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负荷计算讲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8411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负荷计算讲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调负荷计算默认分类 2007-08-04 09:18:57 阅读133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一人体的舒适性空气调节建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其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或购物等的环境空间。因此,也可称为人工环境工程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于高层高级民用建筑尤为突出。通常来说,在高层民用建筑空调中,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内容。1. 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是影响人员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空调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室温对人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表面皮肤的对流换热和导热作用来表现的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过高或低的室内温度

2、都会使人体本身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极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导致室内人员生病的情况发生。2.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实际上也是对人梯热平衡的一种影响。相对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气闷,汗出不来,过低又会使人感觉干燥。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建筑,冬季室内物品经常产生静电,也是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相对湿度过低的另一个不良影响是使室内木制家具及装修材料产生裂纹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3. CO2浓度及新风量在空调建筑中,通常对门窗的密闭性要求较高,除非特殊要求,采用开窗取新风的办法是不合适的。然而,今年来由于新鲜空气不足而产生的所谓的空调病,使许多人对空调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必须不

3、断地对人员的活动空间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以稀释室内人员产生的CO2及其他物品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只有当有害气体和CO2的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时,才能满足室内人员的最低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保证人员卫生健康所要求的最低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对此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这也符合目前学术界正关注的IAQ(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讨论结果和要求。尽管这样做必须以多耗能源为代价,但如果不这样要求,则是以人的健康为代价,这显然背离了人们最根本的需求及空调建筑的初衷了。4. 室内空气流速由于空调通风,必然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流动,气流速度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夏季送冷风时,如果冷空气的流速

4、过大,造成人梯吹冷风的感觉时,会对舒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5. 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由于人体的散热量中,有一部分是通过人体对周围物体的辐射来进行的,辐射散热量的大小取决于人体与物体表面的温差。因此,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也是影响时室内人员冷,热感觉的因素之一。6. 噪声噪声将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有害于人体身心健康。有效的控制空调通风系统的噪声,是空调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之外,诸如人员穿衣多少,个人生活习惯,房间的使用性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注,规范等,也对上述舒适性参数的设计选用产生一定的制约因素。要缩合考虑地区、经济条件和

5、节能要求等因素,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的规定,对于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如下:夏季:温度 应采用2428;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2;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0%; 风速 不应大于0.3m/s。 风速 不应大于0.2 m/s。标准中给出的数据是概括性的。对于具体的民用建筑而言,由于各空调房间的使用功能各不相同,而其室内空调设计计算参数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为各种不同用途房间的室内空调设计计算参数可参照以下表格中的数据确定。(1)客房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可根据国标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9

6、3)规定的客房空调设计计算参数。国内旅馆客房空调设计计算参数 房间类型夏季冬季空气中含尘浓度(mg.m-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客房一级24550.2524500.150.15二级25600.2523400.15三级26650.2522300.15四级2721(2)国标GB50189-93规定的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类型夏季冬季空气中含尘浓度(mg.m-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餐厅宴会厅一级23650.2523400.150.15二级24650

7、.2522400.15三级25650.2521400.15四级2620(3)国标GB50189-93规定的康乐中心空调室内空调设计参数 房间类型夏季冬季空气中含尘浓度(mg.m-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1)美容美发室24600.1523500.150.25康乐设施24600.2520400.250.15(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规定的办公用房室内温度、湿度的设计参数房间类型夏季冬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m.s-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m.s-1)一般办公室2628650.318200.

8、20高级办公室2427600.32022350.20会议室接待室2527650.316180.20电话总机房2527650.316180.20计算机房2428600.318200.20复印机房24285518202.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取值大小将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状态和空调费用。因此,在空调设计中,暖通空调工程师要严格按照规范选用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作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和新风负荷的计算依据。在选用时暖通空调工程师应该明确下列要求: (1)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室外计算参数是按全年少数时间不保证室内温湿度标准而制定的,因此,若室内温湿度必须保证时,应另行规定。(2)空调系统冬季

9、的加热、加湿所耗费用远小于夏季的冷却去湿所耗费用。为了便于计算,冬季可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传热量,而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二)、空调负荷计算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1)、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2)、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3)、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4)、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5)渗透空气所形成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是确定空调送风系统风量和空调设备的依据。2、冷负荷计算(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a、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10、:Qw=AK(tc-tn)Qw-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K-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W/(.);tn-室内设计温度,;tc-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以下表格为部分屋面及外墙的结构型式:外墙结构型式:墙壁厚(mm)构造(由外到内)传热系数W/(.)类别240砖墙、白灰粉墙23701.55240水泥沙浆、砖墙、白灰粉墙1.973701.5240水泥沙浆、砖墙、木丝板1.53701.26240硅酸盐砖墙、白灰粉刷2.143701.62屋顶结构型式:壁厚(mm)构造(由上到下)保温层传热系数W/(.)类别材料厚度(mm)35砾砂外表层5mm、卷材防水层

11、、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内粉刷水泥膨胀珍珠岩251.86501.33751.041000.851250.721500.621750.552000.49沥青膨胀珍珠岩251.59501.07750.81000.641250.531500.471750.412000.36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252.26501.78751.471001.241251.081500.971750.862000.78沥青蛭石板251.78501.24750.971000.781250.661500.571750.52000.4470砾砂外表层5mm、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

12、找平层20mm、保温层、隔汽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内粉刷水泥膨胀珍珠岩251.86501.33751.041000.851250.711500.621750.552000.49沥青膨胀珍珠岩251.58501.07750.81000.641250.531500.471750.412000.36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252.26501.78751.471001.241251.081500.971750.862000.78沥青蛭石板251.78501.24750.971000.781250.661500.571750.52000.44注:以上两表摘自陆耀庆主编的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其余类型的外墙及屋顶结构可参阅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b、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内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其计算公式:Qn=AnKn(tw+t-tn)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