他往家里拉,他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对孩子说:“洪水还没有治理好,还有很多百姓在受苦,他不能回家。又匆忙离开了。后来,人们给这个故事取名叫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这个故事在课文中也提到了,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次读)6、孩子们,禹治水13年,13个365天没有回过一次家,相传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着把洪水治理好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是啊,因为禹心里装

6、着百姓,所以他离开了家乡学生接着读(第二次读)为了治水,在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同学们,想象一下,他曾经去过哪些地方?(陡峭的高山、深山、田野)在古代,想要治水是多么艰辛的一件事情。出示: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小结:禹为了治水,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刚蒙蒙亮,就又出发了因为脚常年泡在泥水里,他的脚跟都烂了,只好拄着棍子走路。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禹?(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第三次读)13年里,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百姓们感念于他的功绩,把他尊称为大禹,意思就是

7、伟大的禹。带着对禹的赞美,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第四次读)同学们,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和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全部浓缩在了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浓缩在了这简单的几个数字中。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三、借助思维导图,练习复述1.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能借助这个双气泡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鲧和禹治水的经过吗?预设:可以把这些信息说成连贯的话吗?可以把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加进去吗?过渡:孩子,你说的很连贯,经过很完整。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词语来复述课文,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课后题中给出的提示,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五、推荐阅读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