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8961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读后感 在接触管理学之前,我一直对管理学的概念不太清楚,觉得管理二字有些许空洞。管理自然是从人类社会开始就普遍存在于人们周围的,它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存在于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高层对职工的分配安排是管理,父母对家中事务的安排是管理,甚至我们对自己业余生活的安排也是管理。管理无处不在。 汉朝初建时,出身草莽的刘邦不懂礼仪,其属下一众武官更是粗俗,为了使国家朝着强大的方向开展,刘邦命令叔孙通制定礼仪,通过有效的管理使社会得以健康开展。这个历史事件建立了我对管理的最初印象:标准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国家、企业生存和开展的根本保证之一。 而当我真正开始学习管理学,我才感悟到

2、管理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用一个案列可以来总结管理的定义的。因为,管理是一门学科,一门“经世济民的学科。其实,以前并没有“管理二字。这两字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是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管理界最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最著名的经验主义管理学家。 因此,我便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他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来阅读。这本书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对责任、任务、实践等方面的看法。有人将此书誉为经营管理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责任、使命和实务。可惜时间有限,我只能阅读使命篇,希望有所体悟,后两部只能等以后再去品读。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说过,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

3、别人要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其实,这正说明了管理学的本质,它是一种实用学科,它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绩效。而管理实践,必须以知识和责任为根底。而使命篇中,一开始便介绍了管理的起源及历史演进及管理热潮的开展,通过各种具体历史案例与资料解释管理,让管理的神秘性慢慢消失,让我们初步认识管理,喜欢上管理。 书中并没有抽象空洞地解释管理,而是从管理的任务、目的和使命、管理的维度等方面介绍管理。同时也从反面来说明管理:误把自身当目的,而把机构当作手段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官僚主义。当今的组织机构都是为了给机构外部做出奉献才存在的,假设忘了这点,便是错误的管理。这正是让我惊讶并且大有收益的地方。我原

4、以为机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存在的。我之前在微观经济学中学到过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觉得十分有道理。人对自身的利益追求促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升。但现在看来,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来解释管理的性质。人是有社会性的。企业除了对生活的数量的根本关注以外,还必须日益关心生活的质量,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社会环境。因此工商企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要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效劳。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任务为以下三项: 1、本结构的特殊使命和目的。 2、使工作富有活力,让员工感到成就。 3、处理本结构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取得经济上的成就,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存在的理由。上述三项任务,都有其重要性,不能说哪一项比另

5、外两项重要。 因此,本书就大致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已“经济绩效为主轴,告诉我们设立目标不是仅有一个利润目标而已。而界定企业目的与使命是件困难、痛苦而且具有风险性的工作。 第一局部告诉我们。每个机构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和目的。在工商企业中,每个公司的宗旨与定位不同,每个公司针对的顾客面也不同。简单来说,一个生产面粉的小公司总不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高端产品。书中用整整一章的内容介绍了西尔斯公司的经历,正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是企业,如何管理企业,如何确定企业的宗旨与使命。 20世纪,西尔斯公司在零售业行业所造成的轰动,令我钦佩不已。罗森沃德接管公司后,瞄准了农民这一庞大的、几乎尚未开发的市场,为了贴近农

6、民,效劳农民,生产出满足农民独特需要的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持续供给。第二阶段,伍德将军又根据现实将重点转向零售商店,设计出适应群众市场的产品并开发出制造商。这个企业用它自身的成功证明了企业是由人创立和管理的,人们不能用利润来界定企业。企业的宗旨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 为了创造顾客。而什么是企业是由顾客决定的。 涩泽荣一曾说过。管理者的本质既非财富,也非地位,而是责任。这真是对管理的最好诠释。 西尔斯公司在美国的成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很喜欢的一个中国的衣服牌子:美特斯邦威。它成立虽然不长,但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学生中的潮流品。它就是针对我们这个年纪的消费者,主张年轻活力,流行时尚,以群众化的价格深入年轻男

7、女内部。一个企业它的定位正决定了它的未来,它的开展。美特斯邦威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它利用品牌效应,吸引加盟商加盟,拓展连锁专卖网络,并对专卖店实行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员工培训在内的各种效劳与管理,实施忠诚客户效劳工程,不断提升效劳质量。是它对顾客和加盟商的责任使他能如此快地开展。 第一局部还介绍了目标的设立应该包括八个经营领域。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说到市场营销,我之前一直不懂它的含义,认为不就是销售嘛。可德鲁克却狠狠地批评了这种思想,甚至指出这两者意义是完全对立的。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使为了追求“企业的市场而有组织地完成所有销售活动的这种销售变得不再需

8、要,也就是说是在对顾客有很充分的了解,确保产品完全适应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很自然地销售。其实,这正是补充说明了我之前所提到的西尔斯公司和美特斯邦威成功的原因。 再来说说创新。一提到创新,大家最初想到的肯定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有新的创造创造等等。可本书却重点介绍了被我们初学者忽略的非科技创新。只要是使人力和物资拥有新的、更大的财富创造能力的事情都算是创新。比方分期付款的创新,保险的出现,有限责任的创新等。这让我对创新型企业这一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老师上课曾提到沃尔玛超市成功的案例。其实它就是企业创新的经典案例。沃尔玛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信息管理系统。沃尔玛的创新性可以表达在它的高新技术战略。

