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8665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中通宇钰荣源小区3#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晋中通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O年三月十五日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部署施工队人员部署周转材料存放344.施工前期准备技术准备5.人员培训材料及施工工具准备 结构脚手架施工 结构外架设计6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脚手架受力计算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0186.安全措施外架安全.安全平网搭设脚手架拆卸20202022227.环保措施23551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 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2087m 2。2建筑层数地下

2、2层地上23层3结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形式结构型式剪力墙结构4建筑高度地上部分檐高68.75m3. 施工部署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部署项目部人员部署:序号职务姓名负责内容1项目经理阴昌智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2总工程师郭维祥负责分项施工方案的总体框架的确定,审核技术方案3工程经理张锐全面负责现场、工程进度、施工协调、调度、安全管理4材料员韩保义负责各种外架材料的进场与现场官理5技术主管田智英负责外架施工施工方案编制,全过程的技术及现场巡视6技术员王海洋负责外架施工的技术指导及现场巡视7 质检员李平顺负责外架施工的质量检查8安全员白俊巍全面负责项目安全工作及相关内业资料施工队人员部署

3、由于本工程工期紧, 质量要求高,为确保工程如期完工,主体施工期间,各施工队必须配备足够的架子工穿插作业,每个施工队要配备架子工不少于20人,每组设班组长一名, 所有架子工必须经培训,具有有效期内架子工上岗证。周转材料存放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要求,外脚手架的周转材料使用前及拆除后集中码放在现场的指定场地,保持现场整洁、干净。4. 施工前期准备技术准备4.1.1本工程结构外架按照悬挑架进行设计。4.1.2根据工程进度情况,编制各种材料的备料计划、计划进场时间安排,确保脚手架及时搭设使用。人员培训4.2.1对架子工进行上岗培训。4.2.2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

4、全意识。材料及施工工具准备4.3.1材料准备:48 X钢管、密目安全立网、安全平网、扣件、防锈漆、脚手板、18#工字钢、20#、10#槽钢、钢丝绳、绳卡等。外架、出料平台各楼需要材料见下表:脚手架、出料平台材料用量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预计进场时间预计退场时间备注1钢管6.0米根10000分批进场2钢管4.0米根9000分批进场3钢管3.0米根5000分批进场4钢管1.5米根18000分批进场7脚手板4米M3160分批进场8安全网*6米M250000分批进场9十字卡个75000分批进场10接头卡个30000分批进场11转卡个20000分批进场1218#工字钢3.0m根500悬挑架用432施工

5、工具准备:5.结构脚手架施工施工中,需准备的施工机具有:安全帽、安全带、扳手等。结构外架设计本工程施工至地上结构时基坑肥槽正进行防水施工和回填施工,而地上结构外墙施工必须有脚手2层以上考虑架,如果考虑采用落地脚手架,周转材料用量太大,地基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故考虑从挑架,出挑材料采用18#工字钢,立杆和横杆材料采用48 X钢管。3层一挑,在2层、5层、8层(倒用2层出挑材料)设置出挑工字钢,每挑搭设总高度约为9米,具体参数如下:工字钢横向间距立杆纵距:小横杆端距结构距离:内排立杆距结构距离:小横杆在一个立杆跨内均匀搭在大横杆上(间距500mm )与结构连接:水平、竖向距离w 4.5m立杆横距:

6、大横杆步距:脚手板铺设层数 操作层数施工均布荷载单立杆高度:14m普工18#特性:截面高度H=180mm截面宽度B=94mm ;翼缘厚度tf=;腹板厚度tw=;3KN /m(7步)截面面积A=3074mm2惯性矩Ix=mm4 ;截面模量Wx=185400mm325钢筋地锚18#工字钢底部兜网操作层铺脚手板200mm高挡脚板外侧满挂 安全网 并设置剪刀斜撑连墙杆(纵横间距4.5 m布置)楼板O Z野一/ w -f -Z/l900.- 4i|.2001000 j1/ 1200 .1800j; *300挑架剖面图005 11,5001,5001,5001,500挑架正立面示意图18#工字钢1,500

7、墙体留洞正面图外墙卡木楔子20025钢筋地锚外墙留洞剖面地锚埋设图施工工艺5.2.1施工流程:在2层、5层、8层、11、14、17、20、23层设楼板砼施工前在结构边埋设钢筋地锚(地锚留设尺寸见上图),并在2层(5层、8层、11层、14层、17层、20层、23层)外墙上按水平间距预留 洞口 120*210 * (墙厚+保温厚) -摆放扫地杆(贴近工字钢的大横杆)t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立杆的底部与工字钢点焊,接头位置必须错开-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 t第二步大横杆 t第二步小横杆 t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道大横杆扣紧

8、,在装设两道连接杆后可拆除)t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t连墙杆t接立杆t加设剪刀撑T铺脚手板5.2.2每两层架子与结构设置连接点,连接点间距为 4.5m,隔层设置,梅花状排列。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柱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连接点直接用短钢管将架子连接在结构墙上,墙体在浇筑砼前必须预留连墙杆孔洞详细做法见下图:4匡埸秤M连墙件连接示意图523作业层的外侧面用X 6米安全网竖向完全封闭。在架高方向每隔五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在作业层下面加设一道安全网。45度1000mm 。5.2.4脚手架外侧面满设剪刀撑,每隔四个立杆间距搭设一道,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为 5.2.5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

9、邻大横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且间距大于0.3m并用直角扣件扣紧。5.2.6小横杆设于双立杆之间,搭于大横杆之上,保证每根小横杆距结构边5.2.7大横杆与双立杆中的两根立杆都必须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脚手架受力计算5.2.8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交圈搭设。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 X3=m活荷载标准值Q= X3=m荷载的计算值q= x+ x+ X=m5.3.1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搭在大横杆的上面。荷载选取: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 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计算简

10、图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X8=- - = X10 6/=mm 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mm 2,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 XX9004/(384 XX105021900)=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900/150与6mm,满足要求!5.3.2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搭在大横杆的上面。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P1= x=P2= xx3=Q= XX3=P=

11、 x+ x+ x/2=1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荷载的计算值大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g厂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心=0 267?/M= xx+ xx=jj = X10 6/=mm 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mm 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1883xL_100SZ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1= 100 XX105 =集中荷载

12、标准值P=+=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1= 100 XX105 =最大挠度和V=V1+V2=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53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1荷载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x=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 XX2=活荷载标准值Q= XX2=荷载的计算值 R= x+ x+ x=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5.3.4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NG1=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