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政治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38749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册政治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下册政治教案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这里松鼠给大家分享初一下册政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下册政治教案1心中有火山教学目标:认识怒火的危害,制怒的有效方法,认识愤怒的力量教学重点:合理宣泄怒火教学难点:愤怒的力量教学方法:讨论式,列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怒火熊熊勿伤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愿以偿,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

2、逐渐积累,就会产生愤怒的这种定有敌意的情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自控能力往往肢降低,做出自己平时优等 不出的事,还会出现“越想越气”的现象,导致长时候的心情烦躁,愤愤不平,钻牛角尖,因此,随便发火很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并给人留下了缺乏修养的印象,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害无利。怒火需要发泄,下面的人物发泄愤怒的方式可取吗?为什么?上星期,我的作业错了好几道题,我妈反我狠狠地说了一顿,气死我了,我就大吵大闹,还不肯吃饭,我妈一开始还不理我,但到晚上8点钟就慌了神了一个劲地说好话哄我。嘿,这下我才平衡。我告诉他的秘密他干嘛又告诉别人?还好朋友呢?我恨死他了,今天学校检查卫生,昨天放学后我在他抽屉里放了不少垃圾

3、,这下他可要倒霉了,真痛快!二、发泄怒火应该注意事项第一、不要伤害自己,有的同学有事喜欢闷在心里,有的容易 做出一此过激举动,这些都是伤害身体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第二、不要伤害别人。随便冲别人发脾气,侵犯别人的利益,从而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不是尊重他人,极其自私的表现。第三、借破坏公共财物,扰乱社会秩序等手段,来发泄愤怒更是不可取的,这不仅对解决问题无益,还可能触犯法律,千万不能尝试。心灵之洞有一个坏脾气的人,常常无援无故地怒火中烧。他的同事、邻居、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老师都受到过他的无理责骂。这个人内心里也很想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为此他找到了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开导了他一番,临走时送给他一块

4、刻有方格子的木版,要他发一次脾气就往木格子内钉一颗钉子。第一天,他就钉了7颗钉子。第二天也是如此。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他渐渐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钉进木格的钉子数目也越来越少。直到一天,木格子钉满了,他又去找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告诉他:从现在起,你每控制住自己一次坏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钉子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钉子全部拔完了。他带着木版和钉子又找了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说:“你做的很好。但是你看到这木板上留下的洞这块木板已永远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每当你发怒责骂别人的伤害就像这些词一样。这是心灵之洞。”着个人翻然醒悟。最近这段时间里,你“钉”了几颗“钉子”?都是为了什么样事

5、?后来事情的发展如何?这些“钉子”给别人造成了那些“心灵之洞”?现在回想起来,哪些脾气是你不该发、不必发的/你可以用哪些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你还有哪些调节愤情绪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友情连接四、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消解消极的情绪。一 、喊叫法。在空旷无人处尽情叫喊,或大声唱歌,可以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平。二、运动法。跑步,跳绳,打球,做家务;当你满头大汗时,坏心情也会随着汗水流走。三、倾诉法。向要好的朋友诉说,在日记里吐吐苦水,或写一封娓娓动听的来信,不仅能够消解积极情绪,还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分析问题。五、愤怒的力量:1、珍惜愤怒2、愤怒的作用初一下册政治教案2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知识与

6、能力:了解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知道对待生活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展和成功却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的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品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

7、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自立精神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关于学生个人,名人自强的故事,并作好小品的表演准备。教学过程: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明白人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一、声情并茂,采用flash,达到视听的效果(本环节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自强的含义):师: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多媒体展示),现在的人也说

8、自强,他们是怎么说自强的呢?(生思考,言语中尽是疑惑)师:或许你们看完下面这则flash,会有所启发。(多媒体播放flash男儿当自强)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男儿当自强!师:古代和现代都在说“君子”、“男儿”当自强,可是,我们现在在场的除了男生之外,还有女生,那女生该不该自强呢?生:该!师: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男儿当自强”,而是“人生当自强”。师:我们从古至今在说自强,从小到大也说自强,可是,你们知道“自强”的含义吗?如若不大明白,你们可以适当讨论一下。(生讨论,师走到生中间引导)(生经过讨论后,能比较正确的阐释“自强”的含义: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

