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38747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安徽高考物理考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2013届与12届和11届安徽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二) 考试时间 150分钟(三) 科目分值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只涉及本学科内容。(四) 试卷结构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

2、计120分。其中物理7道题、化学7道题、生物6道题。第I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共计180分。(五) 组卷试卷按照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III.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物 理制定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物理部分,是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3、2013年版)为依据,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制定的。本说明对安徽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予以解释,并选编题型示例,为高考命题提供依据,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 学习能力强调自主学

4、习的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和体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阐明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等。(二) 应用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和各种资源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5、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密切。高考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极限、微元等思想方法也有初步的要求。(三) 实验与探究能力 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表达等。能独立完成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

6、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3年由2012年改为2013。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2、3-4和3-5模块的分值内容约占物

7、理试题20%左右2012年改动,原来是15%,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附表。附表所列出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标出。其含义如下: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一般只要求“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列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

8、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重力势能的标记为。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知道关系式;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虽然用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介绍,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所标记的要求。附表 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1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012增加的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

9、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自由落体运动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限度2012增加的)和胡克定律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只要求2012删除“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2012删除“和求解”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包括共点力的平衡超重和失重 物理2主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 2012删除“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这是重大变化!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离心现象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宇宙速度2012增加了“第一

10、宇宙速度”,删除了“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只要求知道其物理意义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不要求运用关系式进行计算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理3-1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静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摩擦起电、静电感应)2012增加的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2012增加的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等势面2012增加的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常见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2012新增加的2013改动的,原来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

11、的运动示波管恒定电流导体中的电场与电流包括关系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欧姆定律电阻定律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电阻的串联、并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分布2012将“方向”改为“分布”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安培力的计算只要求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洛伦兹力的计算只要求速度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物理3-2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

12、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交变电流能结合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推导过程,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物理3-4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机械运动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即x-t图像)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即)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正弦波)2012增加的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之间的关系光光的折射定律介质的折射定律(即绝对折射率)n=c/v(c、v分别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012新增加的光的干涉2012删除“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光的颜色、色散2012新增加的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全反射(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临界角) 物理3-5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2012由级要求变为级要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只限于一维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单位制与实验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