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湿疹诊疗指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38537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湿疹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湿疹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湿疹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湿疹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湿疹诊疗指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湿疹诊疗指南湿疹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矣皮肤性病学分矣免疫学组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矣皮肤性病学分矣领导下由免疫学组全体学组委员和相关专家集 体讨论制定,供我国皮肤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湿疹诊疗实践中参考。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拼咅为序):毕志刚、邓丹琪、杜娟、范卫新、方红、郭 在培、顾恒、郝飞、髙兴华、金江、廖康煌、李恵、李林峰、刘玲玲、刘彦群、陆东庆、陆 洁、陆前进、吕新翔、潘萌、彭振辉、苏向阳、孙东杰、孙乐栋、涂彩霞、王培光、夏济平、 谢志强、张广中、张建中、张理涛、张小鸣、章星琪、赵辨、朱武。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疹

2、痒,易复 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 国为10.7%。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机体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和 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 功能障碍。外因如,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 等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社矣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 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如 皮肤刺

3、激均参与发病过程。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 重湿疹二、临床表现湿疹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 大丘疹、丘疤疹、水疤、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 在丘疹、丘疤疹,故境界不清。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痴、脱屑。慢性湿疹主 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鲜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手足部湿疹可伴发甲改变。皮疹一般对称 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疹痒,甚至剧痒三、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 性阳离于蛋白增高,部分蕙者有血清IgE増高,变应

4、原检查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斑 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克菌检查可鉴别浅部克菌病,疥虫检査可协助排除疥疮,血 清免疫球蛋白检査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 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査。四、诊断和鉴别诊断湿疹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査。特殊类型的 湿疹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如干燥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等;非特异者可 根据临床部位进行诊断,如手湿疹、小腿湿疹、肛周湿疹、乳房湿疹、阴囊湿疹、耳湿疹、 眼睑湿疹等;涉发性湿疹指多部位同时发生的湿疹。湿疹严重程度可根据其面积和皮疹的特 点进行评分。需与

5、下列疾病鉴别:应与其他各类病因和临床表现特异的皮炎相鉴别,如特应性皮 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应与类似湿疹表现的疾病 相鉴别,如浅部克菌病、疥疮、多形性日光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培拉格病和皮肤淋 巴瘤等;与少见的具有湿疹样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相鉴别,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 选择性IgA缺乏症、WlgEM发感染综合征等。五、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貞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应从整体考虑,兼顾近期疗 效和远期疗效,特别要注意治疗中的医疗安全。1 基础治疗:患者教育:需要说明疾病的性质、可能转归、疾病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有无传染性、各种治疗方法

6、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寻找和避免环境中常 见的变应原及刺激原,避免搔抓及过度清洗,对环境、饮食、使用防护用品、皮肤清洁方法 等也应提出相应建议;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通过详细采集病史、细致体检、合理便用 诊断试验,仔细查找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以达到去除病因、治疗的目的,如干 燥性湿疹应治疗便皮肤干燥的因素,感染性湿疹应治疗原发感染等;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破坏,易继发刺激性皮炎、感染及过敏而加重皮损,因此保护屏障 功能非常重要。应选用对患者皮肤无刺激的治疗,预防并适时处理继发感染,对皮肤干燥的 亚急性及慢性湿疹加用保湿剂。2局部治疗:是虚疹脸疗的主要

7、手段。应根据皮损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急性期无 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 湿敷,如3%硼酸溶液、0.1%盐酸小菓碱溶液、0.1%依沙叶噪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 时可用氧化锌油剂。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愷性期皮损建议 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 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初始治疗应该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 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轻度湿疹建议选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重度 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

8、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哈西奈德、卤米松乳膏;中度湿疹建议选择中效激素, 如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儿童患者、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一般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 素即有效。强效糖皮质激素连续应用一般不超过2周,以减少急性耐受及不良反应。钙调 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毗美莫司乳膏对湿疹有治疗作用,且无糖皮质激素的副 作用,尤其适合头面部及间擦部位湿疹的治疗。细菌定植和感染往往可诱发或加重湿疹,因 此抗菌药物也是外用治疗的重要方面。可选用各种抗菌药物的外用制剂,也可选用糖皮质激 素和抗菌药物的負方制剂。其他外用药如焦油类、止痒剂、非留体抗炎药外用制剂等,可以 根据情况选择应用。3系统治疗:抗组胺药:根据

9、患者惜况选择适当抗组胺药止痒抗炎;抗生素:对 干伴有广泛感染者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d;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墩 作用,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但可用于病 因明确、短期可以祛除病因的患者,如接触因素、药物因素引起者或自身敏感性皮炎等;对 干严重水肿、泛发性皮疹、红皮病等为迅速控制症状也可以短期应用,但必须恒重,以免发 生全身不良反应及病情反跳;免疫抑制剂:应当憤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仅限于其他 疗法无效、有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的重症患者,或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 缓解后、需减用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时使用。4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包括UV

10、Al(340-400nm)照射、UVA/UVB照射及窄谱 UVB(310-315nm)照射,对慢性顽固性湿疹具有较好疗效5中医中药疗法:中药可以内治 也可以外治,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中药提取物如复方甘草酸昔、雷公藤多昔等对某些患者 有效。应注意中药也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复诊及随防:本病易复发,建议患者定期复诊。急性湿疹患者最好在治疗后1周、亚急性 患者在治疗后1-2周、慢性患者在治疗后2-4周負诊一次。負诊时评价疗效、病惜变化、 是否需进一步检査以及评价依从性等。对于反負发作、持续不愈的病例,要注意分析其原因,常见的原因有:刺激性因素: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新的或弱

11、刺激原、甚至正常 情况下无刺激性的物质也成为刺激原。注意治疗用药也可产生刺激;忽略接触过敏原: 忽略了家庭中、职业及业余爱好中的某些接触过敏原;交叉过敏:注意仔细检查过敏原 的交叉过敏原;继发过墩:注意避免对药物(尤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化学物质(如 手套中的橡胶乳)产生继发过敏;继发感染: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等的应用,易引起继发细菌或直菌感染;不利因素:日光、炎热的环境、持续出汗,寒 冷干燥均可使病情加重;全身因素:如糖尿病患者易瘙痒、继发皮肤感染等湿疹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疾病,易反复发作,如果你被湿疹困扰很久可以是试试湿 乐康,湿乐康是纯中药制剂无刺激、无副作用,和依赖性。湿乐康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用清水清洁患处,然后晾干在用该产品。2、拿棉签蘸湿乐康直接涂抹患处,涂抹均匀,待完全吸收即可。3、每日2-3次,每次0.25g/平方厘米。4、五盒一疗程,根据发病的时间不同,疗程也略有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