9、,顽强拼搏。)二、小品演绎,妙趣横生(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的重要性):(学生演绎三则小品,每演绎完一个小品,都要求在场的学生进行评价)小品一:甲乙丙三人一起做作业,丙先把作业做好了,约甲乙二人一起去打篮球。但甲乙二人作业都还未完成,于是丙将作业借给了甲乙吵。面对着“做作业就不能打篮球”和“抄作业后就可以打篮球”的考验,甲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学生们的评价:假如不能在难题面前坚持到底,对自己的学习是会有所影响的。)小品二:甲乙二人要一起去上海打工,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听到了这番对话:上海人好精明,连问路都要收问路费。甲乙听到这番话后,反应截然不同。甲认为上海遍

10、地是黄金,连问路费都可以收,是个挣钱的好地方,决定迎难而上;乙认为上海人太精明,怕被榨光血汗钱,选择回家种田。(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设想一下甲乙两人的将来会怎么样。学生们兴致很高,但他们的设想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甲将来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乙却一辈子只能在家务农。因此,他们能够清楚的明白,在困难面前是否能够知难而进,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和人生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小品三:一位以强国自居的外交家与我国的一位外交家会晤。当两人握手后,那位以强国自居的外交家立即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手,然后将手帕叠好揣进了自己的衣兜。我国外交家看了以后(本小品采用故事续编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外交家,你会怎么做?学生们

11、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有的学生说要忍住,要表现出强国的风范;有的学生说,这样有损中国的形象,建议跑到洗手间用肥皂洗手;有的学生又争辩说那样的话人家外交家又看不到,应该“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深”;还有的学生说那样还不够,我们可以擦完手之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么一点:一个国家不自强,就会有损国家的荣誉。)师总结:所以,大家应该清楚的看到:自强师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大动力!因此,自强重不重要?(生回答)我们应不应该培养自强精神?(生回答)三、贴切实际,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本环节目

12、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1、多媒体播放名人画像:爱迪生、霍金、桑兰、杨利伟、中国女排,每播放一张画像,要求学生评价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为什么他们是自强不息的呢?)(学生在评价时,都肯定这些人是自强不息的人,并分析了原因。爱迪生:为了能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上千次,也失败了上千次,但最终由于他的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获得了成功;霍金:为了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科学,他比医生预计的时间多活了41年,现在成为了世界上的科学巨人;桑兰: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她成了残疾人。可是她身残志不残,抓紧时间学习,虽然拿不到跳马金牌了,可是她想拿学习上

13、的金牌,而且她成功了;杨利伟,为了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在北京航空基地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最终,他成功登上了太空;中国女排,为了拿金牌,在去年的那场奥运决赛局,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最终她们为中国拿到了久违了20年的奥运冠军。)学生在分析时,对一些人物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我加了适当的引导。2、多媒体播放学生身边的“小名人”的相片:本班的副班长,语文科代表,数学科代表,学习委员。要求学生评价,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是不是也是“自强不息”的人。为什么?(相片播放出来后,引起了一场轰动。学生们对自己的本班同学出现在多媒体上表现出了好奇,也开始在讨论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学生们的答案是肯

14、定的,因为这些“小名人”都能够在学习上奋发图强,迎难而上。)师:我们来现场采访一下这些“小名人”,看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奋发图强”呢?(采访了4位同学,他们都说他们的奋发图强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比如“将来能过得好一点”、“当个科学家”、“当个文学家”等)3、分析总结: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名人和我们身边的“小名人”,在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成就了他们成为一名“自强不息”的人,同学们,现在让你们来当一次分析家,分析一下:他们都有那些共性呢?(生开始讨论,师走到学生中间引导他们接近答案,3分钟后,要求生上来回答。学生的回答是很准确的:他们说道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志存高远”;

15、这些人碰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勇往直前”;这些人还能够坚持到底,取得成功。这些分析的结果,其实就是“如何走向自强”的答案,也是本课的重点和中心。)师:现在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了,“自强不息”是不是名人的专利?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身边的同学也做到了“自强不息”师:所以,他们可以做到,你们可不可以呢?生:可以?师:那你们会怎么做?(生陷入沉思中)师:怎样培养自强精神1、志存高远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我们这节课时间有限,很可惜,可能不能你们在课堂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不过,老师确实很想知道你们会怎么做。所以,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任务四、课外延伸(作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如何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坐起,逐步走向自立自强的讲稿,在同学中交流。五、板书设计:一、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1、自强的含义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3、自强不息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二、培养自强精神1、志存高远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初一下册政治教案3【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让学生从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