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8509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电发电单位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签批盖章陈汝义级别 辽工信明电67号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有关组织申报辽宁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的告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工信部规3号)、有关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引意见(工信部联信软155号),进一步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原则,创新公司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全省公司整体发展水平,我委现公开征集辽宁省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现就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试点公司推荐条件1.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良好。两化融合工作具有良好基

2、本,成效比较明显,有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愿。3具有建立实行管理体系的经验,如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二、申报程序和规定.申报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公司自愿原则,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地公司试点申报工作,我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经公示确认后,发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名单。原则上各市推荐的试点公司数量不超过家,已获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不再参与推荐。2.请各市于5月1日前将推荐表(见附件)和申请材料(见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省工信委两化融合推动处,电子版(可无公章)统一发送到指定邮箱(见联系人邮箱)。超过

3、规定期限不予受理。3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省级试点公司指引,对其贯标工作予以大力支持。试点公司应在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启动贯标工作,并自愿分享试点工作经验和贯标案例。我委将定期检查省级试点公司的贯标进展状况,推动试点公司规范自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打造公司新型能力。贯标工作获得评估证书的试点公司,在申报国家和省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政策时,优先给与推荐。4各申报公司可在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下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规定参照学习。并在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辽宁省评估分平台实现每年度的自评估,评估成果将作为整个贯标过程的重要参照。三、联系方式联系人:省工信委两化融合推动处 周兴恩联系

4、电话:邮箱:附件: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推荐表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申请材料 4月13日 (共9页)(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推荐表推荐单位(盖章):一、试点公司序号试点公司名称所属行业联系人姓名手机3注:1、推荐试点公司和服务机构排名有先后;、推荐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上限。附件2:辽宁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申请材料 申报公司: (盖章)推荐单位: (盖章) 申报日期: 月 日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公司申请表申报公司基本信息公司名称法人代表组织机构代码注册地址单位性质国有民营 三资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及手机传真电子邮箱截至上年末的

5、主营业务收入员工总数所属行业钢铁有色 黄金 稀土 石化 化工 建材 民爆器材 机械 汽车 民用飞机 民用船舶 轨道交通机械 轻工 纺织食品 医药 家电 烟草 电子信息 软件 通信其她行业(请注明)_管理体系认证状况(提供证明材料)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 其他 有关荣誉(提供证明材料)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公司授予年份: 年省级两化融合标杆(示范)公司 授予年份: 年行业两化融合标杆(示范)公司授予年份: 年国家级质量奖 授予年份: 年省部级质量奖 授予年份: 年公司基本状况简介(涉及历史沿革、重要业务状况及资质等)公司两化融合基

6、本状况公司两化融合的总体规划、发展历程和阶段、工作组织、管理机制、两化融合项目、典型项目的经验做法和重要成效、近期两化融合筹划等。真实性承诺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当相应的责任。法定代表人签章:公章:年 月 日推荐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二、两化融合现状.申报公司应登陆两化融合征询服务辽宁分平台(),填报辽宁公司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自动生成评估报告。2.申报公司根据评估报告,参照工业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T232-)进行简要分析,形成并提交公司两化融合发呈现状分析报告。三、两化融合管理现状申报公司应参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规定(GB/T2001-)进行对标,并提交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报告。报告应至少涉及文献建设状况、基本保障状况(含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方面)、两化融合项目实行管控状况、评测与改善状况等。四、格式阐明(不属于申请材料内容)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3号仿宋体,单倍行距。一级标题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