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38719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 绩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2013 级 硕 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 管理经济学 考试时间 2014.06.15 小组成员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 董靖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目录 1 行业介绍 1.1 行业定义1.2 行业地位 2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2.1 行业特性 2.2 行业竞争 2.3 行业变革 3 煤炭行业供给分析 3.1 供给总量分析 3.2 供给影响因素 4 煤炭行业需求分析 4.1 需求总量分析 4.2 需求影响因素 5 煤炭行业预测分析 5.1煤炭供求预测 5.2利润前景分析煤炭行业分析报告1行业介绍1.1 行业定义 煤炭行业主要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隶属于采矿业,主要是指从事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从细分行业来看,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可分为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褐煤的开采洗选、其他煤炭采选。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2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排名世界第三,但优质煤以及可采煤的数量只占我国煤存储量的三成,人均比例持平国际平均水平,并不能称为资源丰富。煤炭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密

3、集型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占有资源量决定。我国煤炭市场受之前鼓励政策影响,民间资本纷纷涉足,煤炭产销量大幅提升,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不过,安全事故、资源浪费、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型煤企多为国有企业,其依托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在煤炭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国家给予的诸多倾斜政策,助其迅速确立了垄断地位。经历了行业“黄金十年”的发展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大,高耗能产业受到限制,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煤炭消费需求不旺,国内煤炭行业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价略低的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行业近几年的处境十分不利,行业优势已不

4、明显。2.2.1 煤炭领域国内外竞争情况(1)国外进口煤的压力 剧增的进口煤量(见图1),造成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国内企业转向国家市场采购煤炭,自产煤炭需求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相对减少的情况。进口煤之所以畅销国内市场,价格是根本因素,由于危机,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进口煤价低于国内煤价(低150180元/吨)。同时,国际煤炭价格走低,对我国煤炭出口贸易影响也很大(图2),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图1 近十年我国煤炭进口量趋势图图2 近十年我国煤炭出口量趋势图(2)国内市场的低迷期 随着煤炭资源的整合,矿井建设已进入出煤期,主要产煤大省山西、陕西、内蒙等地的矿井产能将逐渐释放

5、,产量刚性增长,产能过剩,而需求在逐渐递减,国内煤炭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国内煤炭价格已经接近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行业亏损面已达到80%,地方政府的税费已然有增无减,煤炭市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现在煤炭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更是煤炭企业生存能力的持久战。2.2.2 煤炭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和战略煤炭企业的竞争对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域竞争对手,另一类是客户竞争对手。对煤炭产品而言,因为煤炭产品属于大宗产品的销售,因而客户竞争对手有时比区域竞争对手的竞争更直接、更激烈。另外,煤炭产品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很多时候,铁路交通的便利程度决定了客户竞争对手来自的方向。

6、 (1)潜在竞争对手竞争的市场地位和战略。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同样存在潜在竞争对手,如以产品优势进入;以新产品形式进入,如型煤;以新理念进入,如环保;以低价格进入;以其他的促销手段进入;以联盟方式进入;以竞争的目的进入;实力扩张型进入等。 (2)替代品竞争对手。虽然煤炭作为第一能源的地位在未来长时间内不会改变,但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比例却会有所下降,据有些专家预测至2050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会由70%降至60%。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都是煤炭的直接替代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煤炭产品在一次能源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少,但煤炭产品可能在煤化

7、工等转化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3)科技进步所影响的竞争对手。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能设备、高效环保能源,煤炭替代品的科技进步都会对煤炭形成冲击和威胁,而且当这方面科技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煤炭科技进步的速度时,将对煤炭形成负梯度压力,这会对煤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铁路运输所影响的竞争对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日趋紧张,煤炭输送主要依赖铁路运输。近几年来,由于铁路基础建设发展滞后,成为当前制约煤炭运输的瓶颈。虽然国家和铁路部门采取措施力保煤炭运输,但随着社会对煤炭需求量大幅增加,以及煤炭产量的大幅增长,短期内煤炭运输环境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善。2.2.3 煤炭行业取得竞争成

8、功的关键因素煤炭产品基本上是一种无差异的竞争产品,因而竞争的范围较广,受行业整体供求水平的影响也较大。另外,煤炭产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后续加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因此,资源禀赋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较大。其次,煤炭企业固定投资大、人员多、设备专用性强,因而退出成本较高,所以煤炭企业很难倒闭。最后,我国矿区分布相对分散,煤炭企业集中度增加后并不会做成像石油行业那样两个寡头的状态,而是可能出现十多个巨头共同竞争的局面,随着政策的收紧,煤炭行业走近垄断的新时代。2.3 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2.3.1 产业政策变动 201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2013年取消

9、电煤价格双轨制、定量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等一系列规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指出,煤电运一体经营,环保力度加强,同时新能源发展加速、低碳经济崛起,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煤炭行业不得不进行改革。 政府提出在2015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2017年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随着矿井开采的向下延伸,生产条件日益复杂,煤炭单位开采成本可能会逐步增加,同时随着生产要素价格刚性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财政税收政策

10、调整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煤炭企业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的业绩。 煤炭的洁净转化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不断强化环境安全考核问责,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2.3.4 本质安全 煤炭安全问题一直不容忽视,煤炭行业的事故率高,且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必须要进行变革,深化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过程管控和源头治理、突出重大灾害治理、推进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变革。 由于我国煤炭相对富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缺乏,因此石化产品的供需矛盾一直突出。2013年,我国石油产量2.1亿吨,进

11、口2.82亿吨,同比攀升4.03%,出口162万吨,同比下降33.3%,表观消费量4.9 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2013年天然气消费量约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至5.9%,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 31.6%。 因此,煤炭行业正由传统的采煤正在慢慢转向煤制甲醇和下游烯烴、煤变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二乙醇等一系列现代煤化工领域,可以成为传统石化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先进的大型煤制甲醇成本低,竞争力强,在甲醇制烯烃、甲醇汽油等新兴下游的有推动下,甲醇消费量快速增加,市场前景好。3煤炭行业供给

12、分析 图3 2003-2013年全国煤炭供给量 单位:万吨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对煤炭开采加工行业的整顿,煤炭行业逐步扭转多年来效益连续下滑的局面,尤其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我国煤炭企业的利润不断增长,中国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20032007年,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由2003年的18.35 亿吨增加到 2007 年的亿吨,年均增长2亿吨。2008年,中国煤炭生产总体维持高位运行状态,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的位置,全年产量达到28.02 亿吨。2009 年以后,随着国家“四万亿”投资规划实施,煤炭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到2011年,全年完成煤炭产量亿吨,连续三

13、年增幅8%以上。进入2012 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逐渐紧缩,煤炭需求有所减缓,产量随之下降,当年完成产量亿吨,同比增长%。2013年煤炭市场继续低迷,同比增长1.4%。煤炭产量跟煤炭价格有很大的关系,2003年煤炭价格上涨很大,因此煤炭产量也随之猛增,而2012年和2013年煤炭产量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炭价格的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煤炭开采领域,促进了煤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此煤炭行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从上图3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3年煤炭的产量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煤炭市场低迷,价格下降,但是产量依旧保持增长态势,这与煤炭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煤炭勘探技术不断提高,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集中化水平的提高,以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 的应用推广,解决了原有的精细化勘探程度不足的问题,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资源保障。煤炭开采技术不断提高,我国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