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38191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长乐高档中学 黄炳生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具体体现为“一等六定”:一等:正逆反映速率相等;六定: 物质的量一定,平衡浓度一定, 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反映的转化率一定, 产物的产率一定,正反映和逆反映速率一定。除了上述的“一等六定”外,还可考虑如下几点: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与生成量相等。不同物质间消耗物质的量与生成物质的量之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物的转化率最大,或产物的产率最大。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映,颜色不再变化时。对于反映前后气体总体积变的可逆反映,还可考虑如下几点:反映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变化。反映混合物的密度不再变化。

2、反映混合物的压强不再变化。还可以从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的关系去判断与否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等速标志: 指反映体系中用同一种物质来表达的正反映速率和逆反映速率相等。即 (正)V(逆)2、各组分浓度不变标志: 由于V(正)= V(逆)0,因此在同一瞬间、同一物质的生成量等于消耗量。总的成果是混合体系中各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质量分数;转化率等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3.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映:(1)从反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考虑:Mm(总)/(总) 若各物质均为气体:当气体(g)0时,若M一定期,则标志达平衡。如S2()+O2(g)S3()当气体n(g)=0

3、时,若M为恒值,无法判断与否平衡。如H2(g)I2(g) 2H(g) 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n(g)0或n(g)0时,当若M一定期,则标志达平衡。 如C(s)O(g) CO2()、CO2(g)+ C(s) CO(g) (2)从气体密度考虑:密度质量/体积 若各物质均为气体:A恒容:密度总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B恒压:n(g)=时,密度总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b n(g)0时,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若有非气体参与:.恒容: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B.恒压:()=时,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3)从体系内部压强考虑:由于恒温、恒容条件下,n(g)越大,则压

4、强就越大。若各成分均为气体时,只需考虑n(g)。 n(g)=0时,则压强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g)时,当压强为一定值,可作为平衡的标志。(4)从体系内部温度考虑:当化学平衡尚未建立或平衡发生移动时,反映总要放出或吸取热量。若为绝热体系,当体系温度一定期,则标志达到平衡。例1: (1995年全国高考题)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映(g)+3B(g) 2C()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步生成 ol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B、C的分子数比为1:3:例2: (全国高考广东卷)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 ml X气体和

5、 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映:X(g)+(g)Z(g),此反映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B)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容器内X、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 ml 同步生成0 mol Z例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足阐明反映:P(气)(气)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 A反映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映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映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化学反映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专项分析.判断可逆反映达到平衡状态的措施:()正V逆(第一特性)为标志:规律: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在方程式

6、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反)等于方程式系数之比;方程式不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生成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似)等于方程式系数之比;反映放出的热量与吸取的热量相等,即体系温度不变。(2)各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第二特性)为标志:规律: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各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各组分的分子数之比不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一定平衡(变化时不一定);各组分的转化率或产率不变;若某组分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变化时一定平衡(变化时不一定)。反映类型分析:(1)对于反映:mA(

7、气)+B2(气) pC(气)+,下述特性标志均表达可逆反映达到了平衡状态:生成A2的速率与消耗A2的速率相等; 生成B2的速率与消耗2的速率相等;生成C的速率与分解C的速率相等; 生成C的分子数与分解C的分子数相等; 生成A2的速率:消耗B2的速率=m: 消耗的速率:生成B2的速率=m: 消耗的速率:消耗C的速率m:p 消耗B2的速率:消耗C的速率=n:p 生成A2的速率:生成C的速率:p 生成B的速率:生成C的速率n:p 单位时间内,每生成pmo的同步生成了mmoA和n mlB2;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mlC的同步消耗了mmoA2和n olB22、B2、C的 (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百分构成、

8、分子数之比不变;A2、2、C的 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A2、B2的转化率不变;C的产率不变; 气体的颜色不变; 隔热条件下,体系温度不变;()当反映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时,即+n= p时:2、B2、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或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变,也标志反映达到了平衡状态;但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气体颜色深浅因外界压强变化而变化,平衡不移动,平衡状态不变。故这两项发生变化时,不能作为判断反映与否达到了平衡状态或平衡与否发生了移动的标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气体密度、平均分子量大小因反映前后始终不变,有的或随外加压强变化而变化但平衡不移动。故不能判断反映与否达到了平衡状态或平

9、衡与否发生了移动。因而一般不作为平衡标志。(3)当反映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相等时,即mnp时,下列各项也可作为判断反映达到了平衡状态或平衡不再发生移动的标志: A2、B、C的物质的量不变时; 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时; 恒容下体系压强不变时; 恒压下体系的总体积不变时; 平均分子量不变时; 混合物的密度不变时:针对训练1.在一定温度下,反映A2(气)+B2(气)2A(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 同步生成n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单位时间内生成 2nml的AB同步生成 nol的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 同步生成nml的B2 2在一定温

10、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白反映: A(固)B(气) 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映N2+3H2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3个H-键形成B.个N键断裂的同步,有3个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6个N-H键断裂1个NN键断裂的同步,有个NH键形成4.对于可逆反映2+2H,下列能表达反映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正反映V(N)= 1l/L, 逆反映(2)= 2/3molLs . 正反映V(NH3)=1 o/L ,逆反映V

11、(H)3/ml/L C. 正反映V(NH3)=mol/Ls , 逆反映V(N2)=2 ml/ D. 正反映V(N3)2mol/Ls, 逆反映(H 2) mol5在一定温度下,下列论述不是可逆反映A(气)+3B(气)(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C的生成速率与的分解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olA,同步生成3amolBA、C的浓度不再变化 、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单位时间内消耗olA,同步生成 3amolB、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 B. C. D6.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映2N2N2O4 + 热量,下列能阐明反

12、映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 )NO2缔合生成N24的速率与2分解生成N2速率相等时C(NO2) = C(NO)时 N2O4 处在不再分解时N2的分子数与N24 分子数比为:1时 体系颜色深浅不再发生变化时反映器中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时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A. B. C. D. 7.可逆反映2I(气) 2(气)+I2(气)达到平衡后,当变化外界条件(如某一物质浓度、体系压强、温度等)而发生下列项目的变化时,能作为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的标志是( ).气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发生了变化C.气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体系的温度发生了变化8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 和SO2 ,发生如下反映: NO2+ ONO + ,达到平衡时,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 ). NO 和O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 N和 O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平衡体系中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映开始时总物质的量.SO2 、NO2、NO、SO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针对性训练答案与提示1、C2、B(难点提示:因反映消耗固体A,气体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因而未达平衡时气体密度会变化。) 3、AC(提示BD均为正反映速率) 4、 5、A 、D 7、BD(项变化也许是只变化H2或只变化2引起,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变化。) 8、 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