9、在1985至1987年之间,沃尔玛安装了公司专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总部、分销中心和各商店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全球4000家沃尔玛分店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终端与总部进行实时的联系。 正是由于沃尔玛积极地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员工才可以更有效地做好工作,更好地做出决策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本钱。沃尔玛采用开发市场营销管理软件系统,使每家商店按照自身的市场环境和销售类型制订出相应的营销产品组合来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开展,而不是利用别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这与沃尔顿先生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他也曾断言:一个不能创

10、新的企业,注定要衰落和灭亡的。品读管理大师的箴言,受益匪浅。 说到管理,自然不能忘了管理的对象:员工。这也是本书第二局部的主题:如何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 书中第 16、17章介绍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正好补充了我们的书本知识。泰勒是第一个认为有必要对工作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的人。他认为:理解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其进行分析。这意味着识别各项根本工作,分析每一项作业并对它们按照逻辑的、均衡的、合理的顺序进行排序。但是泰勒的思想也有缺点:他没有认识到分析工作后要把它们综合起来,整合为一种流程。 其实使工作富有效率要求四种不同的活动。分析、整合、在生产流程中建立起有关方向、数量和质量、标准和例外

11、情况的控制、提供适宜的工具。泰勒是预先假定最终产品是合理的,注重个别的任务而不是综合的成果,因此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工作虽然安排地挺好,但它本身就不应该去做。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管理学一书所学到的效率与效益。效益是第一位的。效率再高,生产出来的不是所需要的产品也是白费苦工。 但泰勒却是人道主义最忠实的支持者。他致力于“为员工福利打下经济根底和物质根底的首要任务。但实际上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这也是科学管理的局限性之一。 从18

12、80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到二十世纪30年代斯隆的“联邦分权化的推展,接着1949年梅奥教授开展出“企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级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德鲁克用智慧串起了管理与人的关系思想史。 这里要谈谈书中介绍的ibm公司的成功经历。初期,它通过把各项操作设计地尽可能简单并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从事更多的操作的方式来实现工作的扩大化。然后,它又重新界定了监工的工作,使传统的监工不复存在,替代的是工人的助理。在报酬和鼓励方面,采用纯薪金制,生产定额由工人自定。由于ibm采用了稳定的雇佣政策,在整个战争年代,工人的产量反而在继续上升。 其实,这种管理用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分析,可以说

13、是结合了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这种雇佣政策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劳资纠纷极少。该公司的员工愿意承当起培训新员工的责任,使该公司的劳动力扩张极为迅速。这正反映了行为管理中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的主张。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ibm公司的管理是自由形式的,但其实这是用“有组织的责任来管理工人,并不是一种“放任管理。可惜的是,现在该公司员工已经过多了,因此很难确保每个员工都有稳定的雇佣。这更说明了管理模式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不可能永远发挥作用,虽然它们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单一的一种管理思想是绝

14、不可能立足于世界的。 权变理论所提到的: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各公司成功的总结。因为每个成功的案例背后都是有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面对不同的环境管理者所做的决策,可能运用科学管理,可能偏向于行为管理,但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环境引导下的管理。由此可见,环境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多么大。本书第二局部从工作与流程以及控制与工具等角度剖析了如何使工作富有效率。但我想结合现代社会与上课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如何让当今企业中的员工工作富有效率。据国外一项管理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只能到达他们的40%50%。这是为何呢。结合管理学与该书,我认为员工效

15、率低下无非几个原因:1工作缺乏挑战性。2报酬不公平,不理想。3自身目标与企业目标不相同。4工作环境差。许多领导天天抱怨就算有好的想法也得不到贯彻,公司的制度一条条反复强调也没用,员工不积极主动反而借口一大堆。其实还是管理模式的问题。在领导方面,各级领导都应该起到“领路人的作用,中层领导要吃透上级精神,如实反响给员工,又要结合下层的问题及时汇报给领导。独立思考对主管来说也是积极重要的,不能单听上级的,也要提出意见。 鼓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员工的关心尊重及满足员工需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本书中更是告诉我们:总收入增长地越多,源于相对报酬的不满足的力量也就越大。没有比“一个人与其同事相比所得的报酬较少对鼓励所起的阻碍作用更大了。这就说明当今中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为何如此沉重。 照心理学来说,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种各样的人有所领悟,必须掌握各种心理学技巧,必须体恤下属,可惜管理人员要了解和把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已经够困难了。这更坚决了我在学习管理有关知识的同时去学习心理学的想法。就算没有看透别人的能耐,也要有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心,也要有对各种身份地位的人的思维的了解。当今社会,多少工厂老板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令人悲哀,多少社会冲突是由于管理人员没有运用角色转化而造成的悲剧。没有心的管理就不是管理,只是一种要求。 决策是管理者的工作之一,也是一种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