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修辞手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386677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城》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边城》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边城》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边城》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边城》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边城》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修辞手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边城的修辞艺术探讨内容摘要:边城的修辞艺术丰富多样,无论是人物的对话,形象的描写,还是场景的描述,其叙述语言都新鲜活泼、贴切自然。本文从字句和句式两个大方面对边城的修辞手法进行探讨。关键词:比喻 排比 叠音词 句式美 反问句式 整句与单句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他以那清新动人的笔墨,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湘西茶洞人的喜怒哀乐,抒发了对湘西的风土人情所寄予的无限眷恋与挚爱,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又古朴自然的风俗画。在边城里,既有丰富多彩的比喻,又有自由灵活的排比,精于炼字,又善用叠音词,而且还善于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

2、如反复句式、反问句式等。一、 通俗易懂的比喻边城的所运用的排比和比喻,都是来自现实的生活,他就地取材,以物比物,深入浅出,使物象浅显易懂,形象又具体,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例如: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在这一段描写中,沈老把“水晶”比喻翠翠清澈明净的眼睛,从细节处折射了翠翠纯真美好的心

3、灵,以“小野兽”和山上的“黄麂”这些湘西人都熟知的事物来比喻天真活泼、乐观善良的翠翠,让我们看到沈老对翠翠的偏爱之情。在这一短短的几行字中,沈老便用了这么几个比喻,在作品的其他地方,还有更多的使文辞清新淡雅而活泼有趣的比喻手法的运用。可见,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边城语言的作用。二、 灵活多样的排比在边城中,多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能更准确的表达句意,而且能使得句子长短有致,有错综的美感。例如:见翠翠尽是望着她,她也便看着翠翠,眼睛光光的如同两粒水晶球。有点害羞,有点不自在,同时也有点不可言说的爱娇。空气中有泥土的气味,有草木的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这些句子中的排比都不是中规中矩

4、的排比句,它打破了整齐的排比句型结构,是的句式大致整齐,但是又有变化,语言具有参差没。三、 恰当多样的叠音词口语化的叠音词在沈从文作品中多处运用。叠音词在修辞上有很大的作用,叠音词运用恰当,会使句子有种音韵上的美感。沈从文善于通过各种类型的音节重叠,凭借韵律来描绘人物与景物的特征。边城中运用的叠音方式多样,例如: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看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这一段文字描写中,用“懒懒”、“缓缓”两个形容较慢的词,分别形容翠翠摆渡的样子和船前行的样子,从侧面表现了翠翠想仔细看看新娘子的心理,也可以看出翠翠想做新娘子的心思,表

5、现出翠翠已经长大,开始思考大人的事了。一行人正将翻过小山时,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老船夫回到家中时,见家中还黑黝黝的,只灶间有火光,见翠翠坐在灶边条凳上,用手蒙着眼睛。这里的两个例子,都是ABB式的叠音用法。用“忙匆匆”这个词,把翠翠要快追上行人还钱的样子表现的很充分。“黑黝黝”强调了家中黑的程度,将光线昏暗、看不清楚的状态形象的表现出来。深潭为白日所荫罩,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这个例子中“明明白白”为AABB式的,将水的清澈强调出来,同时也把幽美无污染的纯净湘西世界表现出来。四、 反复的句式美反复的修辞,就是

6、为了表示迫切的要求愿望,表现强烈深厚的情感,强调某点的意义,标志着内容的段落,音律的节奏,自然地重叠运用某词、语、句,形容反复美。在边城中,沈老经常利用这种有意无意的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反复句式,以形成反复美,适应了题旨和情景的需要,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例如: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就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此句中的“不是翠翠”连续说出,是连续反复。说明翠翠很生气,她真的生爷爷的气了,同时也写出了翠翠可爱、撒娇的样子。“万一有这种事,爷爷你怎么样?”万一有这种事,我就驾了这只船去寻你。两个“万一有这种事”,前面一个是假设,强调了翠翠的担忧,第二个是回答,强调

7、了如果爷爷真走了,翠翠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找爷爷。“翠翠,我不是那么说,我不是那么说。爷爷老了,糊涂了,笑话多嘞。”“我不是那么说”反复两次,表现出爷爷对孙女的疼爱,当他不由自主地又说到翠翠的婚事时,翠翠显得很不高兴,于是爷爷赶紧改口,目的是不想让孙女生气。五、 了然的反问句式边城里的反问句,大都是有激情而发,只有反问句的强调语气能够表达出这种强烈的感情。例如:“怎么不公平?为我唱歌的人,不是极愿意我长远听他的歌吗?”这句话强调唱歌的人是很愿意让翠翠听他的歌的,因为唱歌就是为了给翠翠听的,含蓄地表达了两人的爱情。那一个又是很自然的说:“真的。”意思却依旧包含了“真的又怎么样?”这句话是对顺顺的心理

8、描写,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意思是我就是要和那个“碾坊”结亲家,你能有什么意见,你有能说什么?你不能怎么样的。六、 骈散结合的整句与散句结合整句和散句交叉使用,使得句子长短不同,参差错落,富于音乐感。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则再问增加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

9、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这段文字,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参差中见整齐。整句与散句结合,克服了整句的呆板单一,又避免了散句的散乱,取得了生动、活泼的效果。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我国优秀的中篇小说。边城语言艺术独具匠心,深切的情感与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派清新自然,让人望而忘忧的世外桃源之景,抒发了第湘西的风土人情的无限眷恋。边城就是一座语言艺术的宝库。参考文献: 沈从文文集 张弓 现代汉语修辞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63【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