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8221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家引领”如何有效落实河南师大附中 任云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多学校不惜重资聘请颇有名望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作报告,这些专家也是不负众望,既给大家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能结合鲜活的教育案例让听者激动不已。然而,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听报告时激动,下来却是没有持续的行动,甚至不动,“专家引领”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在教师身上落实。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教师们被日常琐事缠身,无暇顾及。很多教师每天除了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忙于找学生交流沟通以及处理班级事务,忙完学校的“大家”还要忙自己的“小家”

2、,反正忙得是不亦乐乎,有点空闲还想休息休息,根本无暇去认真思考落实从专家那里听来的好理念好经验。其次,教师们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身心俱疲。平平淡淡周而复始,教师们很容易就会陷入“和尚撞钟”的怪圈,越来越累、越来越没把握、越来越觉得人生乏味,虽然专家们的箴言妙语能一时激起教师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可是,一回到现实,那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就会占了上风。再次,教师们自身缺少可持续性的激励性措施。很多时候,教师们也愿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可是等专家一走,教师们就丧失了动力,很快就会忘却前进的方向,自身缺少可持续性地激励自己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措施,从而使“专家引领”流于形式。其实,如果再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

3、这一切现象都是源自于教师自身的“我应该”和“我想要”之间的矛盾。的确,很多教师对于提升自我都有很强烈的愿望。然而,太多的“我应该”覆盖了“我想要”,我们都被“应该”给奴役了,结果就丧失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就更谈不上自身的专业发展了。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专家引领”得以有效落实,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变“我应该”为“我需要”,让二者有机地进行统整。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养平静之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教师要追求职业幸福,就必须有颗宁静之心,摒弃掉急功近利,远离浮躁喧嚣,将专业发展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在自觉主动中感受进步的惬意。如果有了内驱力,我们就会像磁铁

4、一样,让周围的资源源源不断地来滋养自己,更不用说“专家引领”的宝贵资源了。二是要自我反思,注重积累,养学以储宝,做个功底深厚的学问人。听完专家讲座,我们不能听完了事,要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双翼。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和相关专业类期刊,使自己的思想拥有“源头活水”,如果拥有更多的积累,那么“专家引领”就会变得更容易被吸收;另一方面要坚持写作,使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受到激荡,让教育智慧引领我们前行。三是要项目带动,自我激励。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们不能满足于做好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促使自身持续不断地提高。我认为项目带动,就是一种

5、有效的自我激励的措施。做课题、讲观摩课、发表文章等都可以当成项目来做。如果我们申报了课题、要求讲观摩课或者要发表文章,在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困难疑惑,那么我们主动去查阅资料进行再学习,这样就会不断强化自己专业持续地发展,变“专家引领”为“自主提升”。四是参加“专业共同体”,强化对话。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教师们在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多多参加一些教研室、教育学会、名师工作室等“专业共同体”的活动,既可以开阔视野,又能得到更到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志同道合的教师帮助我们,使“专家引领”变得常态化。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持一份诗意的职业情怀,拥有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坚持一种淡定的生活姿态,进行一种科学的教学实践,那么,再加上有效的“专家引领”,我们就会更加迅速成长,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文化品位、智慧高度和人格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