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38971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操作实验报告——空调系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演示操作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一、概述中央空调系统要紧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散热水塔组成。制冷机通过紧缩机将制冷剂紧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互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冷风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与冷却循环水进行热互换,由冷却水泵将带来热量的冷却水泵到散热水塔上由水塔风扇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互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可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却不能随负载转变作出相应调剂,存在专门大的浪费。水泵系统的流量与压差是靠阀门和旁通调剂来完

2、成,因此,不可幸免地存在较大截流损失和大流量、高压力、低温差的现象(负荷变小时水泵仍接近全功率运行),不仅大量浪费电能,而且还造成中央空调最结尾达不到合理成效的情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使水泵随着负载的转变调剂水流量并关闭旁通。还有水泵电机的起动电流均为其额定电流的34倍,对能耗和电器寿命皆有不利的阻碍。为了节约能源和费用,需对水泵系统进行改造,经市场调查与了解采纳成熟的变频器来实现,以便达到节能和延长电机、接触器及机械散件、轴承、阀门、管道的利用寿命。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进展的大背景下,由于房地产的快速进展需求,中央空调的市场需求呈现强劲的增加趋势。二、工作原理中央空调系统要紧由制冷机、冷却水循

3、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散热水塔组成,其系统结构:(如下图)中央空调系统的大致构成中央空调系统一样要紧由制冷紧缩机系统、冷媒(冷冻和冷热)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盘管风机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等组成。制冷紧缩机组通过紧缩机将(冷媒介质如Rl34a、R22等)紧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冷冻循环水系统通过冷冻水泵将常温水泵入蒸发器盘管中与冷媒进行间接热互换,如此原先的常温水就变成了低温冷冻水,冷冻水被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吸收盘管周围的空气热量,产生的低温空气由盘管风机吹送到各个房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媒在蒸发器中被充分紧缩并伴随热量吸收进程完成后,再被送到冷凝器中去恢复常压

4、状态,以便冷媒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其释放的热量正是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带走。冷却循环水系统将常温水通过冷却水泵泵入冷凝器热互换盘管后,再将这已变热的冷却水送到冷却塔上,由冷却塔对其进行自然冷却或通过冷却塔风机对其进行喷淋式强迫风冷,与大气之间进行充分热互换,使冷却水变回常温,以便再循环利用。在冬季需要制热时,中央空调系统仅需要通过冷热水泵(在夏日称为冷冻水泵)将常温水泵入蒸汽热互换器的盘管,通过与蒸汽的充分热互换后再将热水送到各楼层的风机盘管中,即可实现向用户提供供暖热风。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制冷工质)处在密闭的容器

5、中时,此容器中除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稳,现在的汽体称为饱和蒸汽,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平稳时液体再也不汽化,这时若是将一部份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份蒸汽来维持这一平稳2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进程持续进行,就必需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蒸汽,那么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咱们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制冷

6、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成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进程组成。中央空调有很多形式,较为常见的有:风管式机组、冷(热)水机组、变频一拖多机组。下面咱们就别离以这三种中央空调形式为例,看看这三种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风管(道)式机组的大体工作原理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紧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紧缩后向各室内机组

7、输送汽体制冷剂,室内机组通过布置在天花板上的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互换后送入安装在室内各房间天花板中的风管(道)内,并通过出风口上的散流器向室内各房间输送空气。在风管(道)上设计有新风门和排风门,能够按必然比例置换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二)冷(热)水机组的大体工作原理是: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当场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互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置的目的。(三)变频一拖多机组的大体工作原理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紧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

8、液体制冷剂。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紧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各室内机组通过暗装的方式布置在天花板上。通过其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互换后送入,再从送风口将处置后的空气采取当场回风的方式送回室内。机组在能量调剂方式上由微电脑操纵,室外机组的变频式紧缩机依照室内冷热负荷的转变,自动调剂紧缩机的工作状态,以知足室内冷热负荷的要求。三、操作进程(-)实验目的1、把握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把握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操作步骤。3、学会测量空调系统不同部位的温湿度与空气处置设备的冷量、风量等参数,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二)实验内容1、依照空调系统上各参数搜集点进

9、行温湿度、压力等数据的搜集。二、通过制冷主机压力表Pk、Po可测出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从蒸发器的温度计上读出冷冻水进出口温度。3、风量测定利用热球风速仪在风口处和风管中测定平均风速,可计算出风量、制冷量。(三)操作步骤1、做好预备工作。实验开始之前,认真研读实验装置图了解各个部件的作用。熟悉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合上总电源电闸,接通电源,在操纵屏上设定好运行模式及各参数的设定。3、启动冷冻水泵、开启结尾系统5分钟后制冷主机自行启动。观看冷冻水系统水压,调剂冷冻水流量。如开启空调箱应先开启送风系统,依照需要再对风量进行调剂。待系统稳固后即可进行实验测试调整记录。4、测试终止后先关闭电

10、加热器、电加湿器,最大送风量运行10分钟左右,关断电源,拉下总闸。(四)实验数据记录及有关计算空气流量、制冷量校核计算G=rXL(kg/h)Q()=g(/吗-1%)四、实验感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展,中央空调在商业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中央空调成了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中央空调系统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加上现代楼宇功能要求的不断转变,设备功率和数量的增加,其能耗也不断增大。大量的统计数听说明,在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60%,因此,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设备群体,在组成

11、空调系统的各类设备中,水泵所消耗的电能约占整个空调系统的四分之一左右。初期空调的水泵普遍采纳定流量工作,能源浪费超级严峻。而实际运行时,中央空调的冷负荷老是在不断转变的,冷负荷转变时所需的冷冻水、冷却水的流量也不同,冷负荷大时所需的冷冻水、冷却水的流量也大,反之亦然。中央空调机组运行状态的数据分析,中央空调机90%的运行时刻处于非满负荷运行状态。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风机在此90%的时刻内仍处于100%的满负荷运行状态。如此就致使了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使大量的电能白白浪费。通过实验学习我还发觉了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1)设备选型中显现的问题现代楼宇建筑物在配置中央空调时,用户是依照物业用途和知

12、足以后进展功能的需求转变而转变,在选用空调系统时依照制冷面积和功能要求,同时考虑到本地气温的转变,能知足最热时的冷量需求来确信功率机型,并留有1015%的余量。2)系统设备组成中配套的问题中央空调系统是由不同的厂家提供的设备组合而成,不同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水平存在着不同,而设计人员依照厂家提供性能参数要求,配置组合起来。现实状况却存在千差万别的情形,如:冷量、压力、流量、杨程、功率、高度等因素左右着系统设备是不是能正常和谐的运行。3)季节、日夜、人流的因素的阻碍中央空调系统因季节、日夜温差、人流因素的转变,因此决定着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时是一个多变量的、复杂的、时变的系统,共进程要素之间存在着

13、严峻的非线性、大滞后及强耦合关系。五、小结智能建筑操作实验课程专门快就终止了,可是在那个课程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此刻智能化已经成了时期进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智能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不管是建筑物的安防、消防,仍是楼宇自控都离不开智能。透过这次课程,我更清楚地了解了本专业此刻致力研究的方向,和本专业广漠的进展动向。咱们此刻所置身的社会确实是一个高速化进展的大熔炉,他快速的吸取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那么越是随着时期的进步,咱们的步伐便更要加速,不然终将被那个时期所拍在沙滩上。这次的实验课,让咱们了解到了此刻最为发达的智能工具,也了解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这让我明白了,我必然要抓紧我宝贵的时刻多学多看,多给自己补充新鲜的知识,如此才能在社会的淘沙中顽强的存活下来,成为最后的真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