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人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8403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与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学与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学与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学与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学与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与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与人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题。1、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关系。2、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审美 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 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 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3、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 是 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 美的体验。4、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

2、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 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 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人生美学则是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自己研究对象 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5、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是 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6、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是与 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 存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 体,即人类个

3、体或个体人。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 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7、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 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 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 术。8、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 度 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 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9、立志是指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

4、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比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 在 这基础上努力进取,且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的过程。(立志就是要确立一个培养理想 品性、达到理想境界的具体目标。)10、节制是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它承认欲望的存在,并认为人应该实现那部分可以实现的 欲望,它所约束的只是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11、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 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 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12、禁欲是一种生活型态,一种以剥夺某些基本需求和欲望,特别是禁止性方面的欲望,来 达成某些特定目的的手段。(禁

5、欲是对人性的摧残)13、妒忌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衰弱或影响,或者别人拥有自己 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日本学者阿部次郎对妒忌曾下过一个定义:那是针对别人的成功 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恨的钦羡之情。)14、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克服困难,从 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力的外部表现是毅力和行动。意志力的品质包括:目的性与坚 持性,以及由此而生的自制、沉着冷静、纪律性以及勇敢无畏的品性。15、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 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

6、种关系的长久 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 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 发展出不同的特征。(爱情是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亲昵之 情。16、审慎就是谨慎慎重的意思。17、羞怯是羞涩胆怯的意思,主要表现为紧张、难为情、脸红和退缩。羞怯是一种常见的心 理现象。(因为热恋中的羞怯往往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是指性方面的羞怯,它竭力规范两 个人交往和接触中过于亲昵和忘乎所以的放纵。因而,热恋中的羞怯事实上是一种在理智、 情感和意志方面对自我的一种心理监督和约束。)18、美德:在

7、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 包括攻击,力量,勇气,自信等。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 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 在社会潜 意识里,美德是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德,智,体,美的 发展上。(美德塑造最基本的原则:美德是真与善的统一,美德就是人在这种合规律性和合 目的性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动人的感性形象;美德是创造与享受的统一,美德是人 在创造性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感人的形象;美德表现在个体上就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 一。)19、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

8、式。 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 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它是人 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爱憎、 好恶的情绪情感体验。20、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 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广义)。在本质上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 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狭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

9、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 “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2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 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 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 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 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 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22、传统美德是指

10、在自觉地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 是古今一贯之的,现在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23、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 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 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 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24、忠诚广义上指对所发誓效忠的对象(国家、人民、事业、上级)、朋友(盟友)、情人(爱 人)或者亲人(亲戚)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25、愚忠是指愚昧地忠实,不计后果,不想原因,不

11、衡量利与弊,只知道按照命令去做某事, 没有自己的想法。26、虔诚是怀有恭敬心、非常有诚意的一种行为表现。(在虔诚中,能产生一种最深邃的人 格意志,这是人生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极美的心灵品味。)27、情操通常是指人们在人生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亦称节操。因此,情操作 为人性美的外在表现,从实质上讲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28、气质指的是一个人出生时就具有的、典型的表现于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和指 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亦即一般人俗称的“脾气”、“禀性”。(组织行为学)29、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了的 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个性

12、心理特征。30、性格悲剧,悲剧的一种类型。即悲剧是由主人公自身的性格或由这种性格导致的过失造 成的。31、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品质。是个体社会化行为的总合,它 表现为行为个体德性、情操、性格的整合体。32、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 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 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33、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 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 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

13、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34、超越自我 超越自尊,超越自卑,超越成功,超越失败,超越名利的总称。 发挥自 己最大的能力 挖掘最大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完成超乎自己想象的事情。 人 类是一种敢于冒险的动物,经常给自己制造难题,甚至把自己置于绝境。这种行为在其他生 物历史绝无仅有的。其他生物总是发挥自己的特点,呆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只有人类,会 主动进入并不适合自己生存的地域。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环境对人类是致命的,但有 些人总是作出疯狂行为,想要挑战绝境,挑战人类的极限。如果做出这种疯狂行为的只是一 两个人,那么他们可能会被称为疯子。但是当疯子达到一定数量,那么他们的行

14、为就开始被 称作极限运动,同时被赋予挑战自我的含义。35、人格魅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 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 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 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36、孤独 孤独,在中国文字里解释,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 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很平静 的环境下独行。孤独并非是在

15、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 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 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 类的思想一切都源与此处。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他都能 自得其乐。二、简答题1 审美的自我:首先必须是集体中的自我。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充满个性魅力的品格,又 能走出自我狭小的天地,为社会集体所悦纳。2 比德:对自然美欣赏的一种形式。“比德”是把对自然存在物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 念联系起来欣赏的一种审美方式,由于它往往寄寓的是道德情操品行方面的象征,故在古

16、人 那里称“比德”。如果说在对自然美的追求过程中,乐山乐水主要注重的是自然存在物的形 式,那么,比德所说注重的则是自然存在物的象征内涵。3 畅神说:魏晋时期形成的畅神说,更加丰富和拓展了比德形式对自我人生心性神情方面的 全方位的陶冶作用。也就是说,作为对自然美的又一种欣赏方式,畅神所带给审美主体的审 美享受是全方位的。所以,在畅神中的审美活动可以有德性方面的,也可以有怡情方面的, 也可以是感观享受方面的,还可以是美好想象和憧憬方面的,等等。但正是在这个潜移默化 的审美过程中,我们优美的气质得以形成。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孔子看来,人们之所以乐山乐水,就是因为山水分别体现着仁者 和乐者的德性。山可以使草木生长、鸟兽繁衍、物用增殖,给人们带来利益而自己却一无所 求。而水的德性内涵更是丰富,它滋润万物而无所私,这是德,它所流之处给万物带来润泽 和生机,这是仁,它由高而向低流,舒缓湍急皆行有其理,这是义,它奔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