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38260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体与绝缘体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 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2 .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并提 出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 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检测区分常见物体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理解从物体构成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教学准备:实验盒十套,每套含试验记录表一张、电

2、路检测器1个;橡皮、小刀、钥匙、 纸板、泡沫、回形针、普通布料、石头、等待检测物体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曾经发生的故事: 前几年一个晴朗的周末,有一个小男 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春游。休息的时候,小男孩看到地上草丛里露出一截白色的 金属丝,就好奇地把手伸了过去。于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只听见小男 孩发一声惨叫,就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原来那截金属丝是一根意外断开掉落的 电线,他触电了。离他最近的妈妈赶忙一步跨过去就往孩子手上抓, 她想把孩子拉开。哪知道 手才搭上去,就全身一麻,也被电了。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小孩的爸爸紧张而不慌张。他迅速地朝四周扫了一 眼,没找到合适的工具

3、。这时情况已万分危急,不容耽误。他一把脱下身上厚厚 的外厚,包住手,小心地靠过去,迅速拔开小孩触电的手,再把他们拖到旁边。 两人终于得救了。在这个事件中,小男孩被电以后,爸爸妈妈两人都去救,可是一个也被电, 一个却没事,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包括人体在内,有的很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 导电。男孩妈妈一紧张之下,忘了自已拉孩子也会被电,而爸爸却知道用不容易 导电的工具来救人。所以在这个充满电器的时代里,要安全健康地生活,保护好 自已。我们要学会分辨常见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的。这就是我 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二、引导学习,合作展示:1、

4、首先请问怎么才能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容易导电呢?(用电路检测器)对,可以使用同学们前一课所学的 “电路检测器”。现在将每相临的前后三桌分成一小组,老师将发给每小组个实验盒。拿到 实验盒后,大家先不要乱动里面的东西。(分发实验盒)现在大家看看实验盒里有些什么:每个实验盒里都装有电路检测器,还有o橡皮、纸板、钥匙、石头等物体需要大家待会检测其导电性能。另外还有一张 “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检测记录表”,在这张表上已经列出了一些待检测物体的名 字,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检测另外一些表上没列出的物体,但是每检测一种, 都请在“被检测物体”列的空格里填上相应的名字。2、在进行检测之前,谁来说说如何使用电路检测器。用

5、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引脚接触被检测的物体, 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容易导 电,反之,说明被检测体不容易导电。3、演示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并作下记录。思考: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 “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4、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实验的具体要求(出示要求,要求学生朗读):(1)分工合作、认真仔细。(2)每次检测前检查检测器是否正常。(3)按“预测一检测一观察一结论”的步骤,重复检测两次以上。(4)分析总结,填写检测情况记录表。5、读懂了吗?现在请一位同学来重复老师刚才的演示过程,其他同学仔细 观察他做得对不对。6、他做得对不对?你们理解了吗?(理解了)好,分组检测现在开始!学

6、生开始分组实验,并根据实验情况,完成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三、成果总结,知识延伸1、检测已经结束,各组整理好试验器材,放回盒子里。各小组整理实验记 录。2、抽取代表小组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做 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3、把被检测物体按照能否导电分成两组。这部分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板书),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导体;反之,这 边这部分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板书),我们把它们称为绝缘体。4、观察两组材料,你有什么发现?生:导体大多是金属,而绝缘体都不是金属。对,实际上,导电不电是看物体中拥有自由电子的多少。所有的金属都 是导体,当然,除金属外,还有石墨、人体

7、、一些溶液等也是导体;还有一类被 称做半导体的材料,它们通常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导电的, 但在温度升高等一些特 殊情况下,会变成容易导电的物体。离我们最近的一种会转化导电性质的材料就 玻璃,它在固体的情况下是绝缘体,如果加热到熔化状态下则会变成导体。5、导体有用还是绝缘体有用?为什么? ?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去;绝缘体:阻止电流能不能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去。四、拓展练习(全班探究)1、能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家里的电源插孔是否导电吗?为什么?2、在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与电有关的设备?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 缘体?它们起什么作用?3、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你怎么知道的?4、家里电线冒火花、烧起来了,

8、赶紧用水浇灭对吗?5、我们用电时,应注意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五、小结提升现在回到本课开始的故事当中,故事里男孩被电时,爸爸、妈妈都去救它, 结果妈妈被电,而爸爸却没事,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好希望同学们把本课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来,注意用电安全。下课。板书设计:导体与绝缘体金属、人 体、石 墨、食盐 水溶液f小刀回形针橡皮纸板塑胶尺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钥匙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说明这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5课的内容。这个单元的主 要内容就是认识电并了解简单的电路。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合作探究、 分类

9、总结,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 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 概念。同时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 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难点是突破两个概念的理解误区,以及扩展到日常生活其它物体导电性的判 断常识。在教学设计上,我用一个故事来导入,目的在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 埋 下分辨导体与绝缘体,以及安全用电的伏笔,留下拓展的空间。接着引出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 这里的重点是检测器的正确 使用,和检测物体的步骤。要求学生必须要严谨对街,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预测、 检测、观察、反复检测、观察、得出结论的步骤来

10、完成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并 提出自已的疑问。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开 动脑筋、大胆质疑的过程。接下来,在小组总结汇报中,把被检测物体按其导电能力分类,通过分类, 归纳出判断物体是否导电的基本方法, 即从物体的物质构成来分析判断,从突破 难点。在这个环节上,除了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汇报实验结果外,再以“导体 入绝缘体哪个有用?”、“只有金属才是导体”以及学生相互间的质疑、解惑的过 程来引起学生动脑思考。他们相互质疑、解答,实际上也是在他们自已大脑里面 引发一场思维风暴,解答别人的质疑,同时也提升了自已。第四是拓展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分辨导体与绝缘体,总结本课所学,养成 安全用电的意识。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检测记录表(在相应的格子内“是”打,或,“不是”打X)被检测物体预测情况 (会亮吗)第1次检测(亮r吗)第i次检测(亮r吗)结论(导电吗)橡皮纸板回形针钥匙普通布料泡沫块小刀塑料尺小组汇报:一、检测情况:我们小组共检测了()种材料。能使小灯炮发光的材料有()种,它们是:(”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种,它们是:()0我们预测错误的材料有()二、有何发现:、有何疑问